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投资者总迷信美股稳赚不赔,跟风追涨却频频踩坑,也有人疑惑,为何美国经济数据疲软时美股反而上涨,繁荣期却反而下跌?
谈判休战带来90天关税延期,这个窗口期里美股究竟该怎么投,今天就拆解美股的底层逻辑、市场结构与实操策略,帮你看清表象背后的投资本质。
![]()
美股对美国的意义早超越普通股市的范畴,深深绑定着国家战略根基,美国奉行金融立国,股市不仅承载着无数家庭的财富积累,更吸纳了大量社保基金、机构基金和主权基金的持仓。
对美国而言,美股崩盘绝非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等同于社保体系崩溃、金融系统瘫痪,甚至会引发远超占领华尔街的社会动荡,这种特殊定位,让美股拥有了逢坑必反弹的韧性。
![]()
从1929年大萧条到1933年的经济寒冬,从2008年次贷危机到2020年十天四次熔断,再到今年4月的史诗级大跌,无论危机多么严重,美股最终都能走出泥潭,而且复苏速度一次比一次快。
这背后并非市场自发调节的魔力,而是国家信用背书下的必然结果,为了维护金融霸权,美国会不惜一切代价稳住股市,这也是美股不能崩、不敢崩的核心逻辑。
![]()
对比中国股市,两者的定位差异明显,中国股民大多用闲钱投资,极少加杠杆,股市更多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而美股直接关联国家金融命脉,其稳定性直接决定着美国的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这也是理解美股投资逻辑的首要前提。
美股的涨跌,本质上是货币逻辑与市场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的金融立国战略,本质上是通过货币霸权和金融资产霸权,从全球调动资源、收割财富。
![]()
美元超发后,为了避免通胀失控,必须有足够大的资产池承接多余流动性——美国国债、股市和房地产相关金融衍生品,就成了三大财富蓄水池。
但这三大蓄水池的命运各不相同,房地产衍生品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暴露了巨大风险,一套100万美元的房子能衍生出1000万美元的金融产品,少量贷款违约就引发了全球性金融海啸,此后这个蓄水池的功能大幅弱化。
![]()
美国国债的主要投资者是各国主权基金,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门槛高、参与度低。因此,次贷危机后,美股逐渐成为普通投资者唯一靠谱且易行的投资渠道。
随着美国无底线QE放水,美股彻底沦为货币驱动的市场,与中国股市的战略新兴产业导向不同,美股的涨跌几乎只看美联储脸色:只要放水、降息或扩表,美股必涨。
![]()
哪怕只是出现降息预期,股市也会提前反应,这就解释了为何经济数据不景气时美股反而上涨,市场预期美联储会出台刺激政策,而经济繁荣时,加息担忧会引发股市回调。
格林斯潘的名言恰好印证了这一点:不需要真的降息,只要让市场相信可能降息,股市就能上涨,货币逻辑之下,美股的巨头化趋势愈发明显。
![]()
纳斯达克指数屡创新高,但数据显示,65%的纳斯达克成分股价格仍停留在2021年高点的40%以下,美股的上涨,几乎是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等七大科技巨头的独角戏,曾经这些巨头的总市值甚至相当于整个A+H股总和。
这种巨头垄断的根源在于美国产业空心化,工业产业持续萎缩,服务业畸形发展,只有科技巨头能容纳足够市场泡沫,而且这些企业财务报表常年保持增长,成承接流动性的核心载体。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股的泡沫并不比其他市场小,部分科技小票上市后毫无实质产能支撑,市值却能轻松超越传统行业巨头,国会山股神、白宫股神的传闻,也侧面反映了内部交易的存在,看似成熟的美股市场,实则暗藏着非理性的投机氛围。
理解了美股的核心逻辑,实操层面就有了清晰的方向,在美股投资中,我始终坚守两大原则:不碰美国制造业相关股票,不碰直接与中国产生竞争关系的标的。
![]()
这并非主观偏见,而是基于产业趋势与地缘风险的理性判断,基于这一原则,真正值得重仓布局的标的其实并不多。
微软是其中的稳健之选,它在自身业务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庞大的代码量构成了深厚的行业壁垒,即便错过了部分AI红利,微软依然能稳步上涨,核心在于其重资产属性带来的抗风险能力,而且短期内不会面临来自中国企业的直接冲击,持仓安全性较高。
![]()
谷歌的潜力同样值得期待,其AI模型的表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虽然未必是涨幅最猛的龙头,但凭扎实的技术积累和稳定的业务基本盘,大概率会成为AI赛道中最稳健、最具长期价值的标的。
回顾2022年市场调整期,特斯拉、英伟达等个股股价腰斩甚至膝盖斩,而谷歌和微软仅下跌15%,足以证明其防御性优势。
![]()
而且苹果则是兼具安全性与成长性的标的,尽管属于制造业,但苹果的生产环节大量布局海外,受美国产业空心化影响较小。
同时,苹果与中国产业链深度绑定,库克频繁访华的背后,是双方互利共赢的稳固关系,其院外集团甚至常为中国发声,这些因素让苹果在复杂的地缘环境中,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成为可以放心重仓的核心标的。
![]()
需要警惕的是,美股的隐形风险不容忽视,小票的高振幅背后是巨大的投机陷阱,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个股看似涨幅惊人,实则随时可能崩盘;更核心的风险在于美元资产的购买力。
全球最大的产能不在美国,货币的价值最终由产能决定,而非印钞能力或股市泡沫,当美元超发的红利消退,美股的泡沫随时可能面临重构,这是所有投资者都需要警惕的长期风险。
![]()
归根结底,美股投资的核心可以浓缩为十二字:抓核心、避小票、看政策、防泡沫,抓住微软、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就能跟上美股的主要上涨趋势。
远离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小票,就能避开大部分踩坑风险,紧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就能把握涨跌的关键节点,时刻警惕美元资产的购买力风险,才能实现长期稳健盈利。
谈判带来的90天窗口期,或许是布局美股核心标的的好时机,但投资永没有稳赚不赔的神话,看懂美股的底层逻辑,选对标的、控制风险,才能在波动的市场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收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