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又摔了,还是在南海。一架“海鹰”直升机、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间隔不到半小时,相继从“尼米兹”号航母起飞,然后噗通,双双栽进海里。飞行员倒是都捞上来了,但那画面,大概足以让五角大楼的人脸都绿了。
这场景要换成别的国家,估计早被骂上天了;但对美军来说,似乎已经不算稀奇。有人调侃说,美军是不是中了“南海魔咒”?进来一次,摔一次。上回“杜鲁门”号一年摔三架,这回干脆直接“双杀”。南海,简直成了美军装备的坟场。
![]()
而这次,连特朗普都忍不住发话了。被记者问到怎么看这事儿,老特皱着眉说:“是的,我听说了,他们会告诉我。我想他们能查出来,可能是燃油质量不好。”他居然说是“燃油问题”。燃油?堂堂美军航母战斗群,号称地球上最精密的军事机器,竟然因为加了“劣质油”就集体坠海?这理由,怕是连加油站老板都要笑出声。
更离谱的是,特朗普还补了一句:“我不认为是有人蓄意破坏,他们觉得可能是燃料问题。我们会查出来的,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这话怎么听都像在给自己留后路。因为一旦真不是“燃油问题”,那就只能是“系统性问题”——飞行安全、装备维护、甚至军纪管理,全都得查。那可比“劣质燃料”麻烦多了。
但不得不说,特朗普这套“先甩锅再辟谣”的风格倒挺熟悉。只不过,这次他遇到的不是拜登,而是物理定律。飞机坠海了,总得找个理由。至于真相?他大概自己都懒得信。
美军的坠机纪录,这几年真是一部“跌落史”。从航母甲板到太平洋,从关岛到南海,摔机事件接连不断。问题不是单点偶发,而是全系统的疲劳:装备老、维护差、人手紧、飞行员训练强度过高。“尼米兹”号那可是1975年服役的老古董,服役50年还在跑南海撑门面。飞机再先进,也架不住母舰自己都喘不过气来。
![]()
而且这几年,美军航母根本闲不住。南海、地中海、红海,轮番刷存在感。每次执行任务都打着“维护航行自由”的旗号,实际上就是“秀肌肉”。结果肌肉一紧,筋就崴了。
去年“杜鲁门”号摔三架的时候,军方解释说是“技术故障”“天气因素”“操作失误”。这回呢?又说是燃油?下一次是不是要怪南海的海风不配合?
其实美军也清楚,问题根源早不是天气。几十年的全球部署,让他们的军队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设备老化、人员疲惫、预算被掏空,还要维持“世界警察”的样子。海军基地里零件堆积如山,航母上机械师昼夜加班,飞行员心理压力爆表。可五角大楼仍然逼他们往外派,像一台被命令不停加速的老旧发动机,迟早得爆缸。
而这次“尼米兹”号事件,更让人感觉讽刺。这艘航母明明该退休了,却还要在“退役巡演”阶段跑来南海秀肌肉。结果刚亮相就“扑街”两次。美国人不是没数过账:一架“超级大黄蜂”要价6000万美元,一架“海鹰”再加上去,光这两次坠海,4亿人民币打了水漂。还不算后续的打捞、维修和事故调查。
但真正烧钱的,是面子。美军这些年在南海耀武扬威,就是为了那张“霸权脸”。可如今这张脸,一次次被自己摔歪。航母越跑越远,结果摔得越狠。南海这片水,成了他们自信心的溶解池。
![]()
特朗普的那句“我们会查出来”听起来挺硬气,但仔细琢磨又透着无奈。因为就算真查出原因,也改不了一个事实:美军再强,也老了。老的不只是装备,还有那套“想去哪就去哪”的霸权思维。
有人说,美军的问题,不在于摔了几架飞机,而在于他们根本不肯停下来。世界格局变了,海上权力也变了,但美国人还活在冷战剧本里,非要往别人家门口炫耀一圈。结果不是被击败,而是被自己绊倒。
特朗普嘴上说“没什么可隐瞒的”,可真要调查下去,只怕能揭出一箩筐丑事。装备维修经费挪用、飞行员训练时间缩水、燃料采购腐败……这些问题在美军体系里早就烂透了。说不定,所谓“劣质燃料”,其实就是那一整套军工腐败的副产品。
想想看,一边是美国海军在海上摔飞机,一边是特朗普在空中专机上打嘴炮。这画风,活脱脱像一场政治秀。美军出事故,他立刻接球,顺带演一出“我关注前线、我透明负责”的总统剧本。可真相往往更简单:他只是借机打广告。
说到底,美军这次坠机,不仅是技术事故,更是一场象征。象征着美国霸权的失速、象征着南海的变局、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疲态。当他们还在自信地喊着“航行自由”,现实却一次次用坠机事故提醒他们:那片海,不再是他们的舞台。而南海的“魔咒”,其实并不神秘。它只对那些心怀傲慢的人生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