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外孙创业,我各给50万,5年后孙子身家千万,外孙却破产回家

分享至

书房里,紫檀木的香气沉静得让人心慌。

我看着眼前的外孙,想说几句安慰的话。

“承彦,这次创业失败了不打紧,钱没了可以再赚,只要人没事就行,姥爷还在。”

他摇了摇头,脸上没有一丝颓唐,眼神却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他缓缓抬起头,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分量。

“姥爷,我公司没了,我不难过。”

“因为这五年。”

“我终于找到了......”

“当年害我爸破产的那个人。”

01

傅家的宅子,今天格外热闹。

红木长桌上铺着锦缎桌布,金丝银线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满桌的珍馐佳肴冒着腾腾的热气,空气里弥漫着昂贵酒水的醇香和宾客们的欢声笑语。

今天是我,傅德海,七十岁的寿辰。

我坐在主位上,看着满堂的儿孙和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心里像被温水泡着,熨帖又满足。

人活七十古来稀,能有这般光景,我这辈子算是值了。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我最得意的孙子,傅子昂的身上。

子昂今天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定制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意气风发。

他正端着酒杯,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宾客之间,言谈举止间满是年轻企业家的自信与从容。

看着他,我就像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不,他甚至比我年轻时更有魄力。

五年前,我做了个决定,给了孙子傅子昂和外孙卓承彦各五十万,让他们自己出去闯荡一番事业。

我说,这是你们的第一桶金,也是我对你们的一场考验。

五年时间,能走多远,全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子昂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他拿着这五十万,一头扎进了当时最热门的互联网行业。

我得承认,这孩子有他父亲傅元正的影子,人脉广,脑子活。

在他的运作下,公司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路高歌猛进。

就在前不久,他的公司刚刚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估值已经过了千万。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家千万,这在圈子里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所有人都说,傅家的香火,后继有人了。

我听着这些夸赞,嘴上谦虚着,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这不仅是子昂的成功,也是我傅德海教育的成功。

然而,每当我的目光从子昂身上移开,落到角落里的另一个身影上时,心里的那点得意,就总会蒙上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灰。

那个安静地坐在角落,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人,是我的外孙,卓承彦。

承彦今天穿得很普通,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一条普通的休闲裤。

他不像子昂那样善于交际,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偶尔有人过来跟他打招呼,他也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挤出一个略显僵硬的微笑。

他面前的酒杯,从开席到现在,几乎没怎么动过。

他整个人,都与这满屋的富贵与喜庆,显得格格不入。

我的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同样是五十万,同样是五年时间。

孙子成了千万富翁,外孙却在前几天,刚刚宣布公司破产,遣散了所有员工,背着一身的债,回到了这个家。

承彦选择的路,从一开始就比子昂要难走。

他没有选择风口上的行业,而是固执地接过了他父亲卓思远的旧摊子——实体制造业。

我知道,这孩子是想为他父亲争一口气。

十几年前,我的女婿卓思远,也曾是这个行业里声名鹊起的天才。

他才华横溢,眼光独到,年纪轻轻就创办了自己的工厂。

眼看着事业蒸蒸日上,就要成为行业里的一匹黑马。

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供应商集体背叛,核心技术被盗,银行抽贷,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背后将他死死按住,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那次破产,彻底摧毁了卓思远的精气神。

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行业精英,变成了一个终日借酒消愁的颓废中年人。

我的女儿元君,这些年陪着他,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承彦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得让人心疼。

他看着父亲的消沉,看着母亲的眼泪,把一切都默默记在了心里。

所以,当他拿到那五十万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父亲跌倒的地方。

他想重新站起来,想证明他父亲没有错,想把属于他们家的一切,都亲手拿回来。

这份孝心和骨气,我心里是佩服的。

但是,做生意,光有骨气是不够的。

实体制造业这条路,本就荆棘丛生。

承彦走得异常艰难。

我听说,他为了拿到一个订单,可以在酒桌上喝到胃出血。

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他可以带着团队在车间里连着住一个星期。

创业初期,他的工厂也曾有过起色,产品质量过硬,渐渐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

我一度以为,这孩子或许真的能创造一个奇迹。

可命运似乎总在跟他开玩笑。

每当他的工厂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总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意外”。

谈好的大客户,会在签约前一刻莫名其妙地反悔。

花重金培养的技术骨干,总会被竞争对手用更高的薪水挖走。

就连公司内部的商业计划,也总会莫名其妙地泄露出去,让竞争对手抢占先机。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耗尽了他的资金和精力。

最终,在前几天的一场恶意价格战中,他的资金链彻底断裂,再也无力回天。

破产那天,女儿元君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哭得泣不成声。

她说,爸,承彦他太苦了,这五年,他几乎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我听着女儿的哭声,心里也不是滋味。

手心手背都是肉。

孙子出人头地,我高兴。

外孙一败涂地,我心疼。

可除了心疼,我又能做什么呢?

