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警示:不要再去渡你的家人了,先渡自己这三处“病灶”

分享至

《地藏菩萨本愿经》有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藏王菩萨宏愿无边,誓要度尽六道一切苦厄众生。世人皆以为“渡”是向外施救,求菩萨保佑,为家人祈福消灾,却不知真正的渡化,往往始于向内求索。正如古镜蒙尘,不拭己身之垢,何以照见他人之影?在青州府南边的小镇上,陈明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在一个诡异的梦境中,由地藏王亲自点醒了这个道理。而他付出的代价,几乎是家破人亡。



01.

陈明的家,像一艘在暴雨中飘摇的破船,随时可能被下一个浪头打翻。

一切的怪事,是从三年前开始的。

起初是妻子林秀。她原本是个爽利能干的女人,却忽然得了一种怪病。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一天到晚恹恹欲睡,面色蜡黄,眼神涣散。到了晚上,又彻夜噩梦,时常尖叫着惊醒,说些胡话,什么“黑色的手”、“无底的井”,听得人毛骨悚然。

陈明带她跑遍了省城所有的大医院,从中医到西医,从内科到精神科,做了无数检查,CT、核磁,抽了十几管血,结果永远是“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医生们束手无策,最后只能归结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开了些安神的药,吃了却毫无起色。

妻子的病还没头绪,上初中的儿子陈浩然也跟着出了问题。

曾经品学兼优的孩子,成绩一落千丈。他开始逃学,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用黑色的画笔在墙上、纸上涂抹着各种扭曲怪诞的图案。陈明冲进去质问他,他只是用一双没有情绪的眼睛盯着父亲,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更邪门的是家里的运气。陈明原本在镇上开了个小小的建材店,生意虽不大,也算安稳。可那之后,不是送货的车在路上无故抛锚,就是谈好的客户突然变卦,甚至有一次,仓库里无端漏水,泡坏了半屋子的石膏板。

三年下来,家底掏空了,人心也散了。原本温暖的家,如今只剩下药味、妻子的呻吟和儿子沉默的对抗。

陈明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他想不通,自己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为何会遭此横祸?他开始求神拜佛,镇上的土地庙,县城的城隍庙,再到远近闻名的九华寺,只要听说哪里灵验,他都第一时间赶去。

功德箱里的钱他塞得比谁都多,香烧得比谁都勤,磕的头比谁都响。他用尽一个凡人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试图为家人“渡”过这场劫难,可家里的情况,却依旧一日日地坏下去。

他感觉,自己正被一张无形的大网,拖向深不见底的绝望。

02.

镇上的老人看陈明实在可怜,给他指了条“明路”。说是九华山后山有一座小小的地藏王偏殿,平日里香火不旺,但最是灵验。若有至诚至孝之人,在殿前不吃不喝不睡,为家人诵经祈福,抄写《地藏经》七七四十九遍,或能感动菩萨,求得一线生机。

陈明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立刻动了身。

他把店里最后一点钱取出来,一部分安顿好妻儿,剩下的买了最好的香烛、纸笔和供品,独自一人上了九华山。

那座偏殿确实偏僻,藏在深林之中,石阶上都生了青苔。殿内只有一尊地藏王菩萨像,法相庄严,垂目俯瞰着众生。

陈明跪在蒲团上,点燃了香烛,郑重地磕了三个头。

“地藏王菩萨在上,弟子陈明,家门不幸,妻子重病不愈,儿子心性大变,家道中落。弟子自问一生与人为善,不知为何遭此厄运。今日弟子愿在此长跪,不饮不食,不眠不休,为家人抄经祈福,只求菩萨大发慈悲,救我全家于水火!”

说完,他便摊开经卷,一笔一划,开始了漫长的抄写。

山中的夜晚格外清冷,风从破旧的窗棂灌进来,吹得烛火摇曳。陈明的肚子饿得咕咕叫,眼皮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可他一想到家里病床上妻子的脸,和儿子那双空洞的眼睛,便又咬破舌尖,强打起精神。

他不停地抄,嘴里念念有词,全是为家人的祈求。

“求菩萨保佑我妻林秀,身体康复,邪祟远离……”

“求菩萨保佑我儿浩然,灵台清明,回归正途……”

他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笔墨之中。他坚信,只要自己的心足够诚,就一定能换来菩萨的垂怜。

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过去了……

到了第三天深夜,陈明已经到了极限。他眼前发黑,握笔的手抖得不成样子,字迹也开始变得歪歪扭扭。他抄完了最后一个字,用尽全身力气将经卷供在佛前,然后眼前一黑,彻底失去了知觉。



03.

不知过了多久,陈明悠悠转醒。

他发现自己并未躺在冰冷的石板上,而是置身于一片灰蒙蒙的雾气之中。四周寂静无声,脚下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青石路。

他心中一惊,这是哪里?难道自己已经死了?

