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550
October
28.10.2025

皮尔家族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族之一。族长查尔斯‧威尔逊‧皮尔(Charles Willson Peale,1741-1827年)以描绘乔治‧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其他重要人物,以及自己家庭成员的肖像画而闻名。老皮尔也是著名的自然学家和富有开创性的博物馆创始人。他的17个孩子大多以科学家和古代绘画大师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卡尔‧林奈、拉斐尔、提香、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和安杰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
皮尔有几个儿女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肖像画家兼历史画家伦勃朗‧皮尔(1778-1860年)是其中最为成功者。他有一幅画作描绘弟弟鲁本斯‧皮尔(Rubens Peale,1784-1865年)在盛开的天竺葵旁,公认为“美国艺术史上最精妙的肖像画之一”。
![]()
美国最精到的肖像画家
![]()
伦勃朗‧皮尔《自画像》
1828年,油画,48.3cm×36.8cm
底特律艺术学院
伦勃朗‧皮尔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巴克斯县(Bucks County)。与几个兄弟姐妹一样,他最早的艺术指导来自父亲。伦勃朗‧皮尔的天赋在年少时就显露无遗,年仅13岁就创作了平生第一幅自画像。在近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至少12幅自画像,作品总数超过1000幅。
为了研习绘画和创作,伦勃朗‧皮尔走遍了美国东岸,并长期在国外旅行;在那个时代的画坛,这一点颇不寻常。他的早期风格反映了英国肖像画流派。皮尔先是随父亲学习这种风格,后来又师承本杰明‧韦斯特(Benjamin West);出生于美国的韦斯特在伦敦艺术界大获成功,曾任王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主席。
不过,伦勃朗‧皮尔的风格很快发生了变化:旅居法国期间,他对新古典主义作出了回应。这种新风格获得了精湛老到的评价,也促成了美国收藏家对他的青睐。
![]()
伦勃朗‧皮尔
《国父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Patriae Pater)
约1824年,油画,183.5cm×137.8cm
费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
伦勃朗‧皮尔和父亲两人都对乔治‧华盛顿的形象流传后世做出了巨大贡献。查尔斯‧威尔逊‧皮尔在儿子还只有十几岁时,就安排他为总统画了一幅写生肖像。这唯一一次写生,后来催生了一系列诗意而英勇的形象:伦勃朗‧皮尔毕生画了不少于79幅理想化的乔治‧华盛顿肖像,受到私人赞助者和政府机构的追捧。他笔下的美国国父,融合肖像画与历史画于一身——这是画家在卢浮宫观摩时非常欣赏的画种。
![]()
弟弟鲁本斯
![]()
伦勃朗‧皮尔
《鲁本斯‧皮尔肖像》
1807年,油画,54.6cm×66.7cm
华盛顿特区国家肖像画廊
由于弟弟视力非常不好,伦勃朗‧皮尔突出刻画了他的眼镜
没有人曾想到伦勃朗‧皮尔的弟弟鲁本斯‧皮尔会成为艺术家,因为他的视力非常不好。正因为此,父亲没有给他上美术课;他被委以经营家族博物馆的重任,包括父亲创立的博物馆、他自己的收藏机构,以及伦勃朗‧皮尔创办的博物馆。此外,鲁本斯‧皮尔还是一位出色的园艺家、农人和开创性的植物学家。
然而事情发生了令人鼓舞的转折:鲁本斯‧皮尔在71岁时学会了绘画。在女儿玛丽‧珍妮‧皮尔(Mary Jane Peale)的指导下,他在静物画方面取得了成就。他的作品让人联想到其叔叔詹姆斯(James)和哥哥拉斐尔(Raphaelle),后者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位专业静物画家。《西瓜静物》(Still Life with Watermelon)是鲁本斯‧皮尔为数不多作品中的美丽范例,创作于81岁他去世的那一年。
![]()
鲁本斯‧皮尔
《西瓜静物》
(Still Life with Watermelon)
1865年,油画,48.3cm×69.9cm
