华为Mate70Pro用了一个月,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又爱又恨了。这台机器就像个性格分裂的尖子生——有些地方确实做得漂亮,但转头又在细节上给你来个“惊喜”。网上那些评测都在说参数、跑分,却很少有人愿意聊聊那些用了才知道的真实感受。今天就掰开揉碎,把那些99%评测不敢说的都摊开来讲。
先说最让人惊喜的地方——通话质量。这真不是开玩笑,用了十几台手机,Mate70Pro的通话效果是我遇到最好的。在地铁站、马路边这种嘈杂环境里打电话,对方声音清晰得像面对面聊天,完全听不出周围有多吵。虽然还没搞明白那个AI降噪怎么开,但实际效果已经足够让人满意了。
![]()
3D结构光的面部识别也是个狠角色。录入的时候会让你转侧脸,这就意味着识别精准度更高,安全性也上去了。更关键的是,晚上关灯后随手拿起手机,微光环境下依然能瞬间解锁,这种体验是光学指纹给不了的。
续航和快充算是超出预期的惊喜。5300mAh的电池,正常强度使用一整天,晚上回家还能剩30%左右。100W快充更是解决了续航焦虑,早上洗漱的十几分钟就能充到40%,出门前插上充电器,喝杯咖啡的功夫基本就满了。就算用老款Mate30的充电器,速度也不慢,这种兼容性确实省心。
屏幕护眼效果也值得夸一句。晚上躺床上刷手机,开着护眼模式,眼睛干涩感明显减轻了。之前用其他机型半小时就得滴眼药水,现在连刷两集剧都没啥问题,对经常熬夜看手机的人来说,这点真的很加分。
拍照方面,白天表现确实不错。变焦、微距都挺清晰,拍小区的花花草草,细节保留得很到位。但晚上就有点翻车了——AI美化用力过猛,照片看着有点失真,不够真实。有时候就想要个自然的色彩还原,结果给你整得像开了十级磨皮,这点确实需要华为后续优化一下。
![]()
说到缺点,那可真是又多又致命。
首先是那个马达震动——震感倒是够强,放在腿上震一下,全身都能抖一下,这真不夸张。问题是声音太大了!晚上手机放床头柜,设成震动模式,早上直接被震动的“嗡嗡”声吵醒。后来没办法,把活跃的微信群全设成了免打扰,再把系统免打扰功能打开,才算勉强解决。但这体验,实在谈不上高级。
重量也是个硬伤。221克拿手里,确实有分量。晚上躺床上玩会儿手机,手腕明显感觉酸,单手操作更是累得慌。虽然可以调出导航球来缓解,但这种“笨重感”是怎么都掩盖不了的。
手电筒亮度居然还不如上一代Mate30,这点真让人费解。旗舰机在这种小细节上倒退,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
信号方面也没什么惊喜。进电梯、下地下室,该没信号还是没信号,和宣传的“天通卫星”完全是两回事儿。卫星功能本身就得额外付费,月租598元,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用不上。
侧边指纹刚开始确实不习惯,录入左右手食指加中指的指纹后,用起来倒也顺手。但毕竟这是Pro版本,在旗舰机上用侧边指纹,总觉得是成本妥协的产物。
应用生态的问题更让人头疼。鸿蒙系统本身流畅度没问题,但有些APP功能不全,甚至部分金融软件还不兼容,这种“半成品”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尤其对于需要移动办公的用户,这种限制简直是硬伤。
配件方面华为也不够大气。随机送的手机壳质感廉价,拿到手直接扔了,这点和售价完全不匹配。
![]()
那么这台机器到底值不值得买?说实话,得看你的需求。如果你是华为老用户,习惯了鸿蒙生态,看重通话质量、续航和面部识别,那Mate70Pro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但如果你对应用生态有较高要求,或者受不了马达噪音、机身重量这些问题,可能还得再考虑考虑。
现在第三方渠道价格已经有松动,512GB版本比首发价低了不少。建议先去线下实体店摸摸真机,掂量一下宽度和重量,感受一下震动马达,再决定掏不掏钱包。毕竟七千块不是小数目,买回来用着闹心,那才是最亏的。
华为Mate70Pro就是这样一台矛盾的机器——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明显。它不是完美的六边形战士,但在某些领域确实做到了旗舰该有的水准。至于适不适合你,看完这篇心里应该有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