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无限航程绕袭爆菊!核巡航导弹太阴了!

0
分享至

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10月26日,克里姆林宫传来一条震撼全球的消息!

普京在视频讲话中宣布,俄罗斯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成功完成最终试飞。这枚代号试验导弹,从俄国西北试验场发射,飞行了14000公里,持续15个小时,精准命中远东目标。

普京笑着说:“任何防御系统,都拿它没办法。”

一语惊世界。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评论说普京该把精力放在结束乌克兰冲突上,而不是搞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在乌克兰战场陷入持久胶着、俄美核军备博弈日趋激烈的当下,这枚无限航程的巡航导弹,显然让俄罗斯更有底气面对美国北约。


一、从传说走进现实!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是俄罗斯全球威慑体系的关键一环。

普京第一次公开提及这款武器,是在2018年的国情咨文里。

当时,俄国防部用一段CG动画展示它的威力,导弹绕地飞行、避开所有防御、绕到后方突袭敌国核心目标。

那时,西方舆论普遍认为俄罗斯又在张牙舞爪用动画片吓唬人。

然而,七年后,这个传说中的武器真的问世了。

从技术角度看,海燕采用小型核反应堆提供动力,这意味着它不像传统导弹那样依赖燃料界定射程。理论上,它可以无限飞行,从北极出发,绕过太平洋、非洲,再从南美洲绕到美洲东侧,从后方袭击美国大西洋沿岸的腹心地带。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防御苏联导弹和飞机袭击,特意在阿拉斯加构建了第一道防线。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御俄罗斯从北向南打击,但海燕核巡航导弹完美绕开了北美防空司令部。从实战效果来看,不亚于美国B2隐形轰炸机问世对其他大国造成的威胁。

实际上,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构想极具冷战色彩。美国在1950年代也有过类似概念,名为“冥王计划”(Project Pluto),当时试图制造一枚核动力巡航导弹,但因为技术危险,难以解决核反应堆的辐射问题而叫停。

如今,俄罗斯把70年前的疯狂计划变成了现实。


二、俄罗斯的执念!

众所周知,苏联时期建造的庞大无比的常规军事力量已经不复存在。

今天的俄罗斯如果单靠常规军事力量不要说对付北约,就是不算美国,只对抗欧洲也力有未逮。

因此,俄罗斯只能凭借庞大的核武库来威慑北约,而核武器的投射与反导系统一直处于激烈对抗之中。

如今,海燕核巡航导弹让俄罗斯抓到了一张王牌。

据推测,海燕导弹内部搭载的是一个微型快中子反应堆。导弹起飞后先用传统发动机进入稳定飞行,再切换到核动力模式。小型反应堆驱动涡轮机产生推力,不断压缩空气加热喷射,从而实现长时间飞行。

这种技术极为复杂,难点在于冷却系统和辐射防护。

核反应堆在高温、高压下持续工作,一旦冷却剂泄漏或结构破损,就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

2019年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曾发生一次神秘爆炸,造成数名科研人员死亡,外界普遍认为与海燕试验有关。

幸运的说,俄罗斯工程师最终攻克了关键难题,也就是液态金属冷却技术。这种系统能在超高温下保持稳定,既可以控制核反应速率,又降低了导弹体积。更关键的是,它还能导弹的热信号极低,几乎无法被红外卫星捕捉。

海燕最低飞行高度是7米,通常在50米到100米的高度飞行,地面雷达看不到,天上卫星也发现不了,可以绕过全球任何雷达网。

就问一句,美国怎么发现怎么防?

三、全球突防!

传统的洲际弹道导弹,比如俄罗斯的亚尔斯、美军的民兵3,都是从地面起飞后进入太空抛物线轨迹,速度极快。这些导弹发射之后,弹道通常固定,很容易被卫星预警系统发现。即使有末端变轨技术,变化幅度也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海燕的技术思路突破了传统模式,作为巡航导弹,不进入太空,而是隐蔽贴地飞行,反而可以起到绝佳的偷袭效果。

假如俄罗斯要打击北美防空体系,传统洲际导弹的飞行路线必须穿越北极,在发射之后就会被北美防空司令部探测到。

海燕从白令海峡出发,绕行太平洋南部,穿过从南极洲和美洲之间的空白区域,从墨西哥湾方向袭击美国东海岸。

美国防御体系对此毫无办法。

这就是无限航程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航程有多远,而是又远又隐蔽,的人根本不知道它从哪儿钻进家门。


四、核威慑心理战!

很多人会问,海燕导弹真的会被实战使用吗?

答案是未必。

海燕的最大用途,不是打仗,而是让对手不敢打。

核威慑的本质是心理战。

冷战时期,美国和俄罗斯靠“海基核潜艇、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组成了三位一体核威慑,保证即便遭受第一次核打击,也能还击。

如今,俄罗斯用海燕告诉全世界,即使你先发制人摧毁了我所有导弹基地,我的核动力巡航导弹仍在空中飞行,随时进行报复。

海燕导弹已经可以算是二次核打击的最后底牌。它可以在空中数天,在必要时重新锁定目标实施报复性打击。

这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复仇者导弹。

即使俄罗斯的地面核力量被摧毁,海燕也能从天而降。

五、新的核王牌!

