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8日),60余位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围绕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主题,赴金山区开展集中视察,深入探寻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实践路径。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在“三个百里”重要理念的发源地——吕巷镇金石蟠桃园,代表团沿着小白龙长廊,来到非遗中心,并了解建设中的百里源实训基地和人民乡村会客厅情况。
这片承载着特殊记忆的土地,自2007年以来历经两次升级,已从单一果园蜕变为集技术研发、品种推广、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标准化示范基地。“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的蓝图正在转化为生动现实,展现着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
科技赋能正重塑传统农业形态。廊下镇稷青科技的5g+aiot智联植物工厂里,代表们目睹了智慧农场的实践场景。通过自主研发的aipaas系统,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深度融入种植全流程,实现环境精准调控与生产高效管理。扫码溯源的“申农链”技术,更让每份农产品都承载着透明的成长档案,彰显智慧农业的科技含量与品质追求。
![]()
![]()
循环农业理念在吕巷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基地得到充分体现。代表们走进基地的制肥车间、制肥包装车间、成品仓库,详细询问时科生物科技通过炭化技术,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炭基肥料的过程与特点,了解到该循环经济项目既破解了农林废弃物污染治理难题,又服务了土壤改良与固碳减排,构建起“取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绿色闭环。
产业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一方米糕,亦可成为激活乡村产业的钥匙。太平村乡村振兴示范城建设项目,引入了米糕制作的新业态,通过“个转企”改革,让传统美食获得sc食品生产许可,成功盘活村级集体存量资产。代表们饶有兴致地品尝了包括巧克力、梅干菜、芝麻松子、芋泥、萝卜等创新馅料的网红产品“二姐米糕”,对这些传统美食通过创新焕发活力的做法表示肯定。
毗邻的银杏里产业社区,由老旧厂房蜕变为江南风格建筑,整个产业社区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社区内两棵百年银杏笔直耸立,守望于此,见证着新产业如何为当地塑造崭新未来。
![]()
乡村振兴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农民的获得感上。马新村“平移”集中居住区,白墙黛瓦的联排别墅依水而建,208户村民在此开启新生活。代表们实地走访了一户“中户型”村民家,亲身感受村民生活品质从“有”到“优”的跨越,了解到通过宅基地平移与统一规划,既保留了乡土风貌,又完善了医疗、健身、宴席等公共服务配套,成为村民温馨宜居的新家园。
通过此次集中视察,代表们对乡村振兴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认为,做强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做实民生保障将发展成果转化为村民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则为乡村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三者协同发力,可共同构筑起和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座。
金山区委书记刘健,市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黎而力,金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邱运理,金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军等陪同视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法制委、教科文卫委、常委会代表工委等部分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参加活动。
文:许怡彬
图:杜洋域
上观号作者:上海三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