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全球买旧书,乃至古籍的习惯。前阵子在浏览某旧书交易平台时,无意间看到了三张泛黄的老照片,恰好是1957年诺奖物理奖宇称不守恒相关的三位重要人物。这几张照片展现出的鲜活场景及历史瞬间吸引了我,于是立马联系店主,表示有意收购,然绝对想不到的是,这番联络,竟牵出一段跨越两代人的丹东情缘。
![]()
△ 我国留美物理学家、美国哥倫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在讲說他和楊振宁数授在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发現。(来源:新华社)
![]()
△ 我国留美物理学家、美国普林斯頔研究院数授楊桭宁(来源:新华社)
![]()
△ 吴健雄和美国国家标准局的低温物理学家埃里克·安伯勒在实验中(摄于1957年左右)
第一个惊喜发生在付款时,当对方发现收件地址是华大,且收件人也姓尹,便好奇的跟我聊了起来,当更进一步的确认我的身份后,立马发来消息,说:“我决定将这三张照片赠予您及华大基因展示中心”。原来,是碰到老乡本家了。
第二个惊喜,是当快递包裹抵达深圳时,意外包裹的照片里竟还藏着一封真挚的书信。展开信笺,字里行间流淌的,满是欣赏。原来,是遇到粉丝了。
第三个惊喜,则是信中那洋洋洒洒数千字,竟还道出了我们两代、两家丹东人的纵横交织。原来,遇到熟人了。他说他认识家父,先前就经常走进学校、社区与企业开展题为《抗美援朝时的安东少年》的讲座,其中讲述的重点内容,便是有关家父的“一把小铁锹”的故事;不仅如此,二十年前在丹东二纬路小学的作文班,这位老人与家叔的教室仅一街之隔。彼时两家机构学员都超过千人,每到招生季就比赛谁家排队报名的队伍更长,良性竞争多年。
![]()
△ 左起:家父尹日东 二叔尹日高
此外,信中老人还有详细描述如何在家长群中亲自出面安利我上月回到家乡于辽洽会上的演讲。他说,“您在辽洽会上的演讲,气势磅礴、纵横捭阖,我已将演讲视频分享至各家长群,叮嘱家长务必陪同孩子反复聆听;您在丹东二中的演讲,我也通过直播全程收听,听罢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作为家乡人更作为同姓氏的同乡,我为您取得的杰出成就深感骄傲与自豪”,实在是令人动容。
科技之缘,让素未谋面的灵魂在数据洪流中精准相认;文脉之绳,让跨越两代人的记忆在时代变迁中不曾褪色。当快递单上的地址成为缘起的锚点,当泛黄照片裹着书信穿越山河,我忽然懂了:所谓奇迹,不过是丹东老街的琅琅书声与深圳实验室的基因图谱在时空中共振。一把小铁锹掘开的不仅是历史的冻土,更在六十年后让两个家族的故事在科技星火中重新绽放——原来每段传承都是永不消逝的电波,每个“偶然”都是岁月精心埋设的伏笔。这哪里是三次惊喜,分明是时代长河里始终闪烁的灯塔,在提醒着我们:所有美好的灵魂终将在某个经纬度重逢,所有珍贵的精神都将在新的载体里获得永生。
现,附上该信内容,以飨读者!
来信正文
尊敬的尹烨先生:
您好!
冒昧致信,望扰勿怪。先向您简要介绍自己:我名尹璐,今年66岁,曾在丹东日报社担任记者三十余年,2021年退休后,便投身国学普及与阅读推广工作,有幸在2025年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多年前,我曾与令尊有过交集,虽交往不深,却仍有印象。近年间,我常走进学校、社区与企业,开展题为《抗美援朝时的安东少年》的讲座,其中会重点讲述令尊“一把小铁锹”的故事——截至目前,这类讲座已举办三十余场,且仍在持续推进中。
二十多年前,我与令叔尹日高先生曾同在丹东开办作文培训课程,彼时两家学员规模均突破千人。我们既是行业里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更是惺惺相惜的挚友,这份友谊延续至今,如今几乎每周都会通过网络交流。前几日,因我计划组织二纬路小学的学生,前往即将开放的 “尹哥书房” 参观,还特意通过微信向令叔打听您的小学就读经历。
您在辽洽会上的演讲,气势磅礴、纵横捭阖,我已将演讲视频分享至各家长群,叮嘱家长务必陪同孩子反复聆听;您在丹东二中的演讲,我也通过直播全程收听,听罢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作为家乡人更作为同姓氏的同乡,我为您取得的杰出成就深感骄傲与自豪!
言归正传。数十年来,我累计收藏了数吨资料,其中包含数千张图片。近年我将收藏重心聚焦于丹东历史相关资料,其余资料已挂在孔网陆续处理。机缘巧合下,得知您有意收购钱学森:杨振宁等科学家的三张照片,我决定将这三张照片赠予您及华大基因展示中心。若您肯接纳,于我而言便是莫大的荣幸。
随信另附几本我关于丹东历史的拙作,盼您不吝赐教。更期待将来能在丹东现场,亲耳聆听您的演讲。
感谢您拨冗阅读!
顺颂时祺!
