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用镜头记录图文展 陈天旭/摄
编者按:日前,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危难中的情谊——省港秘密大营救图文展”在广州图书馆揭幕。展览通过珍贵史料、照片与文献,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营救历程。
展览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他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驻足观看一幅幅历史图片,聆听一段段跨越时空的英雄故事,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记忆映初心
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 张依辰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省港秘密大营救”图文展。这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抗战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以生命为墨,书写出那份深沉而炽热的家国情怀。
1941年香港沦陷后,800多位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身陷险境。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共产党员和普通百姓团结一心,用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个奇迹——历经11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所有被困人员终得安全转移,重获自由。听着讲解员爷爷饱含深情的叙述,我的内心深受触动。那些英勇的游击队员,在饥饿面前,他们毅然将干粮让给更需要的人;在敌人的枪口之下,他们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正是这种“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别人”的牺牲精神,铸就了这场大营救的伟大胜利。
驻足于展板前,我轻轻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这抹鲜艳的红色,是由无数先烈用鲜血染就而成的。我们今日所享受的和平安宁,皆是革命先辈们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传承先辈们不怕牺牲、一心为国的精神,努力学习,不断进取,长大后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照片里的家国大爱
天河区龙岗路小学 李雨轩
作为少先队员代表,我有幸参加“危难中的情谊——省港秘密大营救图文展”揭幕仪式和赠书仪式,内心充满自豪与感动。
在市团校老师的讲解下,我了解到这场历时11个月、跨越数省的营救行动,被誉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展览中泛黄的老照片和珍贵的旧物件,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大批爱国人士和文化界精英被困。在党的指挥下,东江游击队的战士们和普通百姓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渡江过河,跨越了数省,行程2万余里,成功营救上百人。令人震撼的是,整个行动无一人走失、无一人被捕,创造了震惊中外的营救奇迹。
展览中,一张照片深深打动了我:一位老奶奶把仅有的馒头塞给素不相识的逃难知识分子……这个画面让我明白,正是这种超越血缘的民族大爱,铸就了这段不朽的传奇。
听着老师动情的讲述,看着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深刻含义。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传承先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衷心祈愿世界和平,让战争的硝烟永远远离人类。
铮铮誓言下的青春思考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附属小学 方东镱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在党团史专家的引领下参观了“危难中的情谊——省港秘密大营救图文展”。
展板上,那些模糊而坚毅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他们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用血肉之躯为800余位文化精英筑起生命通道。长达11个月跨越数省的艰难跋涉,共产党员们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硬生生撕开了日寇密不透风的封锁线。
讲解员向我们指着那条连接大陆与香港的营救路线图并说道:“这不仅是一条逃生之路,更是一条用信念铺就的生命线。营救之路处处险象环生,不仅要躲避日军的搜捕,还极度缺乏物资,就是在如此绝望的情况下,共产党员们完成了足以惊天动地的大营救。”我看到一位营救员的日志这样写道:“宁可暴露我自己,也要把文化人安全转移,这是党对我们的委托!”这掷地有声的誓言,让我真切体会到了共产党人的赤诚与担当。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先辈们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将永远矗立。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不仅要铭记这段历史,更要传承这份家国情怀,将爱国之心转化为奋进之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