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林佩瑶
10月28日下午,枣庄市薛城区召开基本公共服务成效“民有文乐”新闻发布会。会上,薛城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文勇就2025年薛城区文体工作的开展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进行介绍。
![]()
谢文勇表示,薛城区致力于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暖”起来。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重要节点,策划组织了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例如,春节期间“万福迎春”送春联活动累计赠送春联福字8000余副;元宵节的猜灯谜、年画展、非遗展示等活动吸引近万名群众参与。2025年成功推动8项非遗入选市级名录,“大运河香辣鲤鱼”“巧姐柳编”分别获评省级非遗美食和手造工匠,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实施“工业+非遗”融合模式,打造“文化名人工作室”机制,在10个社区设立特色工作室,构建常态化传承体系。全年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70余场,成功举办首届露营文化季,打造四大主题展演区。非遗剧目《灯舞心承》获主流媒体广泛传播,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展公益培训精准施策,针对中老年、青少年、特殊群体开设戏曲、模特、广场舞、器乐、舞蹈、书法、手工艺等各类培训172期,培训学员7000余人次。文化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建立“专业人才+文化志愿者”服务模式,组建20支文化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500余人。
同时,薛城区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主线,全年组织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太极拳、健步走等赛事展演90余场,承办市级以上赛事8场,举办镇村级运动会10余场,实现全龄参与、全域覆盖。圆满完成2025女超联赛山东女足11场主场保障任务,场均观众超万人。全年累计开展各类体育活动超百场。构建区、镇、村三级健身指导网络,举办足球、健身操、太极剑等培训10余期,培训健身骨干500余人。深入基层调研健身场地20余处,检查器材200余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配备腿部按摩器、漫步机、篮球架等器材84件,惠及23个村居,持续改善群众健身条件,消除安全隐患。
谢文勇提到,“十四五”收官在即,薛城区将全力冲刺,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并系统谋划“十五五”新篇章,以推动文体事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地发展。
文化方面,将以“按需点单、精准配送”模式推动文化惠民,继续组织送戏下乡50场以上、公益电影放映300场,打造“村村有好戏”群众文化品牌。同步深化非遗系统性保护,培育更多非遗项目与传承人。做强“山东手造·薛国尚品”品牌,推进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借助数字技术提升传播效能,实现非遗创新性发展与活化利用。体育方面,将持续丰富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活动,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载体,通过区、镇、村三级联动,开展各项赛事活动不少于20场。比赛项目设计将更丰富,参赛门槛进一步降低,使参与人群覆盖面更广。同时,将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活动2期,培训人数100余人,不断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
聚焦体育设施短板,继续申请全民健身设施,用于全区损坏器材的更新更换,提高自然村和小区健身设施覆盖率。加强体育器材管理,督促村和社区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定期巡查维修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快推进文化馆标准化建设,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功能配置,创新“1+N”服务机制,合理布局文化设施,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重点加强偏远村居建设,持续补齐基层短板。促进文体深度融合,鼓励将非遗展示、民俗表演与体育赛事、健身活动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体融合项目。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城乡发展主题,创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优化服务供给模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