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VMware订阅制转型以及数字化业务对IT基础设施带来的更高的能力要求,不少医院正在评估VMware虚拟化(ESXi和vSphere)、vSAN,甚至全栈架构的国产替代方案。而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医院对替代方案的关键业务支持能力、稳定性、安全性、迁移可靠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替代方案需要具备VMware同等能力,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虚拟化/存储功能的使用需求。
医院业务需要7*24不间断运行,因此替代方案需要能够为医疗核心业务系统(包括HIS、EMR、LIS、PACS、集成平台等)及对应数据库提供高效、稳定的基础设施支持。
医院数据中心分为内外网区域,替代方案需要提供可满足不同区域计算、存储与网络安全要求的完整数据安全保护方案。
从VMware迁移到新平台,需要保证整个迁移过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确保替代项目不会对医院业务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医疗机构顺利实现VMware替代,SmartX为医疗用户提供了基于SmartX企业云平台的VMware替代方案——以一套技术栈提供自主研发的计算、存储、网络、数据保护和管理能力,并通过自研的SMTX迁移工具支持大规模虚拟机跨平台迁移,满足医疗用户VMware虚拟化、vSAN,甚至全栈架构的替代需求。
目前,SmartX已帮助全国50+各类型与规模的医院完成了VMware替代,替代产品包括VMware虚拟化、vSAN以及数据中心全栈基础设施,支撑医疗核心应用系统、数据库、灾备、开发测试、DMZ区域等多种场景。以下,我们将分享16家医疗机构VMware替代的实践经验,供读者参考。
医院VMware 虚拟化替代实践
目前,众多大型三甲医院和中小型医院已采用SmartX原生虚拟化ELF替代或接替VMware虚拟化,支撑HIS、EMR、LIS、PACS、集成平台等医疗核心业务系统及对应数据库,节约虚拟化授权成本的同时实现IT基础架构的现代化升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作为国内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医三院)原使用刀片服务器和物理机支持医院业务系统与数据库,面对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存在机房空间有限、难以灵活扩展、投入成本过高等问题。自2018年起,广医三院引入SmartX超融合平台,基于不同品牌的服务器搭建了异构超融合集群。在建设初期,广医三院选择了基于VMware虚拟化的SmartX超融合部署方案,支持老院区PACS等业务系统。而经过多年的稳定运行,用户在生产环境中验证了SmartX超融合的替代能力,于是在进行新院区建设时选择使用SmartX原生虚拟化ELF构建新集群,承载ERP、HIS中间件等业务系统,实现了从VMware虚拟化到国产虚拟化的过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作为始建于1910年的百年老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原采用物理机/VMware虚拟化+全闪双活存储的部署形式支持医院主要应用系统。随着信息业务不断推陈出新,面对机房空间紧张、虚拟机数量增速过快等问题,2018年起,中山一院选择超融合作为IT基础架构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依托SmartX超融合平台,逐渐部署300多台虚拟机,支持集成平台ESB服务器、PACS应用、HIS应用、重症系统、互联网医院、行政、科研、教学等多个应用场景,显著提升了IT云化水平和临床服务效率,赋能智慧医院建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宣武医院)是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于对IT基础架构的云化转型、横向扩展、稳定性、国产化替代等方面的考虑,宣武医院分阶段引入SmartX超融合(基于原生虚拟化ELF),替换原有VMware虚拟化集群,承载HIS数据库备库、IIH基础架构(Redis)、岱嘉PACS前端,手麻、数据质量检测等应用系统。其中,HIS数据库备库集群通过Oracle ADG技术实现源端数据库一体机的灾备保护。目前,超融合集群已稳定运行超过2年,用户亦对SmartX专业、及时的服务非常满意。
