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民 编辑:冯晓晖
“浔城故事”专栏致力于收录和享与九江生活见闻相关的散文及纪实类文章。诚挚欢迎原创作者投稿,投稿方式及联系方式详见公众号自动回复。
![]()
本文首发于2025年10月19日《九江日报·长江周刊》总第1045期,经作者授权转发。本篇为未删节的作者原文。
1987 年4月19日,《聊斋》创作研讨会在福建宁德飞鸾海军基地招待所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剧十多人出席,我也应邀参会。福建电视台台长俞月亭主持这次研讨会。他说,我们决定拍摄《聊斋》系列电视剧,暂定拍摄60集,先做第一件事,搞剧本,在座的都是我们请来的电影编剧,到这里小住十天,读原著,选篇目,每一篇写两集,即一部电影的长度。要求在两个月之内拿出第一批剧本。
![]()
我们这伙人,有来自北京的赵大年,苏叔阳,来自长春的肖永宪,盛曼姝,来自江西的毛秉权和我,还有上海的几位,加上福建本省的李栋等人,都是当时影坛写手。
大家在美丽的海岛上一边吃海鲜,看海景,一边钻进蒲松龄的狐魅花妖世界。经过十来天的阅读,体会到蒲松龄以奇幻的狐鬼故事包裹现实情感,情节离奇却寓意深刻,人物塑造鲜活,语言精炼典雅。激起大家的创作欲望。
经过自报与协啇,各自选定了篇目,我确定改编《陆判》《阿绣》《书痴》和《锦瑟》等六篇。福建电视台委派李栋为剧本统筹。大家各自回家写作,次月交稿。李栋,广西人,作家。曾拿过全国第一屆短篇小说奖。他与我一见如故,文学意趣投缘。我正好手中无事,被他邀到福州住下,他希望我先拿出一个剧本来。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我写好两集《陆判》,李栋也完成了两集《鲁公女》。向俞台长汇报后连忙打印送审,比预定计划提前一个月。俞台长非常高兴,有了剧本,就建组拍摄。
![]()
《陆判》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书生朱尔旦生性豪放,因饮酒交了一个半神半仙的地府朋友陆判,住在十王庙的陆判常常半夜到朱家痛饮,天明才走。朱夫人贤惠待客,不以为怪。一次陆判看到放在桌上的文稿,揺摇头说不通,不通。朱尔旦说,我也常为此事受文友的讥讽,请判官教我。陆判又摇头,你是心窍不通,教也无用。朱尔旦苦脸相求:你帮帮我。陆判点头,我饮了你不少酒,要还你人情。
某夜,陆判怀抱一个包袱倏然闯进来,面露红光,朱尔旦,找到一颗三眼心,人刚死,心还在跳。我来帮你换上。说完举手猛击一掌,把朱尔旦点穴止血。就在烛光下,取出一把尖刀,将朱尔旦开膛破肚,换了心脏。只过半个时辰.,朱尔旦醒来,见桌上有一颗软软的血球,问:这是什么?陆判说,这是你的心,看,一窍不通,我已经给你换上一颗玲珑心。朱尔旦大惊,你把他杀了?陆判说,不,是他走路不抬头,被车撞死了。他的心没死。陆判伸出三根手指,三个窍,够你用了。果然,朱尔旦换心之后文思大进,吟诗作对行云流水,再无人耻笑。
自此以后,朱尔旦对陆判恭敬有加,好酒勤进。一次,朱尔旦趁酒酣耳热之际突然问陆判,人心可换,人头可以换不?陆判随口应答:当然。朱尔旦说,大人,我有一事相求。陆判问何事。朱尔旦说,贱内,就是我妻,下体颇不恶,可惜面貌不甚佳丽。若是能换个好看的,在下感恩不尽。陆判闻言一怔,猛拍桌案,震裂杯盆。大声骂道:贪心不足则生悲!竟敢说出此等混帐话来。朱尔旦惊得一身大汗,伏地叩头不止。陆判起身要走,朱尔旦捧起酒杯挽留,陆判迟疑地接了酒杯一饮而尽。喃喃自语:这酒债是越欠越多,要还的…也罢,我答应你,尽心寻觅。
![]()
果然某夜三更,陆判骤至。怀抱红布包,说是找到一个佳丽头颅,特来更换。朱尔旦大喜,引他入内室。见夫人侧身眠臥。陆判把红布包交朱尔旦抱定,自于靴中出白刃如匕首,点了两个止血穴,按住夫人颈项,着力如切,夫人头颅迎刃而解,滾落枕畔。急于朱尔旦手中取美人头合在项上,详审端正,而后按捺。再用枕头垫上,提起夫人头倏然消失。良久,至五更夫人醒来,觉颈间微麻,搓之,血片纷纷落下,非常惊骇。朱尔旦急忙告诉原由,夫人啐他一口,取镜自照,变成一个美人了。
