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断交,往往是悄无声息的

分享至

01

前不久,我在整理通讯录时,突然翻到一个名字——老夏。

当时,我想点开他的朋友圈看看,却发现一条白色的横线,就那么直直地挡在眼前。

一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我真的愣了好一会儿,心想:他把我删了?还是设置了对我不可见?

反复操作了几次,依然看不到他的朋友圈,不得已只得放弃。

末了,我回过神来,原来我们之间,已经很久没联系了。

太久没有联系,也许悄悄删了好友,也说不定。

如果放在20年前,我肯定会追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让我看朋友圈?

不过,如今人过中年,我只是对着他的名字笑了笑,就轻轻划了过去,一度连点开对话框的念头都没有。

说实话,不是我不在乎,也不是记仇,而是突然之间想明白了:

成年人的友情,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就散了,连句正式的告别都没有



02

我和老夏认识快二十年了,曾经在广东一起打工,住同一间宿舍,床位还挨着。

那时候关系有多铁呢?

他去东江边追女朋友,我就凑钱帮他买吃的,还帮他写情书。

后来,他去松山湖上班,身上没有钱,我直接把刚发的工资全都给了他。

在那个年代,工资都不高,我一个月下来没多少钱,自己没钱吃饭,也会把生活费分他一半。

他待我也不错,平时我有什么困难,他二话不说就会过来帮忙,还为我打过几次架。

大概是2016年的时候,我选择回到家乡,与他挥手告别。

两个人在东江边分别的时候,抱着啤酒边喝边聊,坐了一夜。

当时,我们都说,不管分开多远,分开多久,都会坚守这段友情。

刚分开的那几年,我们的确联系得很紧密。

即便相隔千里,只要有空了,就会互发消息聊天,感怀一下过去,也说说各自的现状。

那时总觉得,这份友情,肯定能维持一辈子。

疏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

非要说个时刻,大概是他升了部门经理之后吧。

记得最后的聊天记录里,他说,他的工作越来越忙,应酬也越来越多。

我们约好聊天的次数,不断地减少,到后来,3个月都未必能说上话,直至整年没有了消息。

有一次,我妈生病住院,我手里钱不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夏。

当时,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酒桌上应酬,声音很吵,说两句就匆匆挂了。

他让我先找别人周转一下,晚点给我回电话。

结果,我等了一晚上,也没等到他的电话。

第二天,我跟亲戚借了钱,才把住院费交上。

后来,他给我打电话道歉,说那天陪客户喝多了忘了,要把钱转给我。

我没要,也没多说什么。



现在回头看,我那时可能有点钻牛角尖了。

他不是故意不帮,也不是忘了,而是那时的他,已经被职场和生活的压力,裹着往前走,自己也身不由己。

就像我后来,自己要忙工作,每天应付各种杂事,连给我妈打个电话的时间都要挤。

其实,成年人的忙,真的不是借口,是实实在在的分身乏术

如今看来,真正让我和老夏关系疏远的,也许不是那次没借成的钱,而是后来越来越少的共同话题。

2021年的时候,我去广东办事,特地约了老夏,跟他见了一面。

两个人相隔多年,好不容易约上饭,但坐在一起才发现,双方都变了。

饭间,他聊的都是公司的人事变动,项目合作,说的人我不认识,聊的事我也插不上话。

同样地,我跟他说我做网络的麻烦,谈业务的艰辛,他皱着眉头听了几句,就开始给我讲大道理,完全不懂我的心理。

我知道他是好意,但那时的我,更需要一句安慰,而不是一场说教。

那天,我们吃了一个多小时,全程都有点尴尬。

临走的时候,老夏拍着我的肩膀说,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我笑着答应,但很清楚地察觉到,我和他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

从那以后,我们就很少主动联系了。

偶尔在朋友圈点个赞,逢年过节发句祝福,再后来,连点赞和祝福都没了,发的消息也石沉大海。

可以说,成年人的疏远,没有争吵,没有矛盾,就是单纯的不同频了。



03

不光是老夏,身边很多中年朋友,或许都是这样。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