普京宣布成功试射后,美国防部反应极为冷淡,声称没有发现相关迹象。

事实上,美国早在2021年就重启了核动力航天推进研究计划,计划开发可持续飞行的核动力无人机。

英媒《卫报》援引五角大楼内部文件称,美国已经批准预算,研究低放射核反应堆用于飞行平台。

英国智库RUSI分析称:“海燕代表一种战略模糊,它模糊了和平与战争的界限,也模糊了核与常规武器的界限。”

普京的军事逻辑一向非常明确,既然常规力量不如,就用核力量压制。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军常规体系暴露出不少短板,但在核威慑层面,俄罗斯依然牢牢掌控主动权。

陆基洲际导弹有亚尔斯与萨尔马特;

海里北风之神核潜艇和布拉瓦潜射导弹;

空中有图160和图95战略轰炸机编队,以及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

现在,俄罗斯的王牌又多了一张“海燕”。

这已经是一个复杂、分层、完备的核威慑体系。


六、战略任务!

在实际使用场景中,“海燕”可能承担以下任务:

一是战略巡航威慑:常年在空中低轨巡逻,形成不间断的核存在;

二是防区外突袭:通过绕行航线攻击敌国指挥中心或导弹阵地;

三是报复性打击:在核冲突后确保最后一击能力。

这意味着,海燕是一个可移动的战略王牌。

只要它在天上,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

海燕的出现,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战略安全的前提和根基离不开技术自主。

俄罗斯能在制裁下造出全球唯一核动力巡航导弹,本质上依靠的是几十年积累的核能、材料、航空工程体系。

中国在这方面同样有长期布局。

相比俄罗斯,中国拥有更安全成熟的小型核反应堆技术、先进的高温气冷堆、可回收再入飞行器、以及电磁推进与精确制导系统。

如果未来中国要构建新一代战略武器体系,“可持续飞行、高机动、智能规避”必将成为核心关键词。

未来的大国博弈,谁能先在核心理战上占据主动,谁就能主导规则。

真正强大的国家,不是拥有多少核弹,而是能决定什么时候使用它。

这是一种沉默的力量,也是冷峻的提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前景不乐观!CBA得分王NCAA首秀演砸了,7投0中靠罚球拿2分3篮板

前景不乐观!CBA得分王NCAA首秀演砸了,7投0中靠罚球拿2分3篮板

萌兰聊个球
2025-11-05 14:32:05
王传君获奖感谢白百何!原来网上谣言是真的,白百合真要被气死了

王传君获奖感谢白百何!原来网上谣言是真的,白百合真要被气死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5 23:25:56
华中首家法拉利俱乐部,落户武汉!

华中首家法拉利俱乐部,落户武汉!

极目新闻
2025-11-05 22:31:24
2-0巴西!亚洲之光疯狂6连胜,第5次进女足世界杯决赛,历史首队

2-0巴西!亚洲之光疯狂6连胜,第5次进女足世界杯决赛,历史首队

侃球熊弟
2025-11-06 03:50:35
加纳乔历史第一人!新援两送大礼,切尔西豪阵2-2爆冷造耻辱纪录

加纳乔历史第一人!新援两送大礼,切尔西豪阵2-2爆冷造耻辱纪录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6 04:45:57
北京爆冷输天津3人败笔!许利民糟糕执教,三宁狂铁,方硕引丢分

北京爆冷输天津3人败笔!许利民糟糕执教,三宁狂铁,方硕引丢分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5 21:53:54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2人被查,1人被“双开”!广西纪检监察机关最新通报→

2人被查,1人被“双开”!广西纪检监察机关最新通报→

南国今报
2025-11-05 21:55:04
河北拦婚车要烟后续:汽车堵路1小时,要50条烟,新人打车离开

河北拦婚车要烟后续:汽车堵路1小时,要50条烟,新人打车离开

鋭娱之乐
2025-11-05 12:41:21
愤怒的川普

愤怒的川普

西楼饮月
2025-11-05 19:14:33
心情郁闷时就去瞅瞅李湘的评论区,我简直快要笑疯了。

心情郁闷时就去瞅瞅李湘的评论区,我简直快要笑疯了。

陈意小可爱
2025-10-21 01:04:16
曝43岁郑智将执教青岛西海岸:接替邵佳一 曾任广州队主帅7个月

曝43岁郑智将执教青岛西海岸:接替邵佳一 曾任广州队主帅7个月

风过乡
2025-11-05 21:03:01
亚马尔:外界一直在说我的腹股沟痛和心情不好,那些全是假的

亚马尔:外界一直在说我的腹股沟痛和心情不好,那些全是假的

懂球帝
2025-11-06 07:32:16
国足新主帅出炉!名记:邵佳一确认当选,执教西海岸胜率36%

国足新主帅出炉!名记:邵佳一确认当选,执教西海岸胜率36%

奥拜尔
2025-11-05 17:03:23
江一燕,官宣离婚!

江一燕,官宣离婚!

黎兜兜
2025-11-05 21:50:24
马杜罗“身处绝境”!没有任何国家伸援手确实很惨,但怨不得别人

马杜罗“身处绝境”!没有任何国家伸援手确实很惨,但怨不得别人

爱史纪
2025-11-06 05:08:25
小鹏全新飞行汽车亮相:续航超500公里!何小鹏打出“安全牌”:高管先飞,必须飞满5000公里

小鹏全新飞行汽车亮相:续航超500公里!何小鹏打出“安全牌”:高管先飞,必须飞满5000公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9:25:06
墨西哥女总统当街遭男子猥亵,险遭亲吻

墨西哥女总统当街遭男子猥亵,险遭亲吻

观威海
2025-11-05 10:50:09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4 19:55:24
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一条河附近

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一条河附近

忠于法纪
2025-11-04 09:02:20
2025-11-06 08:11:00
汉唐智库 incentive-icons
汉唐智库
全球局势,国际热点述评
766文章数 12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艺术要闻

Michal Lukasiewicz:木刻般的绘画

《战地6》PC玩家改文件禁用跨平台:手柄辅助瞄准太狠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