商场如战场,成王败寇,本就是最寻常不过的道理。

我只能安慰自己,或许承彦这孩子,真的不像子昂那样,有做生意的天赋吧。

寿宴的高潮,在子昂的发言中到来了。

他站在众人面前,举起酒杯,声音洪亮地宣布了他公司下一阶段的宏伟蓝图。

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我看着被众人簇拥在中心的子昂,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我的儿子傅元正,也就是子昂的父亲,更是满脸红光,骄傲得合不拢嘴。

他端着酒杯,挨个接受着亲友们的恭维。

“老傅,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子昂这孩子,将来必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子昂在,你们傅家的产业,至少还能再辉煌五十年!”

傅元正笑呵呵地听着,嘴上说着“哪里哪里,年轻人还需要多历练”,但那份溢于言表的得意,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我的目光,再次转向了角落里的承彦。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站了起来,正准备离开。

他瘦削的背影,在这一片喧嚣和浮华之中,显得那么的孤独和落寞。

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

我突然觉得,这满屋的欢声笑语,是如此的刺耳。

这天壤之别的背后,难道真的只是运气和能力的差别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承彦转身离开的那个瞬间,他的眼神和我对视了一下。

那眼神里,没有失败者的颓丧,没有对表哥的嫉妒,什么都没有。

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那种平静,反而让我感到了一丝莫名的心慌。

寿宴散了,宾客们也都各自离去。

傅家的大宅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我一个人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端着一杯已经凉透了的茶,久久无法入睡。

脑海里,不断回想着子昂的意气风发,和承彦的落寞背影。

两个孙辈,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强烈的对比,像一根刺,扎在我的心头。

我开始反思,自己当初那个“公平”的决定,是不是真的公平。

我给了他们同样的起点,五十万。

但他们背后的资源,却截然不同。

子昂的背后,站着他的父亲傅元正。

元正虽然经商的能力比不上当年的女婿卓思远,但在我打下的基础上守了这么多年,在本地商界也算是根深蒂固,人脉广阔。

子昂创业这五年,元正明里暗里帮了多少忙,引荐了多少人脉,摆平了多少麻烦,这些我心里都有数。

很多人都说子昂是白手起家,但只有我们自己人知道,他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承彦呢?

他的背后,只有一个颓废了十几年的父亲,和一个只会终日垂泪的母亲。

他能依靠的,只有那五十万,和自己的一腔孤勇。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步兵,独自面对着千军万马。

这样一想,所谓的公平,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笑话。

我的心,开始一点点往下沉。

我一直自诩一碗水端平,可实际上,我的内心深处,是不是也和我儿子元正一样,潜意识里就认为,傅家的产业,理应由姓傅的孙子来继承?

我不敢再想下去。

我怕再想下去,会发现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接受的,丑陋的真相。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人都小心翼翼的,谁也不敢在我面前提起承彦破产的事情。

子昂的公司正是高歌猛进的时候,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元正更是春风得意,隔三差五就约上几个老朋友打球喝茶,到处宣扬他儿子的“商业神话”。

只有女儿元君,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每次都是欲言又止,最后只剩下几声叹息。

她说,承彦自从回来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怎么出门,也不怎么说话。

她很担心。

我也很担心。

我怕这孩子会像他父亲一样,从此一蹶不振。

我决定,找个时间,亲自去和他聊一聊。

我这个做姥爷的,总得给他一些鼓励和支持。

然而,我还没来得及动身,卓承彦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

我正在书房里练字,管家过来说,承彦来了。

我心里一喜,连忙让他进来。

几天不见,承彦似乎又瘦了一些,但精神看起来却比寿宴那天好了不少。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运动装,眼神清澈而坚定。

他走进来,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姥爷。”

我放下毛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承彦,你这几天......还好吗?”我斟酌着开口,想找一些温和的话来安慰他。

“我很好,姥爷。”他平静地回答。

“生意上的事,别太放在心上。”我继续说道,“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东山再起。这次就当是交了学费,积累了经验。钱不够的话,姥爷这里还有。”

我准备了一肚子的安慰话。

胜败乃兵家常事。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这些话,在看到他那双平静得有些过分的眼睛时,我一句也说不出口了。

