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动画日。现在的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点亮我们童年的光芒——从《大闹天宫》到《哪吒闹海》,从黑猫警长到浪浪山的小妖怪?
而今天,有一群京城校园里的“小小动画人”,正用AI画笔与天马行空的创意,构建属于他们的“动画星球”。
你,准备好走进他们的世界了吗?
AI动画解密地球“心跳”
轰隆隆……脚下的大地突然震动!
是地球妈妈在伸个大大的懒腰吗?
北京市大兴区德茂学校“非像影视社团”的“地质小侦探”们出手了! 他们运用炫酷的AI动画技术,打造出一部科普动画片《地震为何来》,带我们深入地球内部,一探究竟!
![]()
![]()
当科学课遇上AI,知识就可以变得“动”起来!但是想要制作出动画片,可不容易。学生们先和老师学习了地球构造、板块运动、能量释放等地震成因知识,巧妙地利用AI动画的视觉表现力,将抽象的地壳板块碰撞、能量积聚与释放的过程,转化为直观、动态、易于理解的画面。“地球为什么会震动呢?”小导演们用AI技术,把深藏地底的秘密,变成了我们眼前惊心动魄又充满知识性的探索之旅。
黏土手工里的“童心宇宙”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中心小学教师康春娟带着学生们一起制作了不同主题的多部动画片,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脑洞大开”,让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动”起来!
学生们创作的第一部动画片是《恐龙的末日》,片中的恐龙均由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2019年,学校动画社团正式成立后,康春娟老师以此为契机,利用学校在黏土人物制作上的良好基础,带领动画社团的孩子们创作了《我和我的祖国》短视频,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在4分钟的定格动画中,学生们制作了人物15个,设计场景8个,拍摄了共计1200张照片,用时两个月最终完成。
如今,动画社团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开设了定格动画赏析、脚本设计、定格动画人物设计与制作等多个专业课程。在动画短视频的选题方面,师生们也更加关注作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意义,陆续创作了爱牙宣传片《小红脸与小蓝脸》,垃圾分类宣传片——《无家可归的小垃圾》等。
1500张原画致敬师恩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定格动画社团”成立于2011年,社团集美术、音乐、影视、文学于一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动手、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学习从而学会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社团成立以来,共完成超过47部原创动画片的拍摄和制作。
学生们还在教师节为老师制作了动画短片,孩子们用1500余张原画,以定格动画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恩。
![]()
2022年,学生作品《塑料袋的旅行》获得东城区少年儿童影视系列活动一等奖。
用AI唤醒“沉睡的恐龙”
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动画社团鼓励学生利用新技术开展动画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社团学生杨皓轩利用所学创作了一部短片,以“恐龙复苏”为核心叙事,讲述了一只慈母龙从复苏到新生的故事。杨皓轩介绍,创作时,他参考了《侏罗纪公园》《阿凡达》等电影的特效,并到自然博物馆,仔细观察并描绘了慈母龙化石,利用AI技术、动态追踪镜头记录慈母龙苏醒、鸣叫的完整场景。
社团负责人介绍,杨皓轩的作品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们希望通过更多创作,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恐龙公园”。
“未来工程师”,让古建“活”起来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未来工程师”社团学生从中国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汲取灵感,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设计制作花窗的模型。
![]()
学生们使用木条通过榫卯结构设计花窗整体架构,共计使用了190多组榫卯结构,并使用中国传统色彩进行喷涂。同时,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设计3D打印模型,通过3D打印机完成制作,让古建筑更具现代感。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来源:各学校微信公众号
编辑:苏珊 姜思瑶
校对:姜思瑶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