伦勃朗‧皮尔1801年的布面油画《鲁本斯‧皮尔与天竺葵》(Rubens Peale with a Geranium),现藏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该馆1985年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四百多万美元的价格购入此画,创下当时美国画作的最高拍卖纪录。成交时,国家美术馆馆长卡特‧布朗(J. Carter Brown)表示:“这是一幅让人宝爱的画作,直到今天都是私人手中留存最伟大的美国画作之一。透过无数人的捐赠,它得以回到孕育这位艺术家的国度,真是太好了。”
![]()
皮尔的“双重肖像”
![]()
伦勃朗‧皮尔
《鲁本斯‧皮尔与天竺葵》
(Rubens Peale with a Geranium)
1801年,油画
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
伦勃朗‧皮尔在费城创作这幅画时,他本人23岁,弟弟17岁。这幅作品可视为一幅双重肖像:既是鲁本斯‧皮尔的写真,也为一株重要的天竺葵留下了形象——长期以来,人们都传说这是美国栽培的第一株天竺葵。这幅画是伦勃朗‧皮尔早期艺术生涯中无与伦比的一例,展现了其高度写实的精湛技巧。植物和人物都栩栩如生,让观者与画中场景产生情感共鸣。伦勃朗深入研习了古代大师对人体、光线和质感的表现手法,从鲁本斯‧皮尔桃红色的肌肤,到赤陶花盆,都可以见出这种影响。
据国家美术馆说明,这幅作品展现了“坚实清晰的刻画,精心调和的色彩,以及对细节的热忱投入”。鲁本斯位于画面左侧,耐人寻味的是,他戴着一副眼镜,放在桌子上的左手还握着另一副。两副眼镜展露了画家描绘光照和反射的高超技艺,这在人物眼睛下方尤为明显。小伙子并未注视他的植物,像是陷入了沉思;他透过触摸与天竺葵相连结:他的右手搭在花盆边缘,两根手指按在土上,做出测试湿度的样子。两兄弟对他们各自的照看对象都很敏感——伦勃朗‧皮尔对他的模特弟弟、鲁本斯‧皮尔对他心爱的植物。
鲁本斯‧皮尔的独生女玛丽‧简‧皮尔记述了《鲁本斯‧皮尔与天竺葵》一画的创作背景与过程,学者们认为这些描述非常珍贵。玛丽解释说,最初画这幅画的时候,她父亲只是手拿眼镜,而不是戴着眼镜。伦勃朗‧皮尔后来从美学角度认定,让眼镜戴在脸上会更好,但他保留了原始的描绘,以免破坏手部的渲染效果。她还写道,这株植物是“这个国家的第一株”。
艺术史学家们的结论是,这种说法需要深究。具体来说,他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第一株天竺葵,而是某一特定品种。他们推测的品种是小花天竺葵(Pelargonium inquinans,又称马蹄天竺葵)。1732年,德国植物学家约翰‧雅各布布‧迪伦尼乌斯(Johann Jacob Dillenius)在其植物图谱《埃尔特姆花园》(Hortus Elthamensis,英译:Eltham Garden)中收入了一幅小花天竺葵的版画插图,与鲁本斯‧皮尔拥有的这一株非常相似。小花天竺葵原产南非,在18世纪初期已传入欧洲。由于它很像天竺葵(Geranium),欧洲人就用这个名称来称呼它们,并且沿用至今。不过小花天竺葵和天竺葵虽然同属一科,却是不同的属。
![]()
约翰‧雅各布布‧迪伦尼乌斯
(Johann Jacob Dillenius)
《埃尔特姆花园》
(Hortus Elthamensis)中的小花天竺葵(Pelargonium inquinans)插图
在国家美术馆出版的《19世纪美国画作(第2部分)》(American Painting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art II)中,策展人艾伦‧G‧迈尔斯(Ellen G. Miles)这样描写这种植物的特征:“布满绒毛的枝条,柔软的五至七裂叶,五瓣的猩红色花朵,以及长柱状的雄蕊。它得名inquinans(拉丁语意为‘染色’),据说是因为它的叶子被触摸后会变成铁锈色或浅棕色。”
这幅画中,从底部那片叶子的边缘似乎可看到这种特征。
在19世纪初,美国的园艺技术能够栽培小花天竺葵,曾被视为国家的骄傲。据信,托马斯‧杰斐逊担任总统期间,白宫种植过小花天竺葵。国家美术馆说,皮尔在这幅肖像画中加入猩红色的天竺葵,旨在“纪念弟弟在园艺上的成就”。根据玛丽‧简‧皮尔的说法,天竺葵才是这幅肖像画创作时的真正主题。
对当今的各艺术机构来说,皮尔家族的绘画遗产仍具有重要意义,伦勃朗‧皮尔深受喜爱且家喻户晓的《鲁本斯‧皮尔与天竺葵》便是明证。在当代,这幅作品甚至启发了康涅狄格州传统陶艺家盖‧沃尔夫(Guy Wolff)制作了一款园艺花盆。他以赤陶烧制的珍品“皮尔盆”(Peale Pot)拥有18世纪的造型,饰以简约优雅的绳边。对天竺葵的喜爱也在园艺爱好者中延续,任何人在家中都可以用自己的皮尔盆,向这幅画作表达敬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