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伍时带回个旧军背包,母亲整理时问:小口袋里怎么有块硬盘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毅儿,你这背包里,怎么有块硬盘?"

母亲周兰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我正坐在出租屋里啃着泡面,听到这句话,纳闷道:

“硬盘?什么硬盘?”

我退伍时带回去的那个旧军背包,应该是空的呀,怎么可能有硬盘?

"就是那种黑色的小盒子,手掌那么大,上面还有英文字母。我本来想把背包洗干净给你留着,结果翻到侧面那个隐藏的小口袋,里面就装着这东西。"周兰的语气里有些不安,"这是什么啊?会不会有什么机密?"

我的心脏猛地一沉。

那个背包,根本不是我的。

01

我叫林毅,退伍三个月了。

从西南边境的侦察连回到这座内陆城市,我像一条离开水的鱼,怎么都找不到呼吸的节奏。

我在部队待了六年,当过尖刀班的侦察兵,也在信息中心做过情报分析。

退伍后的日子,比我想象中难熬得多。

每天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招聘信息,我总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那个旧军背包,是我退伍前一天晚上,从营房床铺底下翻出来的。

当时整个宿舍乱成一锅粥,十几个老兵同时打包行李,背包、水壶、军大衣堆得到处都是。

我记得很清楚,我自己的背包是深绿色的,配发不到两年,肩带还很新。

可那天晚上,我在床底下摸出来的,是一个磨损严重的旧背包,颜色发黄,肩带都磨破了边。

我当时以为是哪个战友落下的,想着反正都是制式背包,就随手塞进了自己的行李箱。

现在想来,那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一切。

"妈,你听我说。"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冷静,"你现在什么都不要动,把硬盘放回原处,背包也别碰。我马上订票回家。"

"毅儿,你别吓我……"周兰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妈,相信我,我没惹麻烦。"我安抚她,"这可能是战友落下的东西,我得帮他找回来。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别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包括我爸。"

挂了电话,我立刻打开电脑,订了当晚最后一班火车。

我的脑子飞速运转。

边防部队的侦察兵,为什么会在背包里藏一块硬盘?

而且是藏在隐蔽的小口袋里,显然不想被人发现。

这块硬盘里,到底存了什么?

我想起退伍前,部队里传过一些风声。

有人说信息中心丢了东西,有人说上级来查过账,还有人说某个老兵提前退伍是因为"出了事"。

当时大家都以为是谣言,没人当真。

现在看来,那些风声,可能不是空穴来风。

我拿出手机,登录了一个只有我和几个老战友知道的加密通讯软件。

我找到了沈超的头像。

沈超是我在部队最铁的兄弟,他现在还在边防某信息中队服役,对内部情况了如指掌。

我给他发了一条消息:"超子,帮我查个人。陈铭,三期士官,侦察班班长,上个月退伍的。他现在在哪?"

陈铭。

那个背包,八成是他的。

我记得他用的就是那种老款背包,肩带磨破的位置和我捡到的那个一模一样。

陈铭是我们连队的传奇人物。

他入伍八年,立过两次三等功,是所有新兵心中的标杆。

他身手敏捷,枪法精准,更重要的是,他对边境线的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突然在退伍前一周打了报告,说家里有急事,要提前离队。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奇怪,因为陈铭的家庭条件不错,父母身体健康,根本没有什么"急事"。

但部队批了他的报告,他走得很匆忙,连告别仪式都没参加。

我当时只觉得英雄迟暮,有些感伤。

现在想来,他的离开,透着一股诡异。

沈超很快回复了:"毅哥,你问陈铭干什么?"

我没有直说,只是回了一句:"他落了点东西在我这儿,想还给他。"

沈超沉默了几秒,发来一条消息:"陈铭退伍后,没回老家。他父母说他去南方打工了,但电话一直打不通。部队也在找他。"

部队在找他?

我心头一紧:"为什么找他?"

沈超发来一个"稍等"的表情,过了五分钟,他才回复:"毅哥,陈铭退伍前一周,信息中心丢了一批加密通讯设备。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怀疑和他有关。不过没有证据,事情就压下来了。"

加密通讯设备!

我的手心开始冒汗。

如果陈铭真的拿走了那些设备,那他藏在背包里的硬盘,很可能就是用来存储机密信息的。

而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我立刻收拾行李,冲出了出租屋。

火车站的人群熙熙攘攘,我坐在候车室的角落里,盯着手机屏幕,等待沈超的进一步消息。

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搞清楚那块硬盘里到底藏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我得确认,陈铭到底是敌是友。

02

火车在夜色中疾驰,我靠在座位上,闭着眼睛,脑子里却像放电影一样,回放着和陈铭有关的每一个细节。

陈铭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他不爱说话,但做事极其细致。

我记得有一次,连队组织夜间拉练,路线要经过一片复杂的山地。

那片山地靠近边境线,地形险恶,到处都是悬崖和暗沟。

陈铭带着我们侦察班提前勘察地形,他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把每一条可能的路线都走了一遍,甚至标注出了哪些地方有信号盲区,哪些地方容易滑坡。

最后拉练的时候,我们连队是唯一一个零伤亡通过那片山地的。

指导员当场表扬了陈铭,说他是"用生命在守护战友"。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做出泄露军事机密的事?

