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了不少字,希望大家耐心看到最后
前几天国家药监局披漏,80多款原研药告别中国市场。它意味着,原研药卷不动了。
更意味着,我们吃到「有效药」的概率变低了。按理说大批集采把原研药价格压得很低,对需要用药的患者是好事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别忘了,没有外来竞争,我们更别无选择。
根据信息这80多个原研药,包括「氯雷他定片」「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等都是自主注销。80多个药品中,超过55%是外资公司,其余是中外合资的公司。
表面看,外资原研药离场,我们自主生产占有市场份额更大了。
但从长远看,我们大多数人,仍感到焦虑。
有句话说,药是贵了点,但它有用;它药便宜,但它不管用啊!很矛盾的一句话,又真实反映隐藏在真相之下的惊恐担忧。
这非危言耸听,而是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
那80多款原研药立场,我们到底该骂谁?
前些天有博主说,自己陪妈妈买降压药,但吃了几年的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原研药)突然没了。医生说改换国产的了,关键便宜报得多。
只是吃了两三天,血压一量还是原地踏步。
他母亲很惆怅「是这药不管用,我夜里总醒,怕哪天晕过去。」
这事儿不是个例。最近两条抖音视频炸了锅,一条是 “上海宁在上海” 说的,一条是 “强尼在爱尔兰” 聊的,核心都指向同一个扎心问题:80 款原研药悄悄退出中国市场了。
![]()
咱先别急着骂 「资本黑心」,也别忙着喊 「支持」。我们需要明白,它的断供到底堵谁的路?以及我们焦虑的,真的只是 “原研药没了” 吗?
先说为什么退出中国市场。
我感觉不是上面说的「低效质量差,可能是 “卷不动” 了」。因为如果是质量差,早就被清除退出国内,公示中写的也很清楚,他们是自主退出的。
究其根本就几个字,集采压价,原研药不挣钱。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集采这事,初衷是真挺好:倒闭高价药灵魂砍价,自断利润比如以前几十块的降压药,集采后几块钱就能拿下,老百姓吃的起药,造福了很多人。
但问题就出在 「比价逻辑」 上:谁报价低,谁就能拿到入场券。
想个问题就明白了,搞原研药,需要巨量投入是从零到一的过程,:研发费用、专利费、生产标准,哪一项都不便宜。医药集体不是慈善家,盈利才是根本它注定不会太便宜。
现在压价厉害,医药集团拿不到结果,不能光耗着。结果是:要么报亏本价 “硬扛”,要么退出。
用博主「上海宁在上海」话说,去年第10集采,辉瑞的注射剂、拜耳的瑞格非尼(治肝癌的药)都没中标,说白了就是 “价没拼过”。现在第十一次集采要来了,有人预测,医院药房里的原研药会更少
以后去医院,可能连阿司匹林都只剩国产的。
倒不是说国产不好,国外的就好。
茅盾点在于我们要的是「便宜药,还是 “便宜又管用的药”?如果药便宜了,却不管用,那这集采的意义,是不是打了折扣?」这才是我们担心的。
反过来推论,如果按比价原则,谁价低谁中标。
试问原本成百上千的药,你几块十几块就造出来了!那这里面「有用成分」该有多少?就像我们用一分钱买东西,厂家能给你的只能是劣质的。
更何况,你花几百元买到的东西,可能和几十块的质量一样,这便是趋利性。
集采的好处是极大压缩了价格,不等于,生产厂家就一定会用好的生产质量。毕竟厂家也是要吃饭的。最让人心慌的,不是原研药没了,是仿制药 “接不接得住”。
正在上映的《风火林山》有一段金城武的对话。
谈及药品,他意味深长。
去年郑民华医生,公开喊话,「现在有些国产仿制药,真是离谱 —— 血压不降、麻醉不睡、泻药不泻。」此话一出,有人担忧有人惊恐。还有位北京的化学老师曹奎的实验。
他震惊发现,仿制,和原研的溶解速,成分释放都不一样。
有位叫「强尼在爱尔兰」的患者,他的经历更加真实,他说「不是我崇洋媚外,是我的身体骗不了人」。我至今仍记得郑民华医生当时被网暴的情形,现在想来,他可能是对的。
当说真话的的人闭上了嘴,那时等待我们的就可能是深渊。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那我们的选择权,到底被谁剥夺了?
其实我们从来不反对国产仿制药,甚至很支持,也支持集采,我们反对的是「没的选」。因为真的有不少例子证明,原研药是贵但真奏效。
个人觉得,患者应该有选择权的。
所以现在出现个什么情况?一些人相信原研药,只能出高价托人买。
有人说 “集采就是要让大家吃便宜药,你想花高价是浪费资源”。这话太自私了:健康不是 “一刀切”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需求不同。
不能要求一个癌症患者 “将就” 吃效果差的药,也不能要求高血压患者 “赌” 仿制药能控制住血压。
那你说该骂谁了?我觉得不是骂集采,也不是骂国产药企,而是接纳和开放合理市场竞争。
集采不能只看价格,更要看质量;给患者留条 退路,可以有备用选择;我们的国产药企别只顾着拼低价,更要拼质量。
还是那句话:我们焦虑的,从不是「药贵不贵,而是 “药管不管用”」
这80款原研药离场,只是一个信号。但它背后藏着的,是老百姓对 “药效” 的担忧,对 “选择权” 的渴望,和对 “健康保障” 的焦虑。
我们骂的不是集采,是执行中的 一刀切;我们不是不支持国产,是不支持 “不管用的国产”;我们不是心疼钱,是心疼自己和家人的命。
集采的初心,是让老百姓吃得起药,
不是让老百姓吃不到管用的药。
我们希望的是,即便原研药推出中国市场,中国药企依然给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