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自如怎么欠了一个亿?跟老罗的六个亿比有啥不同?

0
分享至

前几天刷到一个短视频,讲的 是一个程序员因为早些年技术入股,签了一个合同,最后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合伙人卷钱跑路了。

这人因为合同的连带责任背了巨额负债,连微信支付宝都被冻结了,如果没有特别的机缘的话, 下半辈子基本就交代了。

正巧,这两天王自如的新闻也出来了,欠一个亿,被限高。

这两件事放一块看,其实还是有东西可以说道说道。

今天咱们就借着王自如这事,来好好唠唠,这帮搞资本的,是怎么把一个个技术宅往死里坑的。


聊这个话题前,就先得搞明白一件事,这帮所谓搞风险投资的,嘴上说得特别好听,说是要帮创业者圆梦,其实干的活,跟放高利贷没啥两样。

王自如这哥们,2010年搞了个ZEALER,就是那个拆手机的。

在那个年代,大家买个数码产品,信息基本全靠蒙。突然来了这么一个长得不赖、说话条理清晰,还敢把几千块的手机拆开给你看的博主,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所以他火得非常快,吃到了最早那波科技内容的流量红利。

他的口号也很简单明了——客观、独立、第三方。

主要是那些年消费者都被品牌方忽悠得学精了,导致后面不管你是哪路明星,只要拿着代言费,再把产品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如一个真实的路人反馈。

就这样早期得王自如踩着这个风口迅速起飞。

2014年,王自如迎来了人生高光,跑去跟罗永浩直播辩论。

虽然被老罗(那可是搞传销……不对,搞英语培训出身的)按在地上摩擦,全程说了100多个“OK...OK...”,显得特狼狈。

但是,黑红也是红啊!这场辩论直接把他的个人IP推向了顶峰,全网都知道他了,成了科技圈的绝对顶流。

到2016年,ZEALER公司已经搞到了200多人,一年收入号称有九位数。一个做内容的,一年赚上亿,王自如当时站在财富自由的门口,估计自己都飘了。

人一飘,就容易看不清脚下的坑。

这时候,投资人就带着坑来了。

投资人说:“自如啊,你这IP太牛了,但光做内容多没劲,咱们得把公司做大做强,做到上市!我给你投钱,但你得签个对赌协议。”

这份协议听着挺高级,本质就是一张赌约——三年内你要做到年营收两个亿,不然就要把投资人的钱连本带利还回去。

按照王自如的现状来看,合同条款里还包含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啥意思?

就是公司完蛋了不要紧,投资人照样能找上你本人,你家房子、车子、存款,全得抵债。

说白了,从签字那一刻起,王自如这辈子就跟这笔钱绑死在一起。基本等于是合法高利贷和卖身契。

我猜当时场景大概就是:“小王啊,咱们赌一下,你得保证公司未来三年,每年营收必须达到2个亿。做到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做不到,对不起,你得把我投的钱,连本带利还给我,并且把我手里的股份也买回去。”

这就是业内人士说的业绩补偿和股权回购。

王自如当时可能被上市这个大饼砸晕了。

他没想过,一个做科技测评的,行业天花板撑死了也就那么高,2个亿的营收目标,在当时那个环境,基本等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王自如,这个拆解了无数精密电子产品的技术宅,最终,没能看懂这份满是陷阱的合同。他签了。

从他落笔的那一刻起,那个客观独立的王自如就已经死了。他不再是自己的老板,他只是资本的打工仔。

人这个生物一但有钱,就忘了自己是谁。尤其是靠内容IP起家的人,特别容易产生一个幻觉,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签完对赌协议,拿了钱,王自如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盲目扩张。

本来他就是个做测评的,一个内容手艺人。但拿了投资人的钱,背着2个亿的营收KPI,光靠做内容肯定完不成啊。

咋办?只能多元化发展。

于是,ZEALER从一个测评团队,迅速膨胀成一个啥都干的怪物:搞MCN就是网红孵化器,电商带货,硬件方面自己做产品……业务线拉得巨长。

很快团队规模从几十人吹到了200多人。

这就是第二个巨坑:对成本失去了敬畏心。

200多人是什么概念?咱就算平均一个人算上工资社保办公成本一个月2万块,一个月光人力成本就是400万,一年就是小5000万。

他公司年收入号称九位数一个亿,听着很多。但你别忘了,这是收入,不是利润。一个亿的盘子,养200号人,再减去各种市场、运营、供应链成本,最后能剩下多少?

说白了,他根本没搞懂自媒体这个行当的本质。

自媒体,尤其是测评这种靠IP吃饭的,最佳形态就是小作坊。你非要把它搞成一个大集团,除非你是李佳琦、辛巴那种,后面是几百亿的电商供应链在撑着的。

而王自如呢?

