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成百丈漈的瀑布因剧中打戏涌入三倍游客,当“战损吻” 片段在抖音收割 200 万点赞,当豆瓣评分从开播 7.8 跌至 6.6 仍霸占热搜 ——《子夜归》用一场极致的矛盾盛宴,成为 2025 年最具话题性的古偶剧。这部集敦煌美学与叙事争议于一身的作品,既让观众为中式奇幻的创新拍案,又因剧情崩塌扼腕叹息,其背后的热度密码与创作困境,藏着当下影视行业最真实的生存图鉴。
![]()
视觉奇观是《子夜归》撕开市场的第一道利刃。导演侣皓吉吉构建的“昼夜双生” 长安,堪称古偶剧美学的一次大胆突围:白昼的朱雀大街延续《千里江山图》的青绿雅致,田曦薇饰演的武祯身着唐装骑马赏花,鬓边金钗与漫天飞絮构成流动的古画;入夜则切换为敦煌壁画式的撞色妖市,九尾狐胭脂铺的琉璃灯、饕餮酒肆的兽首门环,将《山海经》元素转化为可触摸的场景。最惊艳的莫过于百丈漈瀑布的打戏名场面:梅逐雨挥剑破阵时,银河般的水流从崖顶倾泻而下,刀剑光影与水雾交织,直接让这个小众景区游客量暴涨 300%,同款 “常羲锏” 文创更是一夜售罄。这种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视觉语言的功力,让每帧画面都兼具审美价值与传播力。
![]()
“反套路人设” 则是留住观众的核心引力。“禁欲天师 × 钓系猫妖” 的设定打破了古偶剧的性别权力结构:白天梅逐雨是玄鉴司的刻板官员,面对武祯的撩拨连说 “不便、不妥、不可、不必”,耳根却藏不住泛红的破绽;入夜他化身斩妖者,她则成妖市掌权的 “猫公”,刀剑相向时却总会下意识护对方周全。大婚 “掉马” 名场面更将这种张力推到极致:武祯的半妖身份曝光,梅逐雨的天师底牌揭开,昔日甜蜜瞬间化作刺向彼此的利刃,她一句 “人妖殊途,不如和离”,他却红着眼嘶吼 “若天道不容你,我便逆了这天”,没有狗血误会,只有立场冲突下的身不由己。就连反派都跳出扁平设定,朱正廷饰演的无字书从青梅竹马沦为病态占有者,最终却以牺牲完成救赎,这种 “坏得有层次” 的角色让观众恨不起来反而心疼。
![]()
但极致的热度始终伴随着尖锐的争议,叙事撕裂成为《子夜归》绕不开的硬伤。剧集采用“3 集一案 + 主线伏笔” 的双轨模式,12 个志怪案件虽各有巧思 ——“影妖案” 映射社交伪装下的身份迷失,“科举舞弊案” 暗讽权力腐败 —— 但单元剧的悬疑张力反而盖过了权谋主线,形成 “单元好看,连续难追” 的割裂观感。节奏失衡在中后期愈发明显,为铺垫 “天火之乱” 高潮,连续三集用闪回交代背景,导致剧情陷入停滞,原本追更的观众直言 “文戏拖沓到快进,武戏仓促到没看清”。人设崩塌更让前期积累的好感度流失:武祯从独立果决的妖市主宰退化为 “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的恋爱脑,梅逐雨从恪守人妖界限到为爱堕妖道的转变缺乏铺垫,连演员表演都随之失色 —— 田曦薇的哭戏被批 “美瞳抢戏”,许凯则因 “腹语式演技” 被指查案时眼神呆滞。
![]()
更可惜的是,剧中珍贵的社会隐喻最终让位于俗套情爱。前期“以妖写人” 的叙事充满巧思,“群妖上桌” 的设定恰似现代社会的缩影,妖怪们的生存困境映射着职场博弈与身份焦虑。武祯作为兼具县主与妖主身份的大女主,主动调戏男主的情节打破了 “男强女弱” 的传统模式,本是对女性意识的难得表达。但后期为迎合市场,剧组将 “人妖平等” 的深刻探讨简化为 “爱情能超越一切” 的命题,大结局梅逐雨牺牲封印妖龙、武祯抱尸痛哭的桥段,彻底消解了前期建立的社会批判价值,让剧集思想深度严重滑坡。
![]()
即便争议缠身,《子夜归》仍交出了耀眼的市场答卷:抖音话题播放量破 50 亿,女性观众占比达 72%,18-24 岁群体成为追剧主力。它的成功证明,古偶剧仍能通过文化创新与类型融合突破圈层 —— 敦煌美学的视觉重构、双强人设的张力营造,都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而它的遗憾更值得警惕:高概念设定终究需要扎实的叙事支撑,视觉奇观无法替代情感共鸣,迎合市场更不能以牺牲深度为代价。
如今剧集收官,番外的甜蜜虽暂缓了观众的意难平,但关于“古偶剧该守正还是创新” 的讨论仍在延续。《子夜归》就像它构建的昼夜双生世界,一半是惊喜,一半是遗憾。或许正如剧中那句被热议的台词:“可为爱陷落有何错”—— 观众的又骂又追,何尝不是对国产剧 “既要有美学野心,也要有叙事初心” 的深切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