他茫然地向前走着,雾气渐渐散去,前方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大殿。殿门上没有牌匾,但陈明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正是他跪拜了三天的地藏王殿,只是眼前这座,比山中那座不知雄伟了多少倍。

他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

殿内空旷而肃穆,正中莲花宝座上,端坐着一尊法相庄严的菩萨。他身着袈裟,手持锡杖,正是地藏王菩萨。

与山中泥塑的雕像不同,眼前的菩萨仿佛是活的。他双目微垂,脸上带着悲悯众生的神情,周身散发着柔和而温暖的光晕。

陈明双腿一软,立刻跪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

“菩萨!弟子陈明,拜见菩萨!”他泣不成声,将这三年来的委屈、痛苦、绝望,一股脑地倾诉出来。

他诉说着妻子的怪病,儿子的异样,家运的衰败,以及自己是如何虔诚祈祷,却得不到丝毫回应的苦楚。

“菩萨啊,弟子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您不肯救救我的家人?弟子愿意折寿,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只求他们能好起来!”

他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声响,仿佛要将这满腔的悲愤都宣泄出来。

大殿之内,只有他的哭声在回荡。

地藏王菩萨始终静静地听着,脸上无喜无悲。直到陈明哭得声嘶力竭,再也发不出半点声音,他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深邃、宁静,仿佛饱含了宇宙间所有的智慧与慈悲。

他看着脚下悲痛欲绝的陈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04.

那一声叹息,仿佛一道清泉,瞬间让陈明狂躁的心绪平复了下来。

紧接着,一个温和而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那声音不响,却清晰地传入陈明的心底。

“痴儿,你可知‘渡’之真意?”

陈明愕然抬头,不解地望着菩萨。

“弟子不知……弟子只知家人身陷苦海,弟子当倾尽所有,求神佛搭救,将他们渡出苦厄。”

地藏王菩萨轻轻摇头:“你只知向外求索,却不知反躬自省。你欲渡家人,犹如以一破舟,渡人过那汹涌恶水,非但渡不了他人,连自己也要一同沉沦。”

“破舟?”陈明更加困惑了,“弟子一心向善,广结善缘,自问这艘‘船’并无破损之处啊!”

“是吗?”菩萨的声音带着一丝反问,“你每日奔波,看似为家人付出,实则心中充满了怨怼与不甘。你跪在我面前,看似虔诚祈祷,实则是在与我做一场交易,用你的香火和跪拜,来换取家人的平安。你的‘善’,是带着目的的‘行’,而非发自内心的‘愿’。”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狠狠敲在陈明的心上。

他愣住了。回想这三年,自己确实如此。他嘴上不说,但心里时常会怨恨上天不公,怨恨妻子和儿子拖累了自己。他烧香拜佛,心里想的也确实是“我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菩萨总该显灵了吧?”

菩萨继续说道:“你家人的厄运,看似是外来的邪祟,实则是你自身业力的映照。你自身不净,家中气场便会污浊,自然容易招引不祥之物。你之所求,是缘木求鱼。你若真想救他们,便不该再去渡他们。”

陈明彻底懵了,他挣扎着问道:“不渡他们?那弟子该怎么做?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吗?”

“非也。”地藏王菩萨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我是让你,先渡你自己。”

“渡我……自己?”

“然也。”菩萨的声音庄重而清晰,“你身上有三处‘病灶’,一日不除,你家中的灾祸便一日不休。这三处病灶,才是你家所有苦难的根源。你耗尽心力去度家人,不过是扬汤止沸。唯有先渡了自己,刮骨疗毒,清除这三处病灶,方能正本清源,釜底抽薪。”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陈明又惊又喜。他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亮。

他连忙再次叩首,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弟子愚钝!恳请菩萨慈悲,点明我身上究竟是哪三处病灶?又该如何医治?弟子愿倾尽所有,照法修行!”



05.

大殿之内,寂静无声。

陈明的叩拜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

地藏王菩萨看着他,悲悯的眼神中,终于透出一丝嘉许。

“你执念深重,却也算一片赤诚。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清源。你这三处病灶,非在皮肉,非在筋骨,而是深植于你的神、意、行之中……”

菩萨的声音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深深烙印在陈明的灵魂深处。

陈明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他死死地盯着菩萨,不敢错过任何一个字。他知道,这或许是他拯救家庭的唯一机会。

地藏王菩萨缓缓抬起一只手,指尖泛起一圈柔和的金色光晕,那光芒温暖而不刺眼,照亮了陈明苍白而急切的脸。

菩萨的嘴唇微动,那庄严的声音再次响起,准备揭示这困扰他三年的根源。

“听好了。你这第一处病灶,名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