更多资料:宣武医院:超融合承载HIS等核心业务应用,加速智慧医疗转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大附一)原先主要使用国外超融合产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国外产品"撤出"中国的背景下,医院评估以国产超融合产品支撑集成平台与新建院区云桌面业务。经过对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评测后,苏大附一选择使用SmartX超融合(基于x86架构),以与vSphere和原生虚拟化ELF并行部署的形式,承载全院医渡云集成平台业务和新院区虚拟桌面应用系统。同时,医院也基于SmartX超融合(搭配鲲鹏信创服务器)构建了信创集群,全面适配国产化硬件,并尝试采用SMTX Kubernetes服务(SKS)承载容器化应用,实现虚拟化与容器环境的统一管理。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主院区长期依赖物理机/VMware虚拟化+集中式存储的传统架构支撑核心业务系统与数据库。借着新院区上线新业务的契机,医院希望引入国产虚拟化方案,探索VMware虚拟化替代的可行性。经过长期验证,医院选择采用基于SmartX原生虚拟化ELF的超融合一体机,承载DMZ区域的互联网医疗业务,包括互联网诊疗、挂号、视频问诊三大板块。此次替代实践不仅帮助用户节约了虚拟化采购成本,还实现了IT基础架构的分布式转型,支持未来业务的创新发展与快速发布。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为四川省医疗信创试点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对传统VMware虚拟化架构进行信创改造时面临FC SAN交换机"卡脖子"和高昂硬件投入的双重挑战。为了在实现信创目标的同时降低转型成本,用户选择了"云原生+国产超融合"的转型路线,先基于openEuler操作系统进行应用容器化改造,后引入SmartX超融合(搭配SMTX Kubernetes服务)基于海光C86架构服务器构建超融合信创集群,统一支持、管理部署在容器环境的HIS、EMR等应用系统和部署在虚拟化环境的数据库系统。通过转型,用户不仅高效实现了整套架构的国产化替代,也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网络传输效率达2倍以上。
榆林市中医院
榆林市中医院原使用基于VMware虚拟化的传统架构支持全院业务系统,在进行新院区数据中心建设时,医院希望使用国产虚拟化方案,避免VMware虚拟化高昂的投入成本。最终,榆林市中医院采用SmartX超融合组建内网和外网两个集群,稳定支持包括HIS、EMR、HRP、合理用药、OA在内的全院业务系统,并支撑HIS系统的多套Oracle RAC数据库稳定运行。同时,方案中有效利旧原有服务器,与超融合一体机实现统一管理,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简化运维。
四川省乐至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乐至县中医医院原本使用VMware虚拟化+集中式存储承载院内核心业务系统,面对VMware收购后风险,用户开始寻求国产化替代方案。经过长时间评测,用户最终选择采用SmartX超融合双活集群作为医院私有云底座,承载包含HIS、EMR、集成平台、PACS在内的几乎全部核心应用系统和对应数据库,还进一步适配了坐标软件新操作系统阿里龙蜥8版本,并以SMTX迁移工具实现原有VMware业务虚拟机的平滑迁移,通过SmartX超融合双活集群,实现虚拟化、存储、网络统一管理的同时,充分提升了集群可靠性和数据安全。
某军队三甲医院
某军队三甲医院原采用Nutanix超融合(搭配VMware虚拟化)支持内网应用系统,而随着Nutanix调整中国区服务策略,用户发现Nutanix的售后服务经常出现反馈不及时的情况;同时,用户的Nutanix集群维保服务也即将到期。考虑到售后服务缺失对业务连续性和IT运维效率的影响,用户选择以SmartX超融合(搭配原生虚拟化ELF)接替Nutanix集群,承载部分内网业务系统和部分新上线的门诊类业务系统。其中,承载内网业务系统的虚拟机,由用户通过SMTX迁移工具自行迁移至SMTX OS集群,整个过程简单且高效。
某军队综合三甲医院
某军队综合三甲医院原采用VMware虚拟化支持医院业务系统,为了满足国产化转型要求,医院采用SMTX迁移工具整体迁移至ELF虚拟化平台,承载HIS、HIP、EMR、LIS、合理用药、院感等核心业务系统。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保障数据可靠性,用户通过SMTX备份与容灾,将关键业务虚机备份至外置NAS存储,同时针对核心业务集群进行了双活保护(数据库采用Oracle RAC实现双活),实现了IT基础设施国产化与现代化的双转型。
昌吉州人民医院
昌吉州人民医院原采用物理机/VMware虚拟化+集中式存储的传统架构支持院区业务系统,而随着使用年限不断增长,基础设施计算和存储资源即将消耗殆尽,即使扩容也将面临高昂的虚拟化授权成本和存储设备采购成本。基于此,医院希望采用一套全新的超融合架构,接管VMware虚拟化平台和物理机承载的业务系统,同时避免存储单点故障风险,实现基础架构的"降本增效"。
在SMTX迁移工具的帮助下,医院顺利将原有VMware ESXi虚拟机迁移至SmartX ELF虚拟化平台,以三节点SmartX超融合集群支撑除PACS以外的所有业务系统,包括HIS应用及数据库(cache数据库,主备库模式)、EMR、LIS、集成平台等。目前,整套架构已稳定运行超1年时间,充分验证了ELF虚拟化对VMware虚拟化的替代能力。
此外,高州市中医院、北京北大医疗康复医院、腾冲市人民医院、温县人民医院等医疗用户,也采用ELF虚拟化支持生产业务系统,实现VMware虚拟化替代或降低VMware依赖程度。
