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叫“小橘子”的流浪猫,本该是校园里最温柔的一抹橙色。它亲人、乖巧,每天在教学楼前蹭学生的腿。
可就在剧组来拍《红舞鞋》的那天,小橘子再也没有回家。
那辆写着剧组标志的车,在校园里飞驰而过,一瞬间,生命戛然而止。
剧组说“意外”,可学生的愤怒、网友的质疑,一夜之间炸开了锅。短短一天,《红舞鞋》三个字成了众矢之的。
![]()
01 一场道歉,换不回一条命
事故发生后不到24小时,剧组迅速发声明,司机辞职、成立基金、承诺整改,一副“负责任”的样子。
可奇怪的是,没人买账。
为什么?因为从头到尾,剧组的态度都让人心寒。学生们悲伤发帖,想为小橘子讨个说法,剧组却忙着删帖、压声。
有人被辅导员约谈,有人被要求删除微博。剧组不是在安抚情绪,而是在“灭火”。
校内猫猫驿站的志愿者说得最直白:不是学生情绪激动,而是剧组太傲慢。
他们没有一点歉意,只想让这件事尽快消失。
更离谱的是,所谓“小橘子基金”也没个影儿。谁来负责?钱从哪出?给谁用?一句话都含糊。
网友直言,这不是善后,是摆拍。
![]()
02 剧组的劣迹,远不止这一次
《红舞鞋》剧组早就臭名昭著。
之前就有学生爆料,去当群演被压榨得连水都喝不上。拍十个小时,拿七十块。
烈日下晕倒了没人管,还被人冷嘲热讽:“扛不住别来拍戏。”
换衣服连更衣棚都没有,女生们只能躲在角落里遮掩身体。道具又脏又臭,工作人员口气冲得像在训人。
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拍戏,是忍受。
更让人气愤的是,剧组居然有人在烈士纪念碑旁边聊天,还把脚搁在碑上。有人拍下照片发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爆炸。
“不尊重先烈,就是不配拍戏。”这句话,成了最刺耳的控诉。
一边是学生流泪,一边是工作人员笑着抽烟。那种反差,刺痛了太多人的心。
![]()
03 捂嘴、威胁、起诉,哪一样不恶心?
最初学生只是善意提醒——别去《红舞鞋》当群演,太糟心。结果,剧组气急败坏,威胁要起诉人家诽谤。
学生被迫删帖、写道歉信。那种来自资源和权力的压力,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连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剧组都反咬一口,说被“恶意诋毁”。
他们把镜头对准别人,却害怕被镜头拍回来。
如今,小橘子被撞死,他们还想重演老套路?网友们这次不吃那一套了。
评论区清一色的抵制、冷嘲、怒骂:连一只猫的命都不尊重,还拍什么青春励志?
![]()
04 一场舆论风暴,撕开了真面目
剧方道歉、基金承诺、司机辞职,全都挡不住口碑崩盘。东阳春羽影视文化公司选择沉默,仿佛一切都与己无关。
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校园不是剧组的取景地,而是学生的生活空间。在别人家门口拍戏,本该懂得尊重与分寸。
可他们一味蛮横,不顾安全、不顾感受,只顾赶进度、抢曝光。
如今网友一句“必扑”成了宣判。即使未来《红舞鞋》顺利上线,也注定难逃口碑崩塌。
观众的抵制不是冲动,而是积累太久的愤怒。
人心最怕被一次次辜负。拍戏可以有失误,但不能没底线。尊重,是最基本的常识。
![]()
从撞死猫到踩纪念碑,从压学生到威胁媒体,《红舞鞋》剧组每一步都在作死。所谓“艺术创作”,在他们手里变成了傲慢和冷漠。
人们不是不原谅,而是被一次次轻蔑惹毛了。
一部剧的成败,决定权从来不在镜头,而在人心。
观众的抵制,不是情绪,而是态度。
当你轻视生命、践踏尊严的那一刻,票房和热度都成了泡影。真正的灾难,从来不是被骂,而是再也没人愿意看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