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卢旺达,和过去那个被大屠杀阴影笼罩的国家,已经判若两国,在非洲大地上,它的表现格外扎眼。
街头干净整洁,交通井然有序,基础设施不断扩张,经济节节攀升。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一切的背后不是靠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援助,而是走了一条和中国相似的发展道路。
很多人说,卢旺达是在“抄中国的作业”,但更准确地说,它是在用中国的办法解自己的题。
![]()
从废墟重建,到制度换轨
1994年那场大屠杀几乎摧毁了卢旺达这个国家的根基,社会撕裂、经济崩塌、基础设施瘫痪,一切都要从头来过。
在这种几乎无解的困境下,卢旺达的选择并没有按照西方建议那一套去走。
国家领导人卡加梅主政后,开始着手重建国家架构,他对外界的观察没有止步于传统援助模式,反而将目光投向东方。
![]()
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他曾有过在中国学习的经历,那次接触或许埋下了今天这条路的种子。
他提出的“愿景2020”计划,核心不是喊口号,而是强调效率、秩序和规划。
这个思路和中国改革初期的路径有不少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卢旺达的国土面积小、人口少,执行起来更集中,政策更容易落地。
他们没有照搬,而是挑重点学。
![]()
先从交通入手,再推进城市治理,最后引入产业规划,路径清晰,节奏稳妥。在非洲众多国家中,卢旺达的治理方式显得格外有章法。
发展节奏像中国,方式带点“非洲味”
中国的发展模式强调基础设施先行,卢旺达显然深得其要义。
他们一开始就把修路当作带动经济的核心动作,一条条新路打通了城市和乡村的联系,不只是方便了交通,更让物流、贸易和人流动了起来。
![]()
路修起来了,接下来就是城市管理。卢旺达的首都基加利这几年变化非常明显,街道干净,城市规划清晰,公共秩序管理严格。
有人说这像极了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治理风格,其实这不是模仿,而是一种对有效治理的追求。
在行政上,卢旺达政府强调纪律和效率,政策制定速度快,执行力度强,政府办事流程也在不断优化,力求减少繁琐环节。
![]()
这种风格在非洲并不多见,过去很多非洲国家面临的不是资源问题,而是效率低、执行差,但卢旺达在这方面明显做得更细致。
此外,他们在营商环境上也下了大功夫。
很多外资企业,包括不少中国公司,都反馈说卢旺达的政策环境相对稳定,手续简单,政府沟通顺畅。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细节,其实正是吸引投资的关键因素。
![]()
虽然说不上是完全“东方式管理”,但卢旺达确实吸收了不少中国经验,并做了适合本地情况的调整。
此外,卢旺达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只集中在城市,但农村的变化,同样明显。过去几十年,这个国家的农业都是以自给为主,基础薄弱、产出低、不稳定,但近些年农业开始变得有规划,不再是单打独斗。
许多农村地区开始尝试规模化种植,配合技术培训和种植指导,虽然过程缓慢,但已经能看到实质性的变化。
![]()
村民的收入、生活条件、基础设施都在一点点改善,这种变化背后,是稳定的政策推动和不断加码的农业支持。
卢旺达政府不再只是发补贴,而是开始注重“教会农民怎么种”,这和中国早期的农业改革思路颇为相似。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一味往外跑,而是在本地找机会。
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青年,现在可以去工业园区就业,或者通过技能培训获得新的职业路径,这种转变虽不剧烈,但趋势已经很清晰。
![]()
在对外关系上,卢旺达也表现出一种相对独立的姿态。
它并没有完全依赖西方援助,而是更倾向于寻找实际的合作机会,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上,中卢合作效果明显。
中国企业在卢旺达不只是施工单位,而是在当地设厂、带技术、培训工人,甚至参与政策设计。这种合作形式比单纯的资金援助更可持续,也更符合卢旺达的发展节奏。
![]()
西方国家过去惯用的“授人以鱼”方式,在卢旺达逐渐被“授人以渔”的合作关系取代。政府也越来越清楚,真正能带来改变的,不是一次性援助,而是长期可复制的机制。
在中非合作框架下,像卢旺达这样的国家明显受益更多。
它们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在全球秩序变动的背景下,这种“南南合作”的模式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力量结构。
![]()
发展方向很重要
卢旺达的发展并不完美,也还面临不少挑战,产业结构还不够多样,外部市场对它的影响也不小,债务管理是个长期问题。
但和过去那个一片废墟的国家相比,现在的卢旺达已经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路。它没有像某些国家那样一味依赖国际组织的资助,也没有急于进行政治制度的“快餐式改革”。
而是选择了稳定优先、效率先行、制度配套的节奏,这种节奏恰好和中国几十年来的经验有很多相似之处。
![]()
所以说,卢旺达不是在“模仿”中国,而是在参考中国的经验基础上,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它的成就不是偶然,也不是运气,而是一次次政策试错和稳步推进的结果。
当越来越多非洲国家还在感叹发展难、改革慢的时候,卢旺达已经用行动证明,路径可以选择,规则可以自定,只要方向对、节奏稳,小国也能逆袭。
卢旺达的故事,不只是关于它自己,它正在悄悄颠覆外界对非洲、对小国、对发展路径的固有认知。
![]()
发展模式不该只有一种,制度选择也不只有西式模板,只要结合本国实际,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执行力,小国也能有大作为。
中国经验在卢旺达的落地,可以说一种双向奔赴的模式,而这正是当下国际格局中越来越多国家所追求的现实选择。
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卢旺达的路,也许不会成为所有国家的通用解法,但它至少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范式,不依赖、不盲从、靠实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