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职称评审科的办公室里,陈曦刚把整理好的申报材料放在周凯桌上,就听见身后传来文件翻动的声音 —— 林薇正站在自己工位旁,指尖划过她没来得及锁屏的电脑屏幕,目光落在那份标注着 “优先推荐名单” 的表格上。
“小陈,这份名单怎么没先给我过目?” 林薇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绷,陈曦回头时,正好撞见她与周凯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像被冻住,连打印机的嗡鸣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周凯是科室主任,林薇是副主任,两人曾是党校同学,又一起在评审科共事五年,明面上是配合默契的上下级,私下里却总隔着层说不清的较量。而陈曦作为去年刚入职的选调生,夹在两人中间,成了这段微妙关系里最尴尬的存在。
第一次察觉不对劲,是在三个月前的加班夜。为了赶职称评审进度,三人留在办公室核对材料。周凯给陈曦递来一杯热奶茶:“你老家是南方的吧?这家奶茶店的口味跟你说的很像。” 陈曦刚接过杯子,就看见林薇端着咖啡从茶水间出来,语气平淡却带着锋芒:“加班时间喝甜的容易犯困,还是咖啡提神。” 说着就把自己的咖啡推到陈曦面前,眼神却瞟向周凯。
从那以后,类似的事情频频发生。周凯会特意把重要的申报材料交给陈曦处理,还在会上公开表扬她 “学习能力强”;林薇则经常找陈曦谈心,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偶尔还会透露 “周主任做事有时候太急,你跟着他要多留心”。
真正让陈曦陷入困境的,是这次高级职称评审。周凯私下找她,希望她在整理材料时,优先关注某高校教师的申报资料,“这位老师是区里重点引进的人才,评审通过对咱们科室考核有帮助”;没过两天,林薇也找到她,让她重点核查该教师的论文发表情况,“有人反映他的论文存在署名问题,咱们得严格把关,不能出纰漏”。
![]()
陈曦拿着两份相互矛盾的 “指示”,心里犯了难。她知道,周凯和林薇的分歧不止在工作上 —— 有次她路过楼梯间,听见林薇对周凯说:“你当年为了晋升,放弃跟我一起去省厅的机会,现在又想靠人情评审往上走,就不怕出问题?” 周凯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怒气:“我做什么不需要你管,你少在背后搞小动作。”
纠结了两天,陈曦还是按照规章制度,仔细核查了所有申报材料,包括那位高校教师的论文。结果显示,论文署名确实存在瑕疵,她如实将情况汇报给了局领导。没想到,这事很快就传到了周凯和林薇耳朵里。
周凯找她谈话时,脸色很不好:“小陈,你刚入职,要懂得顾全大局,有些小事没必要太较真。” 林薇却在一旁帮腔:“周主任,话不能这么说,评审工作讲究的就是公平公正,小陈做得没错。” 两人当着陈曦的面争执起来,让她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更糟的是,办公室里的流言开始传开。有人说 “陈曦是周主任的人,却偷偷给林主任通风报信”,有人说 “林主任想拉拢陈曦,跟周主任对着干”。陈曦去茶水间接水,总能感受到同事们异样的目光,连原本关系不错的同事实习生,也渐渐跟她疏远了。
评审结果公示那天,那位高校教师因论文问题未通过评审。周凯在办公室里摔了文件夹,林薇却罕见地露出了笑容,还特意给陈曦带了早餐:“别在意周主任的态度,你做得对,坚持原则才是职场长久之道。” 可陈曦看着眼前的早餐,却一点胃口也没有 —— 她宁愿自己从未卷入这场复杂的 “三角关系”。
那天晚上,陈曦加完班,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起入职时的初心,是想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为群众解决问题,可现在,却被办公室的人际纠葛搞得身心俱疲。她不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 “战争” 里,自己究竟该站在哪一边,又或者,她从一开始就不该成为任何一方的 “棋子”。
第二天,陈曦向局里递交了调岗申请,希望能去基层服务窗口工作。递交申请时,局领导看着她,叹了口气:“年轻人能守住原则不容易,只是可惜了,你在评审科的工作能力很突出。” 陈曦笑了笑:“谢谢领导认可,我只是想找个能安安静静做事的地方。”
离开评审科那天,周凯和林薇都没去送她。陈曦抱着纸箱走出办公室,回头看了一眼那间充满压抑与较量的屋子,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她知道,自己终于摆脱了那场令人窒息的 “三角关系”,但她也明白,在官场这个复杂的环境里,类似的纠葛或许还有很多,而她能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初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裹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