医院vSAN 与全栈替代实践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也选择以SmartX超融合实现VMware虚拟化和vSAN的整体替代,并结合SmartX网络与安全组件Everoute、SMTX备份与容灾、SMTX Kubernetes服务(SKS)等多种服务,实现全栈的基础设施国产化转型。
某省级人民医院
某省级人民医院原先使用VMware虚拟化和vSAN支持医疗业务系统,作为省级医疗信创试点单位,计划引入国产超融合系统,在验证VMware替代能力的同时完成信创转型。在经过多重评估后,医院基于SmartX超融合(搭配海光信创服务器)构建了信创集群,承载红帆OA管理平台和多个新建综合业务,包括流调平台、隐私计算平台、肿瘤规范化平台等。在进行迁移时,医院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分别采用SMTX CloudMove和SMTX迁移工具,将多个虚拟化平台中的业务机器平滑迁移至超融合信创集群。SmartX超融合信创集群不仅成功帮助用户树立起"信创转型标杆",还可为实际业务开展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支持。目前,经过约1年的稳定运行,医院决定继续扩容SmartX超融合集群,承载更多业务系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原有IT基础架构长期依赖VMware vSphere与vSAN承载核心业务。随着VMware被博通收购带来的服务风险及国产化政策要求,医院亟需稳定、自主可控的替代方案,同时需满足多院区统一运维、业务平滑迁移等需求。
在进行多方验证后,医院选择采用SmartX超融合纯软件架构(基于ELF虚拟化)搭配国产服务器构建超融合集群,目前已通过SMTX迁移工具将40+生产环境的VMware虚拟机(运行手麻系统、财务系统等)在线迁移至超融合平台,整个过程业务零中断。同时,用户还通过Everoute分布式防火墙和SMTX备份与容灾,进一步实现数据安全加固。
目前,用户已通过POC测试,验证了SmartX超融合平台的性能与稳定性可充分满足VMware替代需求,提升业务连续性的同时减少50%运维复杂度。未来,用户将分阶段利旧8台vSphere服务器构建SmartX超融合集群,结合CloudTower统一管理多资源池,支撑未来业务扩容。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有基础架构主要使用VMware vSphere+vSAN和Nutanix超融合,而随着VMware订阅制调整以及信创转型需求提上日程,医院希望逐步实现从VMware向国内平台的转型,并为未来的信创转型打下基础。在测试评估众多超融合产品后,医院选择了性能与稳定性表现最好的SmartX超融合(采用ELF虚拟化),利用SMTX迁移工具将部分VMware虚拟机迁移至SmartX超融合集群。SmartX技术团队也帮助医院制定了整体的VMware替代方案,梳理已有集群情况并规划未来迁移节奏。后续,医院将采用"小步快跑"的策略,将承载核心业务系统、PACS系统和DMZ环境、开发测试环境、备份环境的虚拟机,分批次迁移至SmartX超融合,实现整体的VMware国产化替代。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两期项目,逐步实现了从vSAN到vSphere的国产化替代:
1.先以SmartX超融合替换了VMware超融合架构中的vSAN存储,运行除HIS以外的所有核心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在保留vSphere使用习惯的同时,以SmartX自研分布式存储ZBS为应用系统提供相较vSAN更高的性能和稳定性,为医疗机构进行VMware替代提供灵活选择。
2.在充分验证SmartX超融合的性能和稳定性后,用户以SmartX超融合(采用ELF虚拟化)构建超融合双活数据中心,支持新建机房的生产业务系统,进一步节省VMware虚拟化授权成本,实现超融合架构的国产化转型,并为后续的信创建设奠定基础。
湖州市中医院
湖州市中医院长期依赖VMware构建基础设施,主要采用"VMware虚拟化+集中式存储"的架构承载生产业务系统,以及"VMware虚拟化+vSAN"的架构支持虚拟机桌面集群。在进行新院区建设时,考虑到国产化转型趋势,医院希望引入新的国产基础设施承载新院区业务系统,同时可支持将老院区业务系统平稳迁移至新集群。
在了解到SmartX超融合可实现基于VMware虚拟化的融合部署后,医院对SmartX超融合与VMware超融合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研讨,参考了省内三甲医院测试及使用效果,发现SmartX超融合性能更佳(并且在超融合部署后进一步测试验证了这一结果)。目前,医院已在新院区构建了两个SmartX超融合集群(搭配VMware虚拟化)承载新院区除HIS以外的所有业务系统,包括联众集成平台体检、门诊输液、质控、随访、验血等业务系统,以自研分布式存储接替vSAN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存储服务。老院区虚拟化和物理机环境的业务也通过VMware vMontion和SmartX P2V迁移工具平稳迁移至新院区SmartX超融合集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