他本质还是做内容的。一个做内容的,养200多人,纯属自寻死路。

就在他忙着扩张,成本失控的时候,他的根也烂了。

他的根是啥?就是他起家时标榜的客观独立第三方。

2017年,他跟锤子科技又是老罗搞了场论战。那次过后这回大家发现,王自如不再是那个独立测评人了,他开始恰饭,而且姿势很难看。

这一下,网友直接开喷,他人设的核心——公信力——开始崩塌。

这几年,他就在坚持内容深度和赶紧商业变现之间反复横跳。

结果就是老粉觉得他变了,内容越来越水,跑了。

新粉呢?

我记得当时B站的科技区2018年左右正在崛起,一大帮更年轻、更敢说、更接地气的UP主出来了,谁还看你这个端着的王自如?

就这样既丢了里子,也没赚到面子。

眼看ZEALER这个摊子要砸了,对赌的债务也快爆了,王自如做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2021年,他退出ZEALER,跑去加入格力,给董明珠打工。

很多人当时没看懂,一个顶流科技博主,为啥要去一个传统制造业当高管?

现在回头看,他这一步棋,真是暴露了他网红和企业家的本质差距。

他可能是这么想的:我欠了这么多钱,估计当时已经滚到几千万了,我一个网红是还不起的。但我如果能进格力这种世界500强当个副总裁,用传统企业的身份给我背书,我是不是就有机会把这个债运作掉了?

结果呢?

他在格力确实不是花瓶,他去负责渠道改革,这可是格力最核心、最难啃的骨头。他还帮董明珠搞直播带货,搞出了7个亿的销售额。

但问题是,格力的渠道改革,是要革那些省级经销商的命。这帮人都是跟了董小姐几十年的老臣,你动了他们的奶酪,人家能让你好过?

王自如一个外行,空降到高管位置,想当改革家,太天真了。

要说他在格力最大的贡献,就是向网友贡献了那个名场面:“我来格力,从来没看过工资条。”

他所有讨好董小姐的言行举止,都通过互联网被无限放大了。

这下,他连最后一点科技KOL的体面和人设都丢光了。就像老罗那句名言:“被包养就不要谈人格独立。”

格力的财报也显示,他主导的改革成效很有限。改革没搞成,公众形象也彻底没了。所以,他最后从格力必然离职,一点也不奇怪。他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坑。

王自如在格力一顿骚操作,最后里子面子全丢了,黯然离场。但他人走了,债还在啊。

当年那份对赌协议,约定的是ZEALER业绩不达标,王自如个人必须回购投资方的股权。这笔钱,最初是3383万。

很多人就想了,3000多万,他一个顶流博主,这几年怎么也赚够了吧?

兄弟们,这就是资本最黑的地方,它玩的是利滚利。

首先,这3000多万只是本金。你以为你只还本金就行了?那你太天真了。投资人马上会告诉你,你还得支付这笔股权的转让税款、你解散团队(或者缩小规模)的“员工遣散费”、公司的“固定成本”……

一堆烂七八糟的费用全算你头上,那笔债很快就从3383万涨到了3629万。

这还没完,最狠的是利息。

投资协议里写的年化利率,高达12%!

12%是什么概念?比你房贷高一倍还多,基本就是高利贷的合法上限了。

你一年还不上,这3600多万就要多出400多万的利息。这钱滚起来,比雪球快多了。

这就是为什么,几年过去,这笔债从3600多万,一路滚到了今天的一个亿。

到2024年,王自如彻底还不上了,被法院限制高消费。而且案子已经进入了终本程序。

终本程序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法院能用的招都用了,查了你所有账户,你确实没钱。但这事不算完,这笔债没销,法院会一直惦记着你。你只要账户里敢进钱,马上划走。

这下,王自如现在是铁定老赖了。

欠了一个亿,总得想办法吧?

今年王自如又宣布二次创业了。他加入了TCL旗下的一个AR眼镜品牌,同时自己又搞起了AI测评UP主的身份,说要在运动里找机会。

聊到这,基本就把王自如怎么欠了这么多钱理明白了,不过很多人特喜欢拿他跟罗永浩比。可能会疑惑:老罗当年欠了6个亿,不也还清了嘛?

这就是我想说的重点:王自如这一个亿的债,比罗永浩那六个亿,难还一万倍。

为什么?

第一,债务性质完全不同。

罗永浩那6个亿,绝大部分是公司债务。说白了,是锤子科技欠的钱。老罗虽然是法人和创始人,但他是受《公司法》保护的。理论上,锤子科技破产清算,他还不上,也就还不上了。这是有限责任。

王自如呢?他签的是个人无限连带责任。这玩意儿是卖身契。意思是,公司(ZEALER)还不还得上,都无所谓,反正这笔钱,必须你王自如个人来还。公司破产了,你也得还。你跑到天涯海角,这债也跟着你一辈子。

