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提示,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已开始上升,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流感流行季可能较往年提前,且流行毒株也有所变化。面对潜在的健康威胁,中医"治未病"的智慧尤显重要。
妇幼健康科普
在中医理论中,流感属于“时行感冒”。秋季之所以成为流感高发期,正是因为其特有的“燥”与“风”两种邪气。
燥邪易损伤肺脏与呼吸道,导致口鼻干燥、咽喉不适,为病毒入侵创造了条件;风邪则携寒凉从体表侵入,从而引发疾病。
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润燥养肺、固表防寒,其核心正是“扶助正气”,提升自身免疫力。在此分享几个简单实用的中医方法,助您和家人固护正气,安稳度过这个特殊的秋天。
揉穴位
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缘旁的鼻唇沟中。用食指指腹顺、逆时针各按揉1-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此穴能通利鼻窍,预防鼻塞流涕,并能改善鼻腔血液循环,守护呼吸道的“第一道关”。
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横指处。用拇指或中指用力按揉3-5分钟,至有酸麻胀痛感。此穴为保健要穴,能强壮脾胃、补中益气,是扶助正气的关键。
风池穴
位于后颈部,与耳垂齐平的枕骨下两侧凹陷中。用双手拇指同时稍用力按揉,以酸胀感传至头顶为佳。此穴善于祛风解表,可有效预防和缓解风寒引起的头痛与颈部僵痛。
佩香囊
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推出防流感香囊,将芳香辟秽的中药研磨成粉,装入布袋中,随身携带或置于床头、办公室等。防流感香囊散发出的香气,能净化我们呼吸的小环境,祛除湿浊和病气,起到芳香辟秽、化湿解毒的作用。
![]()
注意:孕妇和过敏体质的人要谨慎使用。
饮药茶
药补不如食补,喝对一杯水,也能轻松防病。推荐桑叶菊花百合饮,取玉竹、麦冬、百合等,沸水冲泡后焖5-10分钟即可。此茶能养阴清肺、润燥生津,有效缓解秋季常见的口咽干燥、干咳及皮肤干燥,适合全家饮用。
暖足浴
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可加几片生姜或艾叶),浸泡15-20分钟,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生姜能散寒,艾叶可通络,此方法不仅能驱寒暖身、改善睡眠,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升免疫力。
生活起居提醒
避风寒: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注意后背、脖子和肚脐的保暖。
节饮食:秋天适合“减辛增酸”,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多吃酸甜滋润的食物(比如梨、蜂蜜、银耳、山楂)。
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悲伤情绪伤肺,让气机顺畅。
勤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以上方法主要用于日常预防和保健,如果已经出现发热、咳嗽等明显的流感症状,需及时就医。
本期科普达人
吴小春
主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年余,曾到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中医经典科进修学习。
擅长运用经典中医理论、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指导思想治疗高血压、慢性咳嗽、代谢综合征等常见内科疾病及亚健康体质调理等。针灸方面擅长运用脐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急性腰扭伤等脊柱相关疾病。
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为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驾护航!
文/图:中医科
编辑:陈梦霞
审核:李影、韦晓燕
终审:梁涛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