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时候课本上的臭氧层空洞,现在怎么没人提了?

0
分享至


臭氧层空洞,各位有印象吧?

小时候的电视、课本上天天说,跟世界末日似得,结果现在怎么感觉好像没人提了。。。

前几天我还专门搜了一下,网上啥说法都有。

有人说其实这空洞每年都有,很正常;还有人说,这压根就是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咱们发展搞出来的阴谋,美国人太坏了。


但事实嘛,其实都不是。

正确答案是,臭氧层空洞这事儿,快被咱们人类自个儿给修好了。。。

我当时看到这个结论也懵了,不是说威胁全人类嘛,结果就这?

不过深扒了一下才发现,这事儿其实也挺传奇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为了同一个目标,团结一致办成的大事。


至于具体怎么个事儿,那得从上世纪40年代说起。

当时有个带发明家,托马斯·米基利。

这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这人的纯度极高,他可能是全世界间接杀人最多的单体碳基生物,凭借一己之力拉低1.7亿美国人的平均智商,一个真正捅破了天的人,被称为史上最邪恶的科学家。

如果说人类历史上最能闯祸的人是谁,那这哥们必定榜上有名。因为他有俩极品发明,一个是含铅汽油,另一个就是氟利昂。


在氟利昂之前,冰箱空调用的制冷剂是氨气和二氧化硫。一个有毒易燃易爆,一个剧毒强腐蚀性,家里安空调就跟安个炸弹似的,一旦漏了爆了人就没了。

但氟利昂这玩意儿,简直堪称神品。因为无毒、不燃、无腐蚀性、化学性质稳定得一批,还好压缩易挥发,所以不管是空调冰箱香水发胶,还是洗涤剂灭火剂发泡剂,反正只要能用溶剂你就可劲造就完了。

为了证明它有多安全,米基利在新闻发布会上,甚至当众吸了一口氟利昂,顶级过肺以后缓缓吐出,吹灭了一根蜡烛。

这一下,氟利昂直接封神,成了现代工业的液体基建了。


东西很牛逼,但在全世界爽了40年后,有人发现不对劲了。

1973年,一个叫马里奥·莫利纳的墨西哥化学家,和他导师出于纯粹的好奇,开始研究一个问题:咱们喷了这么多化学性质如此稳定的氟利昂,最后都跑哪儿去了?

他们通过计算,提出了一个假说:这玩意儿看着稳定,但要是飘到几万米高空的平流层,被太阳紫外线一顿猛削,可能会断裂,释放出自由的氯原子


而这个氯原子,一旦对位到臭氧,就会直接暴杀。

因为每一个氯原子,都可以抢走臭氧(O₃)的一个氧原子,变成一个不稳定的“氯氧自由基”和一个氧分子(O₂)。然后这个氯氧自由基又会和氧原子反应,把自己变回氯原子,再去祸害下一个。


这直接链式反应了,要是完全理想情况,那理论上一个氟利昂分子,就能把整个臭氧层给灭了。


当时这论文一出来,立马遭到了从化工厂到家电厂的全行业围攻谩骂,厂商和厂商支援的机构、媒体都说是,氟利昂分子太重了,怎么可能飘到大气层去,造谣是吧!

当然咱现在看也能理解,毕竟你这论文是奔着砸人家饭碗去的,不跨州干你都算好了。

但玩归玩闹归闹,现实不跟你开玩笑。

氟利昂这东西,在大气层里能待40年以上。人类从40年代开始爽,到了80年代,福报来了。

1985年,英国南极科考队,用气象气球一测,豪家伙,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比正常值低了整整7成!


这报告一发,NASA也赶紧调自家的卫星数据来看,结果也呆住了。他们发现,南极上空真的有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面积比整个美国国土还大!

那为啥之前没发现呢?因为这个洞实在太大了,卫星数据传回来,臭氧浓度低得超出了正常范围。NASA的电脑觉得这数据不合理,就把这当成仪器误差自动删了。。。

虽然NASA内部在1984年也有吹哨人发现了这个事,但直到1985年英国人的论文发表出来,再加上NASA恢复出的异常数据,以及和日本欧洲的卫星数据对完账,大家才真正意识到:妈耶,天塌了,塌十年了。


这下完犊子,全世界开始真正害怕了。

因为臭氧层能吸收掉太阳光里全部的UV-C和绝大部分的UV-B,前者是最致命的紫外线,后者是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的主要原因,还会破坏植物的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1%,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到0.8%,臭氧浓度下降10%,非恶性皮肤癌的发病率就将增加26%。

更要命的是,UV-B这玩意自带穿透,别说动植物,人家还能直接穿到海里暴杀浮游生物和藻类,这会导致整个地球生态的崩溃。

实际上,地球上出现臭氧层是6亿年前的事,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发生在5.3亿年前。

换句话说,要臭氧层没了,那整个地球都直接重开了。。。


所以这下,全世界都慌了。之前那几个被骂得狗血淋头的科学家,一夜之间成了吹哨人,还在1995年拿了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还有得过皮肤癌的美国总统里根,都开始牵头呼吁全球禁用氟利昂。

于是在1987年,人类商定了一项被载入史册的协议——《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这份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逐步限制、淘汰那些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


它最牛逼的地方在于,这个协议是真为了干事儿的,所以就不像有些环保协议一样一刀切,为一个发达国家的目标来卡死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

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创性地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不同的义务,发达国家被要求在1996年前基本停产,而发展中国家则有更长的缓冲期,并且还能获得相关技术和资金支持,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替代。

于是这也让《蒙特利尔议定书》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普遍批准的条约。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它为“迄今为止唯一最成功的国际协议”。