原著写到此处,交代一下美女的头何处得来,用托梦之法抚平对方,朱尔旦一家平安到老。作为现代人编剧,若不惩罚贪婪的朱尔旦,有失公平,正义何在?于是我笔锋一转,换了头颅的朱夫人,根本不认识朱尔旦,大叫大骂起来。
原来,她是吴侍御的千金小姐。上元节游十王殿,遇见无赖窥艳。尾随至家门,乘夜入室潜进闺房,杀一婢于床下,逼奸吴小姐,小姐不从,呼喊捉贼。被贼杀死,断头而去。陆判通晓阴阳,得到吴小姐之头,遂与朱夫人换上。吴小姐根本不识朱尔旦,大呼捉贼,不要让贼跑了!
![]()
于是,朱尔旦一家乱成一锅粥。丫环仆人惊惶失措。这事很快传扬出去,传到吴侍御府中,他们正为女儿被杀,失落头颅而苦恼。听说女儿在别人家复活。急忙派人到朱家看个究竟,发现女儿还活着,变成朱家的夫人,叫苦连天。吴侍御疑是朱尔旦为非作歹,一纸诉状告到府衙,朱尔旦被拘入狱。
通晓人间地府的陆判,让朱尔旦坐了三天大牢,再去知府床前托梦,将事故前后一一诉说,免去朱尔旦杀人之罪,罪在自己贪酒误事,罚俸三年,戒酒服役。知府大人才知㡳细,开庭训教朱尔旦一番,免罪释放。并将奸杀吴小姐的罪犯杨大年捉拿归案。
朱尔旦虽然被释,但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不知所终。给世间留下一个警告。
由于《聊斋》是古典名著,创作团队强大。以张刚为首的南昌影视创作研究所願意出资建组拍摄,俞月亭欣然应承,两省联合,成立“聊斋系列电视剧创作总部”。俞月亭、张刚为总监制。
《陆判》剧组很快成立,由牛犇执导,王强饰朱尔旦,马戈饰陆判,陈怡饰吴小姐。两集戏很快拍完,十一月㡳制作成功。另一个剧组《鲁公女》也宣告制作完毕。十二月初,《聊斋》创作总部在宁德召开第一次看片会,请来了北师大教授文怀沙,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袁世硕等专家到会,观看新片《陆判》和《鲁公女》,总结经验,研讨得失。
《鲁公女》好评通过,在分析《陆判》的样片时,文怀沙提出:一个人是一个司令部还是两个司令部?朱尔旦换心,变聪明了,文思大进。他老婆换了头,就不认识老公,她还是吴小姐。这涉及到人格同一性、自我认知与伦理困境的核心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与会者议论纷纷。袁世硕直击矛盾焦点:换头换心之后的人,究竟是以“头”(大脑意识、记忆)还是以心”(情感、性格)来界定身份?如果两者冲突(如剧中的妻子有朱妻的身体和吴小姐的头)那么这个人到㡳是谁?是吴小姐的灵魂借尸还魂还是朱夫人的身体植入新的人格?这种双重改变撕裂了自我认同基础,形成了两个司令部的争议。
![]()
我当时在北京修改另一个剧本,没有参会,也没有看到牛犇拍摄的样片,是李栋用电话告知了一切。我问,片子拍得怎么样?他说中等水平。他问我,怎么回答两个司令部的问题。我很明确地说:头是大脑,是司令部,心,算是参谋部吧。
作为剧本统筹,李栋支持我的审美把握。他代表制片方,在会上发言:剧中明确以头颅(大脑)作为意识和人格的核心载体,朱妻换头后完全延续了吴小姐的记忆丶学识丶审美和性格,对朱尔旦的厌恶直接反映吴小姐生前的经历。朱尔旦因贪婪美色而给妻子换头,悔恨不已。印证了陆判以前的警告:贪心不足则生悲。编剧王一民对原著的改动表达的批判意识,深化了主题。
李栋的解释平息了专家的争议,却没有说服发行人,会后有人说,《陆判》是《聊斋》的主要篇目,改动这么大,怕影响发行。建议重拍。台长俞月亭也心怀忐忑,—时拿不定主意。一位日本NHK的记者的出现,改变了犹疑的局面。
