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说起“酷吏”两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但如果非要从这群人里挑出一个最极端的代表,来俊臣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
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狠,他是把酷刑当作正义的外衣,把残暴当作升官的阶梯,把人命当数字来对待的那一种狠。
甚至有犯人一听要被他审,直接哀求:“只要别上刑,你就是要我全家性命,我也认了。”这一句话,却恰好说明了他手段的阴毒到了什么程度。
![]()
可怕的不是他一个人有多坏,而是他那一整套做法,曾一度被当成政治工具,成了稳定朝局的一部分。
从牢房底层爬到权力顶端,他靠的不是忠诚,是狠毒
来俊臣的出身并不高贵,严格说,他甚至从一开始就不在什么正道上。
他的家庭背景普通,父亲是个沉迷赌博的人,家境不好,教育也不系统。早年他因诬陷他人被抓进大牢,本来按正常情况来说,来俊臣应该一辈子翻不了身。
![]()
但问题就在于,他在牢里没老实,而是反过来学会了怎么利用制度来整人。他发现,只要会告密、会编故事,就能让人倒霉,自己反而能往上爬。他因为被和州刺史李续下令打了一百大板,便记恨上了李续。
但他的“成果”被上面看到了,李续被杀之后,来俊臣又向上诬告,武则天当时正在清理朝中旧势力,需要这样的人物。
于是,来俊臣竟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御史,从此进入朝堂。他不是靠学识、不是靠政绩,而是靠折磨人、逼人认罪,获得了权力的门票。
![]()
他在官场上的第一步,走得就不光彩。可他不但没有掩饰,反而把这套做法发扬到极致。他不讲证据、不讲程序,唯一的目标就是让犯人开口,只要你认了,案子就算结了,过程不重要,真假也不重要。
他喜欢在用刑前先搞心理战术,对犯人说施压如果不招,一家都要陪犯人一起受罪。很多人还没挨刑,就已经精神崩溃了。
在来俊臣手上,酷刑不再是审讯的手段,而是他获取权力的“工具箱”。
他设计的各种枷锁、刑具,名字听着都像是在恐吓人,比如“定百脉”、“喘不得”,每一样都不是为了让人招供,而是为了让人彻底崩溃。他的目标不是让你说实话,而是让你彻底服输。
![]()
而他曾经审讯一名女子时,就将她带到了刑具面前,这名女子顿时吓呆,苦苦哀求宁愿被杀全族,也不想遭受这种酷刑。
这种“效率”,却恰好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武则天要的是稳定政局,不管是冤是枉,只要有人出事,朝堂就能安静一阵。
她不需要来俊臣是个清官,只要他能扫清障碍就行。这种默契,让来俊臣的权力一路膨胀,连同僚都对他避之不及。
![]()
一本《罗织经》,把冤案当成技术活,手段越精密越可怕
来俊臣不只是用刑狠,他还动脑子,把这套整人的方法写成了一本书,叫《罗织经》。
简单来说,就是一本教人怎么“合法”整人的操作手册。书里内容很详细,从怎么编造罪名,到审讯时如何套话、如何设局,让人一步步掉进陷阱,最后认罪服法,过程全套。
这套“罗织术”,在当时几乎成了标准操作。很多人不是因为真犯事,而是因为被盯上了,就算犯人清清白白,只要他觉得人“有利用价值”,也能编出一套说辞让那人进大牢。
![]()
除此之外,他不只是整人,还借机敛财、霸占他人妻女,一边搞“肃清”,一边搞私利,手段黑到极致。
对于这些做法,朝中不少人看得清楚,但都不敢出声。
因为一旦有人开口,他就能把那人拉进他的“剧本”里。哪怕是有名的大臣,看完他的《罗织经》都直冒冷汗。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一个人不光掌握了酷刑,还掌握了造罪的方式,一旦没人能约束他,那他就是不折不扣的“法律之外的权力”。
![]()
表面是执法,实质是操控。他靠这套系统,把整个朝廷搞得人人自危,朝野上下都活在他的阴影下。
他以为自己天下无敌,结果死得比谁都快
来俊臣把整人当成事业干,干得风生水起,权势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肥。
他已经不满足于整几个官员、弄点钱了,开始动皇族的脑筋。他先是诬告太子谋反又盯上了庐陵王李显,企图制造更大的案件。
这一步,踢到了铁板。武氏宗族早就对他不满,这一次联手出击,揭了他的底。
![]()
来俊臣虽然精于构陷,但面对整个朝堂的怒火,也无计可施。群臣纷纷要求处死他,武则天也明白,这个人已经失控了,再留着只会出事,终于下令将他处斩。
万里通天二年,他死的时候,没人替他求情,反而是百姓拍手称快。他靠酷刑爬上来,也终究死在了这套系统里。他曾让无数人家破人亡,如今也尝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
但来俊臣的死,并不代表那种制度的结束。他只是一个符号,是那个时代司法系统被权力彻底操控的缩影。他死了,可他留下的那套手段、那种思维方式,还在影响着后来的政坛。
![]()
来俊臣的手段,不是让犯人一下子死,而是让人在痛苦里慢慢崩溃,精神被摧毁,尊严被碾压,让人最后连死都成了一种解脱。
这种制度下的司法,不是为了查明真相,而是为了制造服从。人被当成工具,只要犯人能“配合”,就能活一命。
可一旦有人不配合,就要面对的是超出肉体极限的折磨。这种状态,不止是身体上的摧残,更是对整个人性的否定。
![]()
他不是一个人在作恶,而是整个制度在配合他作恶。权力层层加码,监督层层失效,最终让一个人掌握了决定别人命运的能力,却没有任何制衡。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酷刑从来不是治国之道,它只是统治者短视的权宜之计
来俊臣的经历,不只是一个人的沉浮史,更是一个社会制度失衡的警示。他之所以能崛起,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而是因为制度给了他空间,权力纵容了他的暴行。
他的存在,是那个时代对法治和人性的背离。
![]()
他死得很惨,但他造成的伤害更深。他留下的是如何通过制度漏洞操控人命,如何用“合法”的外壳掩盖最极端的暴力。
他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后来的特务机构、酷吏制度,很多都从他那套方法中吸取“经验”。
如今再看那段历史,是提醒我们:任何一个社会,如果让暴力成为权力的工具,最终都会被这套系统反噬。
![]()
来俊臣死了,但他留下的教训不能被遗忘。他的经历,说到底,是一场关于“制度如何让恶人得势”的警告。
一个人再狠,也狠不过制度失控的后果。当公平和理性被放弃,留下的只会是更多的冤屈、更多的哭声。
参考信息:
百姓争相抢其肉,唐朝酷吏来俊臣是如何一路走到黑的?——澎湃新闻
罗织罪名 酷刑滥杀——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山东人大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