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不利就拿平民撒气?乌军最近的举动太让人震惊了!
为了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势,接连两天对俄罗斯境内民用的水库大坝进行轰炸,使得洪水泛滥成灾,上千名居民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面对这种突破人道主义底线的挑衅行为,俄罗斯迅速采取了精准的反击措施,普京更是亮出了一款全世界只有、绝无仅有的战略武器,出人意料地完全改变了战场的格局。
![]()
10月25日,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官方通报,乌军发动袭击致使当地水库大坝出现损毁情况,将近千名居民置于洪水风险之下,当地紧急调动力量组织群众往临时安置点转移。
可乌军依旧不罢休,10月26日夜晚,Avia网站透露,乌军又一次动用美国给予的“海马斯”远程火箭炮去轰炸那座大坝。
接连的打击让大坝严重损毁,水库水位降了超1米,别留多夫卡等三个村子快要被水淹没。
![]()
就在同一天,乌军有6架无人机去袭击莫斯科,全被俄防空系统给拦截下来。
这种对民用设施进行袭击、对对方首都搞偷袭的双线操作,本质是战场失利后的疯狂反扑。
1977年《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明文规定,严禁袭击平民以及民用设施,乌军的行径已然公然违背国际法,理当遭受全球的谴责。
![]()
而且乌军这般举动竟然明显违反相关规定,实在是不应该的。
乌军孤注一掷的关键缘由,是战场态势近乎瓦解。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汇报,俄军“中部”集群于红军城地域包围乌军31个营级作战单位,“西部”集群在库皮扬斯克围堵5500名乌军,战略要地沃尔昌斯克超70%的区域被俄军把控。
而且居然在这般局势下乌军还铤而走险,其战场形势着实严峻。
![]()
从国家实力方面来讲,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差不多都消耗完了。
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乌克兰在战前的常住人口有4429.86万现在人口还不到2200万,其中820万难民依旧留在海外,国内能够用来征召的兵员也就剩下320万左右。
对比之下,俄罗斯今年的前三个季度已经招募了将近40万名合同兵和志愿者,地面部队的总人数超过了100万,兵力规模、武器装备以及后勤供应整体上都处于比较充足的状况。
![]()
在常规战场处于毫无胜算的境地后,乌军竟然选择袭击民用设施,妄图以平民的安危来迫使俄罗斯让步,而且这一举动彻底激化了矛盾。
面临挑衅,俄罗斯回击迅速又精准。10月26日,俄国防部公告表明,俄军调用战术航空兵、无人机以及导弹部队,精准打击乌军能源设施、无人机生产车间等147个军事目标,直接截断其补给线。
而且居然这般高效地达成了作战目标,行动可谓干脆利落。
![]()
更显眼的是,普京那一天宣告了,核动力的“海燕”巡航导弹把关键试验给完成了,这款武器在全世界那可是绝无仅有的。
据格拉西莫夫汇报,该导弹进行了1.4万公里的飞行试验,在空中滞留15个小时,成功验证了反导规避能力,而且还没达到射程极限。
它有着百万吨TNT当量呢(就跟70颗广岛原子弹一样多),再加上能飞无限远的航程,能够在超低空围着地球转来转去,让对手根本没办法防备。
![]()
同期俄罗斯开展“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实战训练,普京明确称,俄的“核盾牌”可靠性极高,核力量处于全球顶尖水准。
乌方搞的冒险行动只会让紧张局势变得更严重。现在俄军已经完全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不管是在兵力的安排、装备的优良程度,还是在战略武器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
想要通过炸掉水坝这种办法来扭转战局,那明显是不切实际的,不但不会有效果,还会引来更强烈的回击,到头来受苦的还是乌克兰的平民。
![]()
《联合国宪章》已然清晰规定,各国得用和平途径化解争端,不可侵犯他国领土完整以及民众安全乌克兰眼下最应当的,是停止所有挑衅,摒弃借助外力扭转战局的空想,反倒要回到谈判桌前同俄罗斯开展沟通,这可是避免更多人背井离乡的唯一途径!
信息参考来源
1.央视新闻《俄方称别尔哥罗德水库大坝遭乌军打击受损》
央视新闻报道,普京称“海燕”核动力导弹完成关键试验,而且全球没有与之同类的产品》
3.凤凰网军事栏目报道《格拉西莫夫表示:俄军中部集群正实施对乌军31个营的包围态势》
腾讯网报道,普京称“海燕”核动力导弹完成关键试验,竟其他国家皆无此成果》
5.中国法学网《战时保护平民的国际规则》
6.世界银行《乌克兰常住人口统计数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