我不相信。

但那块硬盘的存在,又让我不得不怀疑。

手机震动了一下。

沈超发来消息:"毅哥,我又查了一下。陈铭退伍前,确实有些反常。"

"怎么反常?"我立刻回复。

"他最后一个月,经常一个人去信息中心加班。按理说,他是侦察班长,不负责信息工作,没必要去那里。但他每次都说是帮忙整理资料。"

"还有,他退伍前两天,有人看到他半夜从营房出来,背着一个很重的背包,往山下走。当时大家以为他是去寄东西,也没多想。"

半夜背着背包下山?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边防部队的营地都在山上,下山只有一条路,那条路通往最近的小镇。

小镇上有邮局、银行,还有一个长途汽车站。

如果陈铭半夜下山,他要么是去寄东西,要么是去见什么人。

"超子,帮我再查一件事。"我输入了一段文字,"两个月前,边境线上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异常情况?走私、偷渡、或者其他案件。"

沈超很快回复:"有。两个月前,边境口岸附近发生过一起'走私团伙火并'事件。当时公安和边防联合出动,现场抓了七个人,缴获了大量走私物资。"

"还有一个细节,"沈超继续发来消息,"现场发现了军用通讯设备的残骸。当时上级下了封口令,不让外传。"

军用通讯设备!

我猛地坐直了身体。

这不是巧合。

陈铭拿走加密设备,边境线上出现军用设备残骸,这两件事之间,一定有联系。

我深吸一口气,给沈超发了最后一条消息:"超子,这件事你别再查了。我怕连累你。"

沈超回了一个"明白"的表情,然后说:"毅哥,小心点。"

我关掉手机屏幕,靠在座位上,闭上了眼睛。

火车的轰鸣声在耳边回荡,我却感觉不到一丝睡意。

那块硬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而我,已经被卷进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03

回到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

我没让父母来接我,直接打车到了小区门口。

一进小区,我就感觉到了一股不对劲的气氛。

小区门口的保安亭,换了一个年轻的保安。

他看起来二十出头,身材精壮,站姿笔挺。

当我经过时,他抬起头,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两秒。

那眼神,不是普通保安该有的眼神。

那是一种经过训练的、带着审视和警惕的眼神。

我装作没注意,径直走进了单元楼。

上楼的时候,我特意放慢了脚步,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

楼道里很安静,只有我自己的脚步声。

但我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我。

一进家门,母亲周兰立刻迎了上来。

她的脸色苍白,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显然一夜没睡好。

"毅儿,你可算回来了。"她拉着我的手,声音都在发抖。

父亲林志强坐在沙发上,看到我回来,也站了起来。

"毅儿,到底怎么回事?你妈昨晚一宿没睡,吓得不轻。"

"爸,没事。"我安抚他,"就是战友落了点东西,我帮他取回来。"

我走进卧室,关上门。

周兰从衣柜最底层,拿出了那个旧军背包。

背包被她用黑色塑料袋包得严严实实,像是怕它会咬人。

我接过背包,打开拉链。

背包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些灰尘和杂物。

我摸到侧面那个隐蔽的小口袋,拉链已经被周兰拉开了。

我把手伸进去,摸到了一个硬邮的小盒子。

那是一块移动硬盘,黑色的外壳,手掌大小,上面印着英文字母"WD"。

我把硬盘拿出来,放在手心里,感受着它的重量。

这么小的一块硬盘,容量至少有1TB。

它里面,到底藏了什么?

"妈,你看到硬盘后,有没有告诉别人?"我问。

周兰摇头:"没有,我只告诉了你。连你爸都不知道。"

"很好。"我点点头,"妈,你现在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这个背包,你也别再碰了。"

我把硬盘装进口袋,走出卧室。

我没有急着打开硬盘。

我得先确认一件事——我是不是被监视了。

我走到客厅,装作随意地拉开窗帘,往外看了一眼。



我家住在六楼,窗外能看到对面那栋楼。

对面那栋楼的三楼,有一间空置很久的公寓。

窗帘一直是拉着的,从来没人进出。

可现在,那扇窗户的窗帘中间,有一条极细的缝隙。

而更可疑的是,窗帘后面,有一个微弱的反光点。

那是望远镜的反光,或者是摄像头的镜头!

我心头一紧,立刻放下窗帘。

我被监视了。

而且对方非常专业,知道如何选择最佳的观察角度。

他们可能不知道硬盘在我手里,但他们知道陈铭的背包可能在这个单元。

或者,他们知道陈铭最后接触的人是我,所以他们在等我露出马脚。

我回到卧室,从行李箱里翻出一个小盒子。

那是我在部队时用的信号屏蔽器,伪装成充电宝的样子。

我打开屏蔽器,然后从口袋里掏出硬盘。

我没有电脑,但我有一个便携式的硬盘读取器。

这是我退伍时,从信息中心"借"出来的,专门用来读取加密硬盘。

我把硬盘插进读取器,然后连接到手机上。

屏幕上跳出一个密码输入框。

果然,这块硬盘是加密的。

我试着输入了几个常见的密码,都失败了。

我又试着输入陈铭的生日、军号、入伍日期,还是失败。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数字。

那是我们侦察班的代号——"猎鹰07"。

我输入"LY07",然后按下确认键。

屏幕闪烁了一下。

密码正确。

硬盘被打开了。

我的手开始颤抖。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