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焊工,二婚失败,国内没人要,跑去老挝娶20岁姑娘,可女方姐姐一句“1亿彩礼”,差点掐灭他最后的希望。
![]()
王比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过年回村,亲戚围一圈问他:“媳妇呢?” 他低头,抽烟,不说话。
他生在四川雅安的山沟里,家里穷,连饭桌都是土坯砌的,锅里炖点腊肉,就是一年到头最香的一顿。
16岁,初中他辍学,揣着两百块就南下了,以为能闯出点名堂。 结果呢?快四十了,还是一个人。
年轻时他也谈过恋爱。
老家有个姑娘,俩人青梅竹马,村口小河边牵过手,发过誓要白头到老。
他走时说:“等我混出个人样就回来娶你。”她点头,眼里有光。
三年后他回来,她抱着孩子在晒谷场喂鸡。他没敢上前,蹲在村外抽了半包烟,天黑了才走。
![]()
26岁,家里安排相亲,结了婚。日子平淡,可妻子迷上了手机聊天,整天猫在社交软件上跟陌生人调情。
他翻她手机,发现她跟好几个陌生人聊得火热,言语轻佻。
那一刻,心彻底死了。
没闹,安安静静去办了手续。
30岁那年,他又遇上一个女孩,小他十岁,说话温柔,愿意跟他过苦日子。
两人处了半年,感情稳定,女孩也怀上了孩子。王比觉得,这回终于能成个家了。
他鼓起勇气去提亲,还带了两斤腊肉、一箱酒,算是见面礼。
可女方父母一听说他存款不到五万,立马变了脸:“我们女儿不嫁穷光蛋,十万彩礼,一分不能少。”
王比弯了腰,态度低到了尘埃里:“能不能分期?我一个月攒两千,五年还清,行不行?”
对方冷笑:“没钱娶什么老婆?我们女儿不嫁乞丐。”
他咬牙去借,亲戚朋友没人肯帮。
有个堂哥说:“你连自己都养不活,娶媳妇不是害人?”他听了,一句话没说,转身走了。
![]()
等他好不容易凑到两万,托人送去女方家当定金,结果对方退了回来,说“不够数,免谈”。
没过几天,女孩就没了音讯。后来听说,她家人逼她打掉了孩子,又把她许给了邻村开货车的男人,人家一次性给了十万彩礼。
那次之后,王比真信了:像他这样的人,不配结婚。
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废人,连个女人都留不住。
直到2018年,朋友一句话点醒他:“你在国内找不到老婆,去老挝看看?那边姑娘不嫌你老,也不嫌你穷。”
他一想,反正光棍一条,死不了,买了张机票,飞了。
老挝节奏慢,人实在。他在工地干电焊,风吹日晒,可心里头,第一次有了点“活着”的意思。
第一段恋情,是个当地姑娘,笑起来甜甜的。可刚谈到结婚,女方家里开口就要八千万老币——折合人民币一万出头。
对王比来说,那是半年工资。
他求分期,对方不干。姑娘也变了脸,嫌他穷,最后两人吵翻。
他蹲在工棚外啃冷馒头,心想:我这辈子,是不是真要孤老终生?
转机是2021年夏天,在工地食堂。
他手被焊枪烫了,沁月——一个二十岁的苗族姑娘——递了碗热汤给他:“你喝点,好得快。”就这一句话,他记住了。
![]()
他开始追她,不会老挝语,就拿手机一个字一个字翻译。
送她小发卡,带她去集市买水果,下雨天把雨衣全披她身上,自己淋着。
别的小伙子年轻帅气,可沁月偏偏看上了他。
她说:“你说话算话,不骗人。”
两人好了。可刚确定关系,沁月的姐姐就来了——“结婚可以,一亿老币彩礼,一分不能少。”
一亿老币,三万四人民币。在国内不算啥,在老挝农村,却是天价。
王比懵了。
他咬牙说:“能不能先给六千万,剩下的等领证后补?”
沁月的姐姐冷笑:“你人跑了我找谁?”