我感觉,他今天来,似乎并不是来寻求安慰的。

02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阳光透过窗棂,在红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粒粒尘埃在光束中缓缓浮动。

我给承彦泡了一壶茶,上好的大红袍,香气醇厚。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动作从容不迫。

这副模样,实在不像一个刚刚经历破产打击的年轻人。

他越是平静,我心里的那份不安就越是强烈。

我端详着他。

这孩子的眉眼,和他父亲卓思远年轻时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一样的英挺,一样的眼神里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只是,思远当年的那股劲儿,是锋芒毕露的。

而承彦的这股劲儿,却被他很好地隐藏在了平静的外表之下,像是深海里的暗流,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姥爷,您还记得我爸当年是怎么破产的吗?”

承彦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的问题,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那段尘封的往事,瞬间涌上心头。

我怎么会不记得。

那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惨烈,也最蹊奇的一场商战。

思远的公司,就像一栋看似坚固的大楼,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被人从地基开始,一根根抽掉了所有的承重柱,然后轰然倒塌。

所有的环节,都像是被精确计算过一样。

每一个打击,都落在了最致命的地方。

事后,所有人都说思远是得罪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我们也曾试图去查过,但所有的线索,都在指向几家空壳公司后,就都断了。

那背后的人,隐藏得极深,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这件事,成了我们傅家和卓家心头一根拔不掉的刺。

“怎么会不记得。”我的声音有些干涩,“你爸当年,是被人算计了。”

“是啊,被人算计了。”

承彦重复了一遍我的话,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意。

“所有人都这么说。”

“可那个人到底是谁,这么多年,却一直没人知道。”

他的目光,落在了书桌上我刚刚写下的那个“静”字上。

“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以为,我爸的失败,只是一个偶然。”

“我以为,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小心,就能避免重蹈他的覆辙。”

“我甚至以为,我能靠自己的力量,把我爸失去的一切,都重新赢回来。”

他缓缓地讲述着,声音里听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像是在说一件别人的事情。

“我的工厂,刚开始发展得很顺利。”

“产品质量过关,客户反馈也很好,订单也越来越多。”

“我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

“可是,从第三年开始,一切都变了。”

“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意外,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

“我的核心技术团队,被人以三倍的薪水,一夜之间全部挖空。”

“我最重要的一个大客户,一个合作了两年多的老朋友,在马上就要签下一笔能让我工厂起死回生的大合同时,突然接了一个电话,然后就脸色大变,当场毁约。”

“他说,卓总,对不住了,你的单子,我不能接。你要是问我为什么,我只能告诉你,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而我们,只是负重前行的牛马。”

“我为工厂申请的银行贷款,明明已经走完了所有的审批流程,却在放款的前一天,被毫无理由地驳回。”

“最致命的一次,是我秘密研发了半年多的新产品,所有的技术参数和市场推广计划,竟然在发布会的前一天晚上,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了竞争对手的网站上。”

承彦平静地诉说着。

他说的每一件事,都像一把小锤子,轻轻地敲在我的心上。

这些事情,女儿元君在电话里,也零零碎碎地跟我提过一些。

但从当事人的嘴里说出来,那种商业斗争中的残酷和无力感,才如此真切地扑面而来。

我能想象,一个年轻人,在面对这些无法解释,也无法抗拒的打击时,内心是何等的绝望。

“我当时想不通。”

“我自问没有得罪过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我的那些竞争对手,体量都和我差不多,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做到这种地步。”

“我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直到有一天,我喝醉了酒,跟我爸聊天。”

“我把我遇到的这些破事,当成笑话一样讲给他听。”

“我爸听着听着,一个常年酗酒,早就麻木了的人,竟然哭了。”

“他抓着我的手,翻来覆去只说一句话。”

“报应,都是报应啊。”

“从那天起,我才开始觉得不对劲。”

“我发现,我所经历的这一切,跟我爸当年公司倒闭前遇到的情况,实在是太像了。”

“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就像是同一个人,用同样的手法,把发生在我爸身上的悲剧,又在我身上,原封不动地重演了一遍。”

承彦说到这里,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

他的手很稳,没有一丝颤抖。

而我的心,却已经开始狂跳起来。

一个可怕的念头,毫无征兆地从我的脑海深处冒了出来。

我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连忙用力地摇了摇头,想把它甩出去。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那可是他的亲外甥啊!

