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期待更多“疫苗处方”转化为健康保障

0
分享至


评论

近日,重庆市在19个区启动疫苗健康教育处方试点。根据试点方案,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和需要,主动给出疫苗接种建议,即开出“疫苗处方”。这一创新举措有望疏通当前疫苗接种存在的堵点,为医防融合打开新局面。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强化疫苗预防接种”作为提升公共卫生干预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多年来坚持实行免疫规划,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疫苗针对传染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我国居民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整体偏低现象仍然存在。以流感疫苗为例,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2022—2023年流感季疫苗接种率为3.84%。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偏低现象存在复杂成因,包括公众对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认知不足,非免疫规划疫苗价格较高等。

重庆此次试点构建“医生主导、科室联动、全程评估”的新型服务模式,其最大创新在于将疫苗接种纳入临床诊疗体系——具备临床执业资格的临床医生或家庭医生在接诊过程中,根据需要同步开具“疫苗处方”。在疫苗品类设置上,聚焦成人常用非免疫规划疫苗,将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作为通用推广品种,并根据科室特点补充特色疫苗。例如,急诊科对接破伤风疫苗,犬伤门诊侧重狂犬病疫苗。这种融入具体诊疗场景的精准匹配,既贴近患者实际需求,也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

值得注意的是,试点建立了全流程评估机制。重庆提出“疫苗处方转换率”指标,跟踪从处方开具到实际接种的转化效果,并设定6个月、1年两个评估节点,从公众接种意愿、医务人员知识态度行为、接种覆盖率等多维度进行评估。这种严谨的设计为试点经验的客观评估和后续推广奠定了基础。

探索推进“疫苗处方”,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生动注脚。随着试点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疫苗处方”转化为健康保障。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文:王尚(媒体人)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健康报 incentive-icons
健康报
健康报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20181文章数 430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