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前段时间还在庆祝 103 岁生日的杨振宁,现在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
如今,伟大的物理学匠杨振宁先生去世已经有九天时间了,有的人现在都难以接受离开的消息。
![]()
覆盖着鲜艳五星红旗的灵柩静卧在鲜花翠柏中,数千人排成长队,手捧白菊,默默送别这位科学巨匠。
文|聊不完的八卦
看图文更过瘾! 关注我,精彩不断!下方留言区已开放,等你来畅所欲言!#关注有惊喜
![]()
根据采访杨振宁先生弟弟罕见的出现在镜头里,93岁的杨振汉表示哥哥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
![]()
在10月24日的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的横幅下悬挂着杨振宁的彩色遗像,照片里的他仿佛看着朋友们沉重的心情。
![]()
现场,翁帆红肿着眼睛,同前来吊唁的来宾握手致谢,安静的大厅内,只有一声声“保重”和低低的啜泣声。
回想起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隆重的送行仪式,中国又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离开了,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惋惜。
![]()
在告别仪式那天,很多人清晨六七点钟就赶到了现场,不少媒体也在现场采访到了众多科学界的杰出人才,其中包括清华、北大的教授,还有杨振宁相交多年的好友。
![]()
从他们口中能感觉到杨振宁先生一生中,精彩的经历、伟大的科学研究、令人惊叹的学习方法等,令很多学者学习到很多精髓。
等到杨振宁先生去世之后,官方媒体公布了一段视频,杨振宁先生的弟弟杨振汉回忆起和哥哥最后一次的聊天。
![]()
视频里的杨振汉和几年前比变化很大,整个人苍老了不少,头发更稀疏了,身体也佝偻萎缩,瘦了好多,但他还像以前一样戴着眼镜,精气神看着倒还不错。
杨振汉清晰地记得,兄长谈到首次回到中国大陆时的情景,那时中国正处于特殊时期,但杨振宁敏锐地察觉到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变化。
![]()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曙光集》,在书中写道“中国是真正看到曙光了”。说到这里,杨振汉不由的想起曾经的哥哥。
并且,杨振汉回忆中表示“杨振宁先生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有人能将伟大时刻记录下来!”
![]()
那时候,杨振宁先生已经高龄了写不动新的文章了,也希望后人有机会继续编写新文章。
这个“未完成的书”,如今已成为科技界的共同使命,先生期盼的不仅是一本实体书,更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持续记录。
![]()
据杨振汉回忆,兄长最挂念的不是个人的学术成就,而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他常说最大的心愿是看到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请杨振宁先生放心您的科学研究和记录国家伟大时刻的任务,后人终究会有人写的,也会将您的科技成果永传下去,成为不朽的篇章。
![]()
在杨振宁先生的告别仪式上,轻轻举起写有八个大字的黑白横幅,面朝杨振宁先生安卧的方向,“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正是先生一生所求。
![]()
杨振宁回到中国,一路上看到了国家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也让他看到了国家强大的曙光。
虽然杨振宁先生带着遗憾走了,但大家都相信他的愿望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
![]()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让人觉得遗憾,杨振宁被安葬在了八宝山,而他的发妻杜致礼早些年在美国纽约去世,没能和他合葬在一起。
夫妻俩相伴几十年,感情深厚是旁人替代不了的,网友们也为此讨论了很久。
![]()
但这终究是杨振宁的家事,想必他去世前已经做好了安排,现在大家能做的只有盼着他一路走好,也盼着他的心愿早日实现。
杨振宁先生一生中不断地为了科学、为物理等作出很大的贡献,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敬仰、回归祖国的热爱之心。
![]()
大家都会记住您的梦想和未完成的事情,往后的时间里会有很多学者相继写出您未完成的事情。
![]()
您的科学结果会永远流传下去的,后人们也会用您的科学成绩,会继续往上研发和发明的,您在另一个世界中看着祖国不断繁荣和进步吧!
![]()
参考信源:
星落苍穹 薪火永燃——送别杨振宁
2025-10-24
![]()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当天,93岁弟弟杨振汉罕露面,透露哥哥未了心愿
2025-10-28
![]()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所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