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举办青年教师人才培养启动会暨首场专题讲座。工艺美术相关专业的历史可追溯至六十多年前,徐宝庆、申石伽、顾飞、曹简楼等沪上著名艺术家均曾在此任教,走出了萧海春、余友涵、丁乙、谷文达、王天德、陈箴、陈振濂等知名艺术家,见证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变革和发展,同时也不断探索当代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进入新的时代,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作为首批国家“双高”专业群,通过立项建设、验收完成后,如何进一步面对行业及社会的期望与要求、面对产业发展的需求、面对未来的发展,团队的人才储备与建设显得极其重要。
当前,工艺美术行业正处于 “守正” 与 “创新” 的关键发展期,为应对产业挑战、夯实学院育人根基,在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组织了青年教师培养的系列活动。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郭光武,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波,人事处、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手工艺术学院及工艺美术研究中心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青年教师参加活动,活动由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唐廷强主持。
![]()
作为系列培训的“开篇第一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宋磊以《坚持守正创新 共绘工艺美术新蓝图》为题,为青年教师带来专题授课,讲座围绕 “行业趋势、历史脉络、现实挑战、行动建议” 四大维度展开,为青年教师明晰教学与创作方向。
讲座中,宋磊围绕工艺美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强调守正创新的重要性,鼓励青年教师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积极创新,为工艺美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宋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海派工艺形成源于本土传承、外来汇聚与西方影响的脉络。本土传承可追溯至唐宋消费文化,于明清成熟;开埠后各地工匠涌入带来多样工艺;西方传教士引入西方工艺,三者融合形成海派工艺,使其具有兼容并蓄、商业驱动、平台属性的核心特征。
宋磊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历程,介绍了院校办学历史,为行业培养了众多人才,拥有历史、地域、成果、人才四大优势。
![]()
谈及当前形势,宋磊表示优势与挑战并存。政策上,国家与地方对传统文化和工艺传承扶持力度加大;市场消费需求升级,高端收藏与日用消费领域对工艺产品需求增长;传统 IP 创新,东方元素在多领域广泛应用。但是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例如人才断层风险,部分传统工艺传承困难,一些技艺因市场需求萎缩面临淘汰等,同时面临传统与创新平衡的难题,机械化与产业化的冲击,以及3D 打印等技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考验都是当前形势下亟需教师发展与人才培养继续面对的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宋磊对青年教师也提出了建议:要坚持守正创新,先吃透传统工艺核心技艺与文化内涵,再进行创新;要保持开放学习心态,利用上海平台优势,多与行业交流;要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浪潮,将 AI 等技术融入教学与创作。
此次启动会暨首场讲座,是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青年教师人才培养系列活动的重要起点,接下来,将实行青年教师培养五年计划,分两个阶段阶梯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实践、科研及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等能力。
该计划将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把握工艺美术行业发展脉络,明确自身教学与创作的定位,并通过后续系列培训,系统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与创作水平,为学院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为工艺美术行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