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榨季的全面开启,国内棉粕市场迎来了关键转折点。在新增供应集中上市与下游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下,维持了近半年的供需紧平衡格局被打破,棉粕价格随之进入承压探底的新阶段。
![]()
供应端:新棉集中上市,原料供给转向宽松
10月份以来,随着新疆棉田进入大规模机械化采收期,新季棉籽随之大量涌入市场,成为了引爆棉粕下行行情的关键节点。新榨季棉籽原料供应充沛的预期迅速转化为现实,其价格自上市起便接连滑落,为下游棉粕成本端奠定了疲弱的基调。与此同时,疆内棉油厂的开机率呈现爆发式增长。新疆地区22家样本企业数据显示,周度(10月15日-10月22日)新疆棉籽加工总量为6.68万吨,较上周增加1.06万吨;周度疆内棉粕产量为3.00万吨,较上周上调0.48万吨。更为直观的是,该周疆内油厂的整体开机率已快速拉升至59.04%,环比激增9.3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棉粕的供应正从季节性低谷迅速恢复,市场供给能力得到极大增强。供需格局的瞬时扭转,对棉粕价格形成了立竿见影的压制作用。
![]()
截至10月28日,mysteel价格数据显示:新疆阿克苏地区46%蛋白棉粕价格2250元/吨,较月初暴跌13.46%,新疆乌鲁木齐地区46%蛋白棉粕价格2300元/吨,较月初重挫13.21%,山东德州夏津地区46%蛋白棉粕价格2780元/吨,较月初下跌8.55%。值得注意的是,国庆长假成为了本轮跌势的“加速器”。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节前棉粕现货价格尚能维持在2600元/吨左右,而节后归来便迅速下探至2350元/吨,短短数日跌幅高达约9.62%。这背后是节假日期间疆内油厂开机范围的持续扩大,而下游采购近乎停滞。此外,部分在节前签订了10月份预售订单的贸易商,为锁定利润、规避后市风险,在节后积极甚至降价出货,这部分“踩踏式”的供应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短期下行压力,共同推动了棉粕价格的加速探底。 然而,棉粕价格的急速下探,正不断挤压上游油厂的利润空间,使其加工压力显著增大。当阿克苏地区价格逼近2200元/吨关口时,基于棉籽成本与新榨季加工盈亏平衡点的考量,棉粕价格小幅上调,市场参与者的心态开始发生微妙变化。一种试图构筑阶段性底部的情绪开始在市场中酝酿。
需求端:养殖盈利不佳,蛋白饲料消费疲软
与供给端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需求端显得“寒意阵阵”。作为重要的蛋白饲料原料,棉粕的需求与养殖业的景气度息息相关。 当前,生猪、家禽等养殖产业普遍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高企的饲料成本与低迷的畜禽产品价格,严重挤压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为了控制成本,养殖户对饲料采购变得极为谨慎,普遍采取“随用随采”策略,缺乏大规模备货的意愿和能力。叠加水产季节陆续结束,棉粕在水产饲料需求减弱。
在蛋白饲料市场中,豆粕凭借其稳定的供应和广泛的适用性,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近期,由于进口大豆到港量充足,加之国内油厂开工率持续回升,豆粕供应宽松,价格本身也处于相对低位。相比之下,棉粕的性价比优势不够突出。截至10月27日,西北地区豆粕与棉粕的到厂价差仅在200元/吨左右。而在内陆及沿海地区,豆粕的价格竞争力更为明显,这进一步抑制了棉粕的消费需求。
总而言之,新榨季的棉粕市场正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供给处于高位,而需求偏弱,两者共同将价格推向下行通道。产业链各方需更加谨慎灵活,积极应对:加工企业应把握出货节奏,严控库存风险;养殖及饲料企业则不妨趁价格低位,择机择优采购,为未来成本管控预留空间。整体来看,新榨季棉粕市场预计延续弱势,将在持续承压与不断探底中逐步寻求新的平衡。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