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工程案例二:华南某制革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
项目背景
该园区聚集了12家中型制革企业,总废水排放量约5000吨/天。各企业废水经厂内预处理后进入集中处理厂,进水COD控制在800-1200mg/L,硫化物<5mg/L,总铬<3mg/L。排放标准执行《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6-2013)中直接排放限值。
工艺流程
根据园区废水特点,采用了"均质调节+生物选择器+改良SBR+臭氧氧化+人工湿地"的创新组合工艺:
均质调节系统
:设有大型调节池,配备潜水搅拌器,有效均衡水质水量波动,调节池HRT为12小时。
生物选择器
:在曝气池前端设置小容积生物选择器,创造有利于絮凝性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抑制丝状菌膨胀。
改良SBR系统
:采用四池交替运行方式,每个周期6小时(进水0.5h、曝气3h、沉淀1h、排水0.5h、闲置1h),溶解氧采用梯度控制策略。
臭氧氧化单元
:设计臭氧投加量为30mg/L,接触时间30分钟,有效降解难降解有机物并脱色。
人工湿地系统
:作为生态保障措施,占地面积约2000m²,种植芦苇等湿地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并美化环境。
在线监控系统
:安装COD、氨氮、总铬在线监测仪,数据实时传输至环保部门监管平台。
处理效果
长期运行数据显示,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5%以上,出水COD稳定在70mg/L以下;氨氮从45mg/L降至5mg/L以下;总铬从2.5mg/L降至0.8mg/L以下。人工湿地出水的生态毒性显著降低,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
管理创新
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企业预处理+园区集中处理+第三方运营"的管理模式:各企业负责厂内预处理并支付污水处理费;园区管委会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专业环保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维护,实现了专业化、市场化运作。
组合处理技术比较与选择建议
不同组合工艺各有优缺点,选择时需因地制宜:
物化+厌氧+好氧组合
:适合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效果好但投资较高,典型COD去除率>95%,适合大型企业。
水解+SBR+深度氧化组合
: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适合中小型企业和园区集中处理。
MBR膜生物反应器组合
:出水水质好且稳定,但膜组件成本高,适合高标准排放或回用要求场合。
选择组合工艺时,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1)全面分析水质特征和排放要求;
(2)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小试和中试;
(3)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管理等因素;
(4)优先选择运行稳定、管理简便的成熟工艺;
(5)预留工艺升级改造空间。
制革废水处理发展趋势
未来制革废水组合处理技术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资源化方向
:加强铬回收、硫回收、沼气利用等资源回收技术应用,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智能化运行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工艺优化和精准控制,降低运行成本。
低碳处理技术
:开发低能耗处理单元,推广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态组合工艺
:将人工湿地、生态塘等自然处理系统与常规处理工艺有机结合,降低环境足迹。
新型材料应用
:纳米材料、高效菌种、新型膜材料等将为组合工艺带来革新性进步。
结论
制革废水组合处理通过多种技术的科学集成,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单一工艺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合理的组合工艺可使出水稳定达标,同时实现资源回收和节能减排。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制革废水处理将向更高效、更经济、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企业在选择处理工艺时,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适合的组合处理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