第二,变现路径和商业头脑完全不同。

老罗欠了6个亿,他脑子非常清楚:这时候谈什么理想、谈什么体面,都是扯淡。唯一的活路就是搞钱,而且是搞快钱。

什么来钱最快?直播带货。

虽然老罗自己也看不起这行,觉得low,但为了还债,他能豁出去。他能放下身段,在直播间里喊“3C数码的爹来了”,他能忍受网友的嘲讽。结果就是“交个朋友”一场直播最高干5个亿,现金流哗哗地进。

王自如呢?他欠着一个亿的高利贷,他二次创业选了什么?AR营销、AI内容创作。

他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年收入2500万。

我真是看笑了。你年收入2500万,先不说能不能做到,就算做到了。你一个亿的本金,一年利息就是1200万。你这2500万进来,交完税、付完成本,剩下的钱刚够还个利息。

他这最多只能维持债务不再恶化。

老罗是实用思维,他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什么时候该不体面,他只看现金流。

王自如是网红思维,他还在乎人设,在乎赛道,在乎商业模式的先进性。

所以结局很明显了。王自如选择的这条体面的路,太慢了。

而他背上的那个高利贷雪球,却在越滚越大。时间,根本不在他这边。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用“电饭煲”?如今都用它替代,好用还省电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用“电饭煲”?如今都用它替代,好用还省电

小蜜情感说
2025-11-09 02:12:25
河南女排主教练焦帅:被朱婷带成“网红教练”,妻子曾是女篮国手

河南女排主教练焦帅:被朱婷带成“网红教练”,妻子曾是女篮国手

鋭娱之乐
2025-11-11 17:57:55
80万开零食店,3个月血亏关门!这门稳赚生意,原来专割创业者!

80万开零食店,3个月血亏关门!这门稳赚生意,原来专割创业者!

青眼财经
2025-10-24 09:45:37
ATP总决赛第3日综述:阿卡逆转迎两连胜,穆塞蒂保留晋级希望

ATP总决赛第3日综述:阿卡逆转迎两连胜,穆塞蒂保留晋级希望

全景体育V
2025-11-12 06:35:48
冠军没了还被扣钱?周琦雪上加霜!季军战为了120万要玩命锤辽宁

冠军没了还被扣钱?周琦雪上加霜!季军战为了120万要玩命锤辽宁

嘴炮体坛
2025-11-11 22:05:39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11 06:16:51
苹果官网标错价,用户疯狂薅羊毛

苹果官网标错价,用户疯狂薅羊毛

简科技
2025-11-10 18:02:46
才买2年就被车企“抛弃”?这群车主开始破解车机了。

才买2年就被车企“抛弃”?这群车主开始破解车机了。

差评XPIN
2025-11-11 00:09:14
普通人搞钱成本最低的方式:当“二道贩子”,空手套白狼!

普通人搞钱成本最低的方式:当“二道贩子”,空手套白狼!

第一桶金学派
2025-11-03 10:25:12
牛! 顶住了空间碎片撞击, 神舟二十准备返回: 或带回国宝级航天服

牛! 顶住了空间碎片撞击, 神舟二十准备返回: 或带回国宝级航天服

时时有聊
2025-11-12 07:16:09
发动机热效率都快到50%了?别吹了,我看得头疼。

发动机热效率都快到50%了?别吹了,我看得头疼。

差评XPIN
2025-11-12 00:04:30
南京警方重要提醒!

南京警方重要提醒!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11 09:07:09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科学发掘
2025-11-11 13:33:40
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在高雄市丢脸了,四位民进党候选人都比她民调高

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在高雄市丢脸了,四位民进党候选人都比她民调高

总在茶余后
2025-11-12 01:03:46
“美国在台协会”将约郑丽文会谈,台媒称美方急于确认蓝营对防务预算立场

“美国在台协会”将约郑丽文会谈,台媒称美方急于确认蓝营对防务预算立场

参考消息
2025-11-11 14:51:06
及时备份!微软35年历史经典Office软件明年淘汰

及时备份!微软35年历史经典Office软件明年淘汰

快科技
2025-11-11 19:58:05
连锁效应,独行侠连续24年主场门票售罄的纪录作古

连锁效应,独行侠连续24年主场门票售罄的纪录作古

懂球帝
2025-11-11 14:18:06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我在部队当了5年通讯兵,退伍发现村后头的信号塔每晚都准时闪3下

我在部队当了5年通讯兵,退伍发现村后头的信号塔每晚都准时闪3下

五元讲堂
2025-11-05 10:35:02
绝了!C罗腹肌碰伊莲娜高跟鞋,分手后各自活成顶流典范

绝了!C罗腹肌碰伊莲娜高跟鞋,分手后各自活成顶流典范

罗氏八卦
2025-11-11 08:29:02
2025-11-12 07:56:49
白梦日记 incentive-icons
白梦日记
这里是白梦,一个90后互联网从业者的观察笔记。聊见闻谈思考,偶尔碎碎念,期待和你一起碰撞灵感!
135文章数 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时尚
家居
健康

教育要闻

二次函数与根的判别式,一个视频学明白!

艺术要闻

Joseph Van Luppen:比利时19世纪重要的风景画家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