僵了几个月,直到沁月悄悄告诉他:“我怀孕了,三个月了。”
![]()
这下,女方家人没法硬扛了。生米煮成熟饭,再拦也拦不住。最终松口:先收六千万,剩下四千万,领证后补。
2023年夏天,婚礼在老挝乡下办了。没车没房,王比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沁月戴着银饰,两人拜了天地。
他握着她的手,眼眶红了。心里说:这辈子,值了。
2024年6月,女儿出生。
他守在产房外,手抖得点不着烟。
护士把孩子抱出来,他差点跪下。这是他人生第一个娃,他抱着襁褓,一夜没睡。
可沁月不安。她偷偷问:“要是你爸妈嫌是女孩,怎么办?”还主动说:“等身体好了,我再给你生个儿子。”
王比搂住她:“别瞎想,女儿像你,多好。”
可现实没那么温柔。奶粉、尿布、看病,开销翻倍。更头疼的是——那四千万彩礼,还欠着。
结婚证一直办不下来。跨国婚姻手续复杂,材料缺这少那,国内审核又慢。这倒好,给了他喘口气的机会。
![]()
他白天焊钢架,四十多度的天,焊枪喷火,他一身汗一身灰。晚上回来,沁月哄孩子睡了,他蹲门口抽烟。
有人在社交平台问他:“兄弟,老婆这么嫩,你天天不在家,不怕出事?”
他咧嘴一笑:“她人老实,心眼实,不会的。”
可笑完,他自己也愣了。
二十岁的差距,他能给她的,除了一个名分和勉强温饱的日子,还有什么?她本可以嫁个同龄人,轻松过日子,却跟着他吃苦。
他知道,这女人是真心跟他过。
可那四千万彩礼,像根刺,扎在中间。不解决,结婚证办不下来;办不下来,孩子上不了户口,以后读书看病都是问题。
他开始拼命接活,白天工地,晚上搬货。有人笑他:“至于吗?三万块娶个老婆,图啥?”
他不答。他知道,这不是钱的事,是承诺,是他答应过沁月的安稳。
网上有人说他傻:“老牛吃嫩草,等你老了,人家带着孩子跑了,你哭都来不及。”
![]()
也有人说他真男人:“能扛事,有担当,比那些嘴上说爱、转身就跑的强。”
还有老挝网友留言:“我们这边彩礼高,是因为女孩嫁出去,娘家就指望不上了。彩礼是养老钱。你不能光骂我们贪财,得看背后的原因。”
这话,王比看了好几遍。
他懂。沁月姐姐要一亿,不是贪,是怕妹妹嫁出去受苦。她妈病着,家里没男人,彩礼是底线。
可他也苦啊。他不是富翁,是靠一双手吃饭的焊工。
这桩婚事,没童话,全是现实。
他是被国内婚姻市场淘汰的“剩男”,她是家里要靠彩礼撑门面的农村姑娘。
异国相遇,彼此取暖,可一笔“天价彩礼”,卡在了幸福门外。
值不值?三万块,换一个真心待他的女人,一个家,一个当父亲的机会。王比觉得值。
可这“值”,是拿命换的。他焊的哪是钢筋?是“家”这个字。
夜深了,看着熟睡的女儿和妻子。他感到心里踏实,再苦再累,只要妻儿能过好,他也愿意。
![]()
那四千万?迟早会还上。因为他等了四十年,才等到一个愿意叫他“老公”的人。
他输不起,也不敢输。
王比的故事让人心里发沉。
一个用双手挣生活的人,却要在婚姻里一次次为“价值”买单。
国内的彩礼把他逼到墙角,老挝的“一亿”背后同样是赤裸的现实——婚姻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总绕不开明码标价的谈判。
很多人说他傻,用半生血汗换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可换个角度想,他买的哪是老婆?是终于有人愿意回头看他一眼的温存。
![]()
我们嘲笑他赌命,可普通人拼尽全力,不就是为了抓住那点微弱的光?
要是你站在他的位置,这一步,迈还是不迈?
参考资料:抖音——王比在老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