“我爸被彻底击垮了,可我没有。”

承彦放下了茶杯,目光重新落回到我的脸上。

“从那时候起,我心里就有了一个猜测。”

“一个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猜测。”

“所以,我没有放弃。”

“我甚至故意让我的公司,一步步走向破产。”

“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藏在幕后的那个人,才会彻底放松警惕。”

“也只有这样,我才有机会,去找到我想要的真相。”

我的后背,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

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个悬疑故事。

不,比任何悬疑故事都更让我感到心惊肉跳。

我看着眼前的外孙,突然觉得他有些陌生。

这五年的商海沉浮,似乎已经把他磨炼成了一个心思缜密,隐忍而又坚韧的猎手。

他一直在蛰伏。

他把自己的公司当成诱饵,把自己当成棋子。

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而我,以及我们整个傅家,似乎都对他的计划一无所知。

“这五年,我明面上是在经营工厂,但暗地里,我把大部分的精力和资金,都用在了调查当年的事情上。”

“我找到了几个当年跟着我爸一起创业的老员工。”

“他们大多都已经转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一开始,他们都不愿意多说。”

“毕竟,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

“而且,他们似乎也很忌惮那个幕后黑手。”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取得了其中一个人的信任。”

“他叫李叔,当年是我爸最器重的车间主任。”

“他告诉我,当年在公司倒闭前,曾经有一个神秘人找过他。”

“那个人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故意在生产线上搞破坏,导致一批出口欧洲的订单全部报废。”

“也正是那批订单的失败,成了压垮我爸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听得心头一紧。

这些细节,是我从来都不知道的。

“我问李叔,那个神秘人是谁。”

“李叔说,他也不知道。”

“他们每次见面,对方都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长相。”

“而且,那个人非常谨慎,每次给钱都是用的现金,从来不通过银行转账。”

“线索到这里,似乎又断了。”

承彦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什么波澜。

“但我并没有放弃。”

“我根据李叔提供的有限信息,比如那个神秘人说话的口音,他的身高体型,甚至是他抽的香烟牌子,开始进行大量的排查。”

“这就像是大海捞针。”

“但我别无选择。”

“直到两个月前,事情才有了突破。”

“李叔突然主动联系我。”

“他说他前几天在一家高档会所的停车场,偶然看到了一个人的背影。”

“那个背影,以及那个人走路的姿势,和他记忆中那个神秘人,几乎一模一样。”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那个人从车里下来的时候,习惯性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烟。”

“那包烟,正是当年那个神秘人抽的,非常小众的特供香烟。”

我的呼吸,几乎都要停止了。

我感觉自己离那个残酷的真相,已经越来越近。

我的手心,全是汗。

我张了张嘴,想问那个人的名字。

但我发现,我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个字也发不出来。

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那个名字,将会彻底摧毁我这七十年来建立起来的所有认知和骄傲。

承彦看着我,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我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有同情,有悲悯,还有一丝决绝。

他似乎是在给我做最后的心理准备。

他站起身,走到书桌前,将一个U盘,轻轻地放在了我的面前。

“姥爷,这里面,有我这五年找到的所有证据。”

“包括一些银行流水,一些照片,还有一段......关键的录音。”

他说完,退后了两步,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他的任务,似乎已经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等待我的宣判。

我低着头,死死地盯着那个小小的U盘。



它就像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我知道,一旦打开它,我们这个看似和睦美满的大家庭,将会瞬间分崩离析。

我引以为傲的儿子,我寄予厚望的孙子,我这辈子坚守的所谓家风和传承。

所有的一切,都将在这一刻,化为泡影。

我挣扎了很久。

理智告诉我,不能打开它。

就让这个秘密,永远烂在肚子里。

这样,傅家还能维持表面的和平。

可情感上,我却无法说服自己。

我的女儿,我的外孙,我那天才一般,却被毁掉一生的女婿。

他们承受了十几年的痛苦和委屈。

我作为这个家里最年长的长辈,难道就要为了那点可怜的家族颜面,而选择视而不见吗?

我缓缓地伸出手,颤抖着,拿起了那个U盘。

我的动作,很慢,很慢。

每移动一寸,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承彦就那么安静地看着我,没有催促,也没有打扰。

他只是在等。

等我亲手揭开,那个血淋淋的,关于亲情的谎言。

终于,我的手触碰到了笔记本电脑的接口。

就在我准备将U盘插进去的那一刻。

卓承彦再次开口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道惊雷,在我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03

古色古香的书房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红木书桌上。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

但我却闻到了一股腐朽和崩坏的气息。

卓承彦抬起头,目光像两把利剑,直直地刺向我的内心最深处。

他一字一顿,缓缓说道:

“姥爷,我公司没了,我不难过。”

“因为这五年。”

“我终于找到了......”

“当年害我爸破产的那个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