原来福建电视台筹备《聊斋》拍摄的广告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引起日本NHK广播中心的关注。他们已弄到关于《陆判》的资料,也派人观看了样片。这天在会议的间隙,一个记者找到俞月亭台长,提出他们总部要购买《陆判》的播放权。NHK是一个国际性的媒体,它认为“两个司令部”具有话题性和讨论价值,容易引发观众反思。这一争议既符合聊斋“谈鬼说狐,针砭世情”的精髓,又能吸引现代观众对科技伦理(人工智能)意识的联想。
通过与日本记者的交往,俞台长意识到,经典文学的改编,既要尊重原著精神,也要敢于创新。87版聊斋选择放大矛盾而非廻避,是为了借奇幻外壳探讨更尖锐的现实问题(如欲望,身份焦虑)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引发争议,但也跳出了简单的道德说教,具备了哲学思辨的厚度。
![]()
不久,剧本逐渐到位,有的尚要修改,20多集可以投拍,为解决资金难题,总部十多人分成几组找赞助,得到各界的支持,充分显示名著的吸引力量。上海电视台刘印平加入,担任执行总制片。此人一到,立即拉起一个剧组,导演了我根据《锦瑟》改编的剧本,改名《地府娘娘》,找来了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围城》中扮演苏文纨的李缓缓主演,获得一致好评。
1988 年9月,《聊斋》总部挑选7部11集作为第一批完成片在全国30多个省级台同时播出,引起强烈反响。同年11月,俞月亭、李栋和刘大印(刘印平改名)应日本东和公司经理深泽一夫之邀访问日本,签订东和公司购买全部80集《聊斋》电视播出和录像带放映权。
经过艰难的努力,历时三年,《聊斋》系列电视剧最后完成75集。谢铁骊、谢晋、陈家林、赵焕章等著名导演,陈红、赵静、何晴、李媛媛、茹萍、何政军、徐少华等影坛靓女帅哥都在各个篇章一展身手。全剧分三批全部播出。成为全国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音乐部分,乔羽作词,王立平作曲,彭丽媛演唱的主题歌《说聊斋》,“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那是永恒的经典!
![]()
我编写了《陆判》(牛犇导演,王强、马戈主演)、《阿绣》(傅敬恭导演,赵静主演)、《地府娘娘》(刘大印导演,李媛媛主演)、《书痴》( 李歇浦导演,谷亦安、黄超主演 )、《荷花三娘子》(徐俊泰导演 ,张茜主演)和《杀阴曹》(毕剑昌、魏小海导演,马崇乐、陈于虹主演)共六部十集。有幸参加这样全国性的大制作,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三十多年过去,那年,那月,那些合作过的朋友都是我难忘的记忆。
![]()
王一民
【作者简介】
王一民 ,1938 年出生,江西湖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曾任九江市文化局副局长、九江市作协主席、江西省文联副主席。著有诗集《鄱湖渔歌》,发表并上演歌剧《捞草迎亲》、话剧《红花草》、等。写作剧本多部,其中《乡情》获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乡音》荣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文化部优秀影片奖。2020 年 获“第五届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
【编后记】
《聊斋》系列剧,真可谓一代人的记忆。它几乎汇聚了当年影坛上最亮眼的俊男美女——女的负责演温柔体贴、却又风骚无忌的狐妖鬼女;男的负责演温文尔雅、却来者不拒的文弱书生。至于那些颜值不够、气质不佳的,就去演妖魔鬼怪、壮汉侠客吧。总而言之一句话:在《聊斋》的世界里,你是什么角色,看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