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新一代履带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实弹测试画面,火力猛得让人眼前一亮。
转头又想起2024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SH-16A,那款大八轮底盘的155毫米炮各项指标都看齐德国RCH-155,外贸订单传闻不断。
可怪事来了,解放军陆军现在还是靠05式履带炮和181型卡车炮撑场面,明明有成熟技术,却偏偏不装大八轮155炮,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
![]()
先得说说解放军当下的炮兵布局,这是理解问题的关键。我国炮兵走的是"东西兼容"的路子,没照搬欧美105、155毫米的组合,也没死守苏式122、152毫米的老规矩,而是搞出122、155毫米的特色搭配。
具体到155毫米这个主力口径,分工很明确:05式履带炮扛着重任,跟坦克集群配合作战,在平原戈壁这些复杂地形里机动性没得说;
181型卡车炮则轻便灵活,去年10月央视还播过它在大漠戈壁实弹射击的画面,开完火收起驻锄就能跑,完全符合"打了就撤"的要求。
![]()
这种布局下,大八轮155炮就显得有点"尴尬"。要知道大八轮底盘的成本比越野卡车高不少,解放军陆军规模大,真要大批量换装,这笔开支可不是小数目。
更实际的是,现在部队用的08式大八轮底盘是20年前的设计,虽然衍生出几十个型号,但承载155毫米炮还是有点吃力。
155毫米炮的后坐力、炮塔重量都比122毫米炮大得多,老底盘扛着它,越野性能和稳定性都会打折扣,这也是为啥现在只有大八轮122毫米炮列装的原因。
再看技术层面,不是我国造不出合格的大八轮155炮,而是自用标准比外贸高得多。就说SH-16系列,出口型SH-16A用了全球首创的激光点火技术,不怕高温潮湿,还能调节点火能量适配不同弹药,双人车组靠无人炮塔就能操作,射速能到每分钟15发。
![]()
但自用版却没急于露面,关键在底盘平台与技术的匹配问题。现有08式底盘在承载能力、内部空间和扩展性上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自用型号对全自动无人炮塔、更高防护等级等要求。
而新一代轮式底盘和相关技术还在完善中,要等这些条件成熟了,大八轮155炮才能真正达到部队的要求。
国外的例子也能说明问题。德国RCH-155用拳师犬底盘,战斗全重39吨才稳住155毫米炮;意大利"豪猪"炮虽然减重到25吨能空运,但只能用39倍径的炮管,射程比我国52倍径的181型卡车炮差远了。
这俩要么太重要么性能缩水,都不符合解放军对中型合成旅装备的要求。反观我国的181型卡车炮,用52倍径炮管,射程够远,成本还低,现阶段确实比大八轮155炮更实用。
![]()
不过大家也不用急,解放军不是不想用,而是在等更合适的时机。最近网上已经能看到第三代轮式步兵战车的测试视频,新底盘装甲更厚、动力更强,框架也比08式大一圈,显然是为新装备量身定做的。
而且北方工业早就透露,SH-16系列有履带式和轮式两个版本,轮式版就是为中型合成旅准备的。
等新底盘定型,再配上成熟的全自动化和模块化装药技术,大八轮155炮列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到时候运30运输机批量服役,还能把它快速投送到各个战场,机动性只会更强。
![]()
解放军对装备向来是"不凑合、求实用",不用大八轮155炮不是技术不行,而是现阶段有更合适的选择。
等新底盘和配套技术成熟,这款炮必然会成为中型合成旅的火力中坚。陆军装备的更新换代从来都是稳扎稳打,每一步都藏着对实战需求的精准把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