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古林箐乡万余亩草果林间,民警老郑与辅警小江一大早就踏着露水巡山,他们的身影已成为这片“中国草果之乡”的日常风景。马关县公安局古林箐派出所将护航林下草果经济列为重点,实施全周期警务服务,涉草果重大案件连续5年“零发案”。
创新巡防模式
“都是乡里乡亲,伤了和气,几辈子都难补回来。”老郑朴实的话语,常化解一触即发的矛盾。他曾及时制止两户村民因边界纠纷举锄相向,坐在田埂上以法理情耐心劝解,终使双方冷静。
草果价格好时,盗采事件频发,农户夜不能寐轮流守果。为改变现状,该所打造“车巡覆盖主干道,步巡深入林间地,昼巡夜查不间断”的“警力前置+动态巡防”模式。种植大户老杨感慨道:“看到巡逻车和手电光,心里就踏实,这是派出所给我们上的硬保险。”
治理服务齐头并进
古林箐乡地处两州三县交界,面对山高路远、运输线蜿蜒的现实,该所变管理者为服务者,推出多项“护航草果”专属举措,组织简易车管业务流动下乡,为抢收农户提供家门口的便利;社区民警加入村组微信群,成为指尖上的治安预警员和法律顾问。
该所深化“乡贤评理+田间警务”模式,邀请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特邀调解员,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调解室搬到田间地头。遇到争执,民警请乡贤结合“法理情”说和,促成和解。
织密安全“防护网”
随着草果产业链发展,隐患亦显。该所推行“部门联动+源头治理”机制,联合林业站、市场监管所、村委会等,在采收季等关键节点,紧盯用工、防火、运输等各环节风险,开展拉网式排查。
针对林区边缘吸烟生火、运输车辆超载等问题,该所打出“人防+技防+心防”组合拳,增设警示牌,加强巡逻,入户发放防火宣传单,用方言讲解案例,在查处超载车时,民警现场教育卸载。
该所还从村民、老猎手、护林员中发掘培养生态信息员、纠纷调解员,建立群防群治共同体,30名熟悉山林的“土专家”名字被写入“森林卫士”名册。
在派出所的守护下,农户安心种植,客商放心收购。如今,古林箐乡草果产业已形成完整链条,成为乡村振兴支柱。
记者 朱光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