而且这个协议的愿景,还真就被全世界所有国家一起实现了。

在多边基金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下,发展中国家成功地淘汰了大部分氟利昂类化学物质。从2024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开始冻结消费氢氟碳化物(不破坏臭氧层,但强温室效应),并在后续年份逐步削减。


而咱们中国,早在2007年,提前两年半全面停止了氟利昂的生产和进口,印度也紧随其后在2010年全面禁止了氟利昂生产和消费。


当然了,治病如抽丝。因为氟利昂的寿命太长,虽然人类从90年代开始减排,但臭氧层真正开始恢复还是要晚一些时间。

2000年,臭氧层空洞达到3000万平方公里的最大值,差不多是中国加俄罗斯的面积总和,从那以后,好消息也开始慢慢传来。

根据联合国每四年发布一次的评估报告,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浓度正在稳步下降。臭氧层开始以每十年1%-3%的速度缓慢恢复。最新的预测是,等到2066年左右,南极臭氧层空洞就能基本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

当然,这个过程也会有反复。由于臭氧洞的大小还受到季节性影响,每年南极的9、10月份反应会加剧,洞就会暂时变大,再加上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等因素,恢复之路还是相对曲折的。


不过因为大的趋势嘛,已经不可逆转了,所以现在的新闻报道也就慢慢变少了。

但要是没有当年那个协议和人类的共同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将是现在的两倍以上。那咱现在要担心的可就不是996啥的了,而是出门会不会被晒瞎。

总而言之,臭氧层空洞不是阴谋论,它很重要。

但我们现在之所以不再担心,是因为几十年前,有一群敢于指出问题的科学家,以及一群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愿意承担责任的每一个地球人,共同打赢了这场地球保卫战。

而这个被我们渐渐遗忘的消息,其实是人类文明长河里,第一次因为理性与合作团结起来造就的,一座值得被铭记的丰碑。

撰文:纳西

编辑:江江 & 面线

美编: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科普中国: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现在怎么样了?

世界气象组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臭氧层确实有望长期恢复

SciTechDaily:Healing Ozone Layer Could Trigger 40% More Global Warming

UNenvironment programme:About Montreal Protocol

How one Nature paper in 1985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ozone hole.

Scientists observe first signs of healing in the Antarctic ozone layer

RealClimate: What did NASA know? and when did they know it?

中国科技网:40年前南极“空洞”的发现拯救了地球

NASA,虎嗅、知乎、36氪等,部分图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内蒙古黑老大易连峰,酒店调戏游玩女子,不料惹到大人物就此覆灭

内蒙古黑老大易连峰,酒店调戏游玩女子,不料惹到大人物就此覆灭

青青会讲故事
2024-10-10 17:09:30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小豫讲故事
2025-10-27 11:50:08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上海老人地铁强行坐女生腿上,他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2 14:40:50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封面新闻
2025-11-02 12:57:02
男单决赛对阵!奥运亚军4:1晋级决赛,战胜过王楚钦,与日本争冠

男单决赛对阵!奥运亚军4:1晋级决赛,战胜过王楚钦,与日本争冠

国乒二三事
2025-11-02 21:29:16
许世友正喝酒来电话,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许世友正喝酒来电话,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良工说
2025-09-04 00:53:34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詹姆斯祝贺!道奇4-3蓝鸟夺世界大赛第9冠 日本山本由伸MVP

詹姆斯祝贺!道奇4-3蓝鸟夺世界大赛第9冠 日本山本由伸MVP

醉卧浮生
2025-11-02 13:17:10
世体:恩德里克本赛季首次为皇马出战,但仍将在冬窗租借离队

世体:恩德里克本赛季首次为皇马出战,但仍将在冬窗租借离队

懂球帝
2025-11-02 22:55:03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北京金鼎轩一根油条卖39元?工作人员称“个头大够两人吃”,市监局回应

大峰
2025-11-02 10:27:19
饶漱石在华野没有职务,淮海战前,为何被称作“华野全军政委”?

饶漱石在华野没有职务,淮海战前,为何被称作“华野全军政委”?

春秋砚
2025-11-02 18:00:03
耳光大赛中被KO+陷入昏迷!中国武术大师颧骨骨裂缝5针 还要打5场

耳光大赛中被KO+陷入昏迷!中国武术大师颧骨骨裂缝5针 还要打5场

风过乡
2025-11-02 09:37:26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0-27 00:26:08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2 01:10:37
看哭了!舅舅18岁开始抚养三个外甥,九年时间感动全网!

看哭了!舅舅18岁开始抚养三个外甥,九年时间感动全网!

晓踏就是我
2025-11-02 16:55:18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怀疑探索者
2025-11-02 21:29:01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一字之差,从总指挥长到指挥长,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字之差,从总指挥长到指挥长,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发生了哪些变化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1 14:44:54
俄乌冲突迎来大结局?最大罪人已浮现,泽连斯基终于等来美方信号

俄乌冲突迎来大结局?最大罪人已浮现,泽连斯基终于等来美方信号

健身狂人
2025-10-31 14:55:35
市监局办公室副主任周日值班当天猝死不予认定工伤,家属起诉人社局、县政府 法院判了

市监局办公室副主任周日值班当天猝死不予认定工伤,家属起诉人社局、县政府 法院判了

红星新闻
2025-10-07 21:50:15
2025-11-03 00:27:00
差评XPIN incentive-icons
差评XPIN
用知识和观点Debug the world!
9770文章数 4891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当海岛遇上诗教,不妨做一个诗歌岛上的原住民 | 与你共读

艺术要闻

官宣:KPF等签约!沙特“全球最大单体建筑”项目新动向!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