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尼日利亚《卫报》网站10月22日发表题为《中国“八项规定”对政党政治、政府行为的影响及对非洲的借鉴》的文章,作者是查尔斯·谢杜·查尔斯。全文摘编如下:
全世界有很多人一直惊叹于中国如何成为全球经济强国。
事实上,这一发展成就的背后逻辑并不复杂。除了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坚定决心以及爱国情怀外,中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出台的一项重要规定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中国取得巨大进步、成为技术与工业强国的各项政策和规定中,中央“八项规定”因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发了更加强烈的共鸣。
中央“八项规定”包括: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认真分析“八项规定”,可以发现它们几乎涵盖了与善治有关的方方面面。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来说,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规定明确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司法部门和审计机构全力配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级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承担主体责任。
“八项规定”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党中央对反腐败的决心与担当,这体现在完善现有制度,加强政治和理论教育,严明党的纪律,以及回应人民诉求上。
这源自对腐败问题的深刻认识。腐败绝非没有受害者的犯罪,其造成的损失远不止金钱与财产层面。腐败会剥夺公民获取基本权利与公共服务的机会,包括医疗、教育、司法、经济机会等,从而严重损害人民尊严。
“八项规定”是对执政党的明确要求,而执政党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
中国共产党深刻秉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坚定决心,从“八项规定”实施之初,便带领广大党员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
在“八项规定”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纠治突出问题、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破除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
中国共产党认为,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同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他们深刻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唯有如此,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
自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治理效能显著提升。这样的决心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改变了公共资金、资源配置方式,净化了政商关系,优化了营商环境,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显然,“八项规定”绝非一项普通政策,它体现了党对廉洁治理的郑重承诺,也是回应公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关注。
“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还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提供了有力作风保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积聚了强大正能量。
对非洲来说,最大的启示在于执政党要以实际行动而非口头宣传来赢得民众的支持。(编译/王栋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