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久久情长时”!
明日便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日,又到了插茱萸、赏菊花的重阳佳节。
因为这个日子,月份是九,日子也是九,而在古代九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它是阳数,还是最大的阳数,因此就叫“重阳节”,在古代这也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也是有不少讲究的,总结起来就是“1不做,2不去,3注意”,这些说法也并非迷信,而是先辈们对亲情与平安的真切考量,值得细细品味。即便到了今天,大家依然要格外注意哦!
“1不做”:别让争吵寒了家人心!
重阳的“九九”谐音“久久”,本是寄托家庭团圆长久的好日子,与家人争吵尤其顶撞父母,恰恰违背了节日的初心。
古人认为重阳阳气过盛需“中和为贵”,家庭和睦正是平衡气场的关键。深秋时节,长辈本就易因气候转凉心绪不宁,一句争执的话可能比寒风更伤人。
老家有句俗语:“重阳吵一架,寒心一整冬”。不是说争吵真会带来厄运,而是节日里的不快容易在老人心里留痕。
![]()
不如像老传统里那样,陪父母吃块重阳糕,听他们讲过去的事,几句暖心话比什么祝福都实在!而且现在重阳节还有敬老爱老的内涵,要知道敬老从来不是仪式,而是藏在情绪里的体谅,所以这一天可不能惹父母生气。
“2不去”:避开风险护平安
重阳登高是老习俗,但“不去河边、不独自登山”的禁忌,藏着古人对安全的敬畏。
从老传统来讲,《后汉书》记载重阳有“避疫”之说,河边湿气重、阴气聚,深秋水温骤降,不仅易引发关节不适,还可能因路面湿滑发生意外。在民间就有“三月三,九月九,神仙不往河边走”的说法,也是提醒我们,这个时候的河边很危险,能不去就尽量不要去!
而“不独自登山”的讲究更具现实意义:古人登高本为“全家避灾”,需相互照应,如今山区秋雾易起、落叶覆径,独自出行遇困难以及时求助。这不是怕“凶气”,而是懂“避险”。
这些年,就发生了多起年轻人独自登山,然后发生意外的悲剧!可以去登山,但是要注意安全,太危险的山不去,独自一人更不去,这个一定要谨记,对大自然还是要有敬畏之心!
![]()
“3注意”:应时顺势过好节!
除了明确的禁忌,重阳还有三件事需多留意,藏着养生与处世的智慧。
一是注意“暖身先暖心”。重阳后寒意日重,给父母添件棉衣是暖身,陪他们晒晒太阳唠家常是暖心。老辈说“秋日阳气收,人心要暖守”,情绪舒展比厚衣更能抵御寒凉。
二是注意“赏菊不贪杯”。菊花酒虽有润燥之意,但秋日脾胃虚弱,过量易伤肠胃。不如泡壶桂花陈皮茶,温润养胃,全家共饮更显温情。
三是注意“登高不逞强”。登高是为“望远祛烦”,而非比拼体力。带老人登山选平缓路线,备好手杖与温水,登顶后远眺即可,不必追求“越高越好”——平安归来才是节日的真福气。
这些老传统,剥离了旧时代的附会,剩下的是对亲情的珍视、对安全的警醒。
明日重阳,愿我们都能记着“不做啥、不去哪、注意啥”,用一顿热饭、一次陪伴、一份细心,把节日过成温暖的模样。
毕竟,传统的本质,从来都是对生活最朴素的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