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刘宾、蒋聪颖
一双双年轻的眼睛,紧盯着消防员在训练塔上敏捷攀爬的身影;手中紧握的笔,记录下“火焰蓝”在救援一线的感人故事。近日,来自湖南城市学院、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益阳多所高校的40余名师生,走进益阳市消防救援支队迎宾路特勤站,开展以“走进火焰蓝 文抒消防情”为主题的采风活动。
“这是液压扩张钳,常用于车祸破拆救援;这是热成像仪,能在浓烟黑暗中精准显示生命迹象。”一进入消防站,大家的目光便被排列整齐的消防车和各类消防器材吸引住了。消防员向麟站在一旁,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一样器材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在向麟鼓励下,几名学生自告奋勇,尝试操作液压扩张钳。“没想到这么沉!感觉像扛了一整桶水,走路都费劲。”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田鑫拿起液压扩张钳后,有些气喘吁吁地说,“很难想象消防员们要拿着这么沉的装备,还要在高温和险境中奔跑救人。”
现场,“咔嚓”的快门声与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湖南城市学院的陈天黎在体验完消防装备器材后,一边拍照,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空气呼吸器面罩后的眼神坚定而专注,磨损的头盔上刻满了战斗痕迹。这些细节,比任何虚构的情节都更具冲击力。”通过“零距离”体验和接触,“火焰蓝”的形象在大家心中变得具体而厚重。
在日常训练科目观摩环节,消防员王霆进行破拆作业演示。5个灯泡的正上方分别摆放了5根直径仅几毫米的钢丝,钢丝紧贴灯泡。王霆戴好护目镜后,拿着36斤重的切割机慢慢靠近钢丝——5厘米、3厘米、1厘米,切割机轻轻碰上钢丝,一时火花四溅,钢丝瞬间被切断,而灯泡完好无损。大家纷纷为消防员的“绝活”赞叹不已。
“又快又准又稳!”湖南城市学院的老师文茜看了之后,感触颇深地说:“没有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不可能做到。这是对体能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对学生来说,这就是最生动的实践课堂。”迎宾路特勤站政治指导员赵泽回应道:“我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秒反应’。在救灾现场,快一秒钟,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活动结束时,同学们的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相机、手机存满了素材。回去后,他们将围绕消防主题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用文字记录“逆行者”的感人故事。一名带队老师表示,大家带走的不仅是创作灵感,更有一份对消防员的深深敬意。益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工作站站长吴彦轩说,希望通过这种沉浸体验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师生成为消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