尹璐
2025年10月20日
![]()
△ 尹璐,振兴区花园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多年来,他牢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经常深入学校、社区,把丹东大地上发生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青少年听,以星火之力传承红色基因 ,用余生之光照亮少年成长。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听到这些故事,2025 年 3 月,尹璐在市少儿图书馆开办公益讲座,让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附件:
一把小铁锨
1958年初夏的一天傍晚,安东二高中一年四班学生尹日东,进家门,就见到振兴区一经街居民委员会转来一张便条。这张便条是志愿军驻安东办事处捎来的,上面用铅笔写着“铁锨还给尹丰年”七个字。他当即拿着这张字条,赶到了志愿军驻安东办事处,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一把磨损的铁锨。尹日东仔细地看着这把铁锨,一幕幕往事急剧地在他的脑海里翻腾起来……原来,尹丰年是尹日东念初中以前的名字。
在抗美援朝那个不算久远的年代,尹丰年和姐姐尹芝荣,还有程贵香、程道贵、张连发这些居住在鸭绿江边的孩子,每天除坚持参加中央完小设在镇江山上的流动疏散课堂读书外,就是忙着为一批批即将赴朝的志愿军战士号房子、安锅灶、买青菜、买豆油…… 别小看这些10岁上下的孩子,他们都是举手宣过誓的中国少年儿童队员。当年入队时,党团组织要求少年儿童队员做到 “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市领导还要求少年儿童队员发扬革命战争年代“小八玓兜墅” 和“儿童团”的光荣传统,争当新中国的好少年、好儿童。对此,这些孩子们都铭记在心。
不久,帝国主义在朝鲜的土地上燃起了侵略战火。面对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尹丰年和他这些鸭绿江边的小伙伴们都表示,要像当年打日本、打老蒋的 “小八路”“儿童团” 那样,奋勇支前,为保卫和建设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出把力,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春季的一个星期天,尹丰年和小伙伴们一大早就来到了二经街一栋三层楼上,帮助刚刚进驻的志愿军战士打扫屋子,往窗户的玻璃上糊 “米” 字形的纸条——防备敌人飞机扔炸弹时,震碎震飞的玻璃片伤到人。大家边干边唠,志愿军叔叔问孩子们:都叫什么名字、年龄多大、念没念书、对敌人飞机的空袭怕不怕?尹丰年和小伙伴一一作答,并告诉叔叔:刚开始有些害怕,一拉防空警报笛,就赶紧往防空洞里钻;现在胆子都壮了,敌人飞机来了,总想挤在防空洞口看个究竟。将屋里收拾停当,孩子们又和志愿军叔叔开起了小小的联欢会。少年儿童队员先唱起《放牛郎王二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歌曲,一位姓隋的志愿军叔叔则唱起了“小铁锨二尺长,闪闪发光打豺狼……” 的战士歌曲。
好奇的尹丰年问:“小铁锨都有什么用?”那位姓隋的志愿军叔叔拿着锋利的小铁锨说:“你看,它能挖战壕、能筑工事;等冲锋号一吹,这家伙就是一把大砍刀,准叫鬼子脑袋开花!”尹丰年又问:“这么好使的家伙,你们怎么不一人发一把呢?”一位叔叔回答:“这次出发任务急,小铁锨一下子还配不齐。大家越唠越热乎,志愿军叔叔还从自己的干粮袋里拿出炒豆给孩子们吃。后来一问才知道,那位姓隋的志愿军叔叔是山东省莱阳人,正好和尹丰年的母亲隋洪玉是老乡。这时,尹丰年和姐姐硬是把这位姓隋的叔叔拉到自己家里,母亲和他一唠才发现,两家在山东省莱阳县相距只有几里地!母亲就让尹丰年姐弟俩叫他“隋大舅”。母亲见战士们烙白面饼不用豆油、不起层、不好吃,便叫尹丰年领着隋大舅和几个战士,去三经街与六纬路交叉路口的一家粮店买回豆油。接着,母亲和邻居家的大人们教战士们打油饼,又教南方的战士学会了包饺子……
打这以后,尹丰年和鸭绿江边的少年儿童队员就成了志愿军叔叔的小 “向导”:不是帮助新来的志愿军叔叔买油买菜,就是缠着大人们帮叔叔们调剂、改善过江前的几顿饭菜。尹丰年听说过江的志愿军叔叔身上的手电筒和搪瓷碗带起来不方便,就让母亲和邻居的大婶们连夜缝制了手电筒套和搪瓷碗套。
而尹丰年对志愿军叔叔讲的小铁锨,始终惦记在心里。他和母亲商量后,将自家刚买不久的小铁锨送到了那位姓隋的志愿军大舅手里。隋大舅再三推辞,尹丰年见说不动,急得哭了起来。两人又推让了一阵子,尹丰年扔下铁锨,转身下楼跑了。谁知道,就在这天深夜,隋大舅所在的队伍连夜跨过鸭绿江,尹丰年的那把铁锨,也被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
转眼七年过去,尹丰年和当年鸭绿江边的少年儿童队员,都先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时,尹丰年已改名叫尹日东,担任安东二高中的学生会文娱部部长,经常带领同学到安东火车站的站台上,迎接一批批凯旋归来的志愿军战士。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他们和战士们一起跳朝鲜民间舞蹈,或是扭东北大秧歌。每逢来到这里,尹日东总会留意寻找隋大舅那张可敬又可爱的面容,却一次次失望而归。
谁能想到,事隔七年之后,尹日东竟突然收到了那张字条和那把曾经送给隋大舅的铁锨。而他更想知道的,是盼望了多年的隋大舅的消息。他四处打听,终于从志愿军驻安东办事处工作人员口中得到答复:归还这把铁锨,是一位烈士的遗愿。当听到隋大舅已为保卫中朝两国少年儿童、保卫年轻的共和国,奉献了自己生命时,尹日东眼里噙着泪水,紧紧握着那把历经硝烟洗礼的铁锨,默默地低下头。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像隋大舅这些“最可爱的人”一样,用心血甚至生命,保卫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