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紧不慢,不知不觉间,冬天的脚步近了。
晚秋不是凋零的终点,而是四季最富诗意的华彩。它褪去初秋的鲜嫩,未至深冬的凛冽,收敛了春的浮躁、夏的炽烈,在浓淡相宜间,将时光沉淀成深邃的美,藏着最耐品的诗意。
古人早把这秋意写进了诗里。九首晚秋古诗,九幅不同的秋景长卷,带你去看山居的琴与泉、江渡的烟与雁、篱边的菊与霜……
![]()
01
《韦处士郊居》
雍陶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红叶漫天飞舞,把庭院染成诗意的底色;泉水顺着台阶滴落,声音像琴声般悠扬,视听结合,静动相融,山居的闲适呼之欲出。
晚秋的晴日里,阳光褪去炽烈,多了份柔和;“万条寒玉一溪烟” 则将画面拉远,万竿翠竹如白玉般立在溪边,烟霭缭绕其间。
整首诗没有刻意写人,却处处是隐士的生活气息。
或许正临窗听泉,看红叶飘落,任晚秋的静美漫进心底。
02
《江上》
王士祯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吴头楚尾”指江西一带,因地处吴地上游、楚地下游,故有此称,点出江域的苍茫地理。
诗人乘舟渡江,正是晚秋烟雨时。首句“路如何”以问起兴,烟雨朦胧中,白波暗涌;次句“暗白波”写尽江水的混沌与深沉。
后两句“晚趁寒潮”“满林黄叶”将视角拉远,雁声一声接一声掠过林梢,人随舟行,秋随波荡。
这不是悲秋,是把秋的辽阔装进行囊:雁声越响,越衬出行程的悠远;黄叶越密,越显天地的苍茫。全诗把晚秋江渡的辽阔写得入木三分。
![]()
03
《新亭观菊二首 其一》
钱时
碧天无际细浮香,浅白深黄未著霜。
莫恨花开秋向晚,晚秋方是好风光。
“细浮香” 三字极妙,没有写菊的形态,却让清香顺着风势漫来,像从碧天里飘下的一缕温柔;
“浅白深黄” 直接绘出菊的色彩,白得清雅、黄得明艳,再以 “未著霜” 点明时机 —— 霜降未至,正是菊开得最舒展的时候。
钱时这首诗是赞菊,也是在说人生:不必遗憾绽放来得太晚,就像晚秋的菊,不与春芳争艳,却在清寒里开出独有的倔强。
晚开的花,自有晚开的景致;沉淀的时光,自有沉淀的美好。
04
《秋晚宿破山寺》
皎然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破山寺即常建笔下“曲径通幽处”的兴福寺,千年古刹,自带禅意。
首句以宏阔之景起笔,落叶纷扬,空山寂静;次句“古寺残灯”聚焦细节,残灯在石壁间忽明忽暗,照见古寺的清幽。
后两句“昔日经行人去尽”写尽时光流逝,末句寒云自在来去,不恋过往,不忧将来,给整个画面添了生机,也带来了禅意。
整首诗清冷却不凄凉,就像晚秋的禅意 —— 褪去喧嚣后,才能听见心底最本真的声音。
05
《木芙蓉》
赵蕃
三两芙蓉并水丛,向人能白亦能红。
浩然不在芍药下,如何独占晚秋风。
要读懂这首诗,需先知木芙蓉 “朝白暮红” 的特性:清晨初开时洁白如玉,午后转为粉红,傍晚便成深红,“能白亦能红” 正是它的生动写照。
晚秋时节,三两枝芙蓉立在水边,花瓣随日光变换色彩,像在与秋风嬉戏。
赵蕃以芍药作比,芍药是春日名花,娇艳却少了风骨;木芙蓉生在晚秋,却敢在秋风里绽放,这份 “浩然” 气度,让它 “独占晚秋风”。
诗里藏着对生命力的赞颂:真正的美从不怕时节晚,就像芙蓉,越经秋寒,越显明艳。
![]()
06
《晚秋怀里》
朱中楣
落叶惊残梦,秋归人未归。
水明天一色,鸦带晚霜飞。
首句以景破梦,秋夜的梦正甜,一片落叶坠地,惊碎了思乡的幻境;次句直点题旨,秋已深,人却远。
后两句写秋空的辽阔,本应心胸舒展,偏有—鸦儿驮着霜色掠过,将乡愁染得更浓更冷。
落叶惊梦,鸦带晚霜,将“人未归”的牵挂凝成暮秋最浓的愁绪。
水天一色中孤雁南飞,恰似游子无处安放的思念。
07
《秋晚》
杜耒
获稻已空霜未落,秋风虽老雁犹迟。
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
秋后的田野,稻谷早已收割完毕,只留空旷田垄晒着太阳;染红的枫林,在斜阳下泛着暖意。
晚秋的霜还未降下,秋风虽有凉意却不凛冽,连南飞的鸿雁都迟迟未动身,处处是温和的气息。这样的晚秋晴日,这份成熟的美,比春日的暮雨还要动人。
一句“绝胜春山暮雨时”的直抒胸臆,打破“春华秋谢”的成见,彰显秋晴的豁达,颠覆 “春好秋悲” 的刻板印象。
08
《又和》
洪咨夔
蟹正肥时秋色老,鸦争噪处夕阳残。
未须多进玻瓈椀,满树霜红正好看。
诗中满是晚秋的烟火气。
螃蟹正是最肥美的时候,秋色虽深却愈发醇厚,夕阳西下时,乌鸦在枝头争鸣,热闹中透着闲适。 不必贪杯饮酒,窗外满树经霜的红叶,就是最动人的景致。
洪咨夔把晚秋的 “烟火气” 与 “诗意” 融在一起:既有蟹肥的满足,又有霜红的惊艳。
吃蟹饮酒,看叶听鸦,平凡的日子里,藏着这么多值得品味的雅趣。
![]()
09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是苏轼写给友人刘景文的劝勉诗,开篇先写秋的凋零:荷花早已谢尽,连擎雨的荷叶都不见了;菊花虽残,却还留着傲霜的枝桠,一衰一韧,对比间藏着深意。
后两句富含哲理,苏轼没有停留在悲秋,反而把目光投向晚秋的收获。
橙子金黄、橘子青绿,挂满枝头的果实,是岁末最温暖的馈赠。
他想告诉友人:不必为时光流逝叹息,凋零背后自有新生,沉淀后的岁月里,藏着最踏实的清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