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军眼看着要重大胜利,普京却突然下令:确保愿意投降的乌克兰军人投降,为何突然选择拯救乌克兰军人?

0
分享至

前言

2025年10月26日,俄军总参谋长向普京汇报了一个震撼数字:超过1万名乌军已被合围。

哈尔科夫与顿涅茨克,两处钢铁牢笼正在收紧,补给线被切断,突围路线被封锁,面对绝境,乌军士兵的饮用水与医疗物资已濒临耗尽。

为何胜利在望时普京的笔尖却指向了“拯救”?这种冰与火的交织又将把战争带向何方?


编辑:MUYI

钢铁牢笼形成,普京的笔尖却指向了“拯救”

前线指挥所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格拉西莫夫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地图上画出的两个红色圆圈,像两道绞索。

库皮扬斯克,5000人。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5500人。超过1万名乌军,已被俄军的钢铁洪流彻底围死。


卫星图像显示,所有渡口都被控制,林间道路布满了地雷,无人机24小时在空中盘旋,像一群耐心的秃鹫。

独立军事观察组织“冲突情报小组”通过分析卫星图像指出,乌军遗弃的装备包括12辆T-72B3坦克、23辆BMP-2步兵战车及4门M777榴弹炮。

这些曾经让俄军头疼的钢铁巨兽,如今只能静静地躺在泥地里,像被遗弃的玩具。

这不仅是装备的损失,更是乌军反攻能力的彻底折断。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一场残酷的围歼战即将上演时,普京的表情却从凝重转为一种深远的平静。

他听完了汇报,随即签署了一道让所有人意外的命令。

“必须保证试图投降的乌军士兵安全,哪怕是顶着己方督战队的枪林弹雨。”

一边是钢铁合围的残酷,一边是生命通道的仁慈。

这种冰与火的交织,前所未有。


更让人深思的是,命令里还特意提到了“保护被乌军用作人盾的平民”。

这道命令通过俄军广播系统反复播放,甚至通过无人机向乌军阵地投放了数千份俄文传单。

这等于给那些快绝望的士兵,开了一扇“活门”。

但问题在于,这扇“活门”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被围乌军第58旅通过无线电向俄军喊话,要求确认投降通道的安全性,国际红十字会也紧急启动了人道走廊谈判。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普京此举暗含多层战略意图。

通过保障战俘权益,可以削弱乌军的抵抗意志。

据前线传回的情报,部分乌军单位已出现“宁可投降不愿死战”的情绪。

同时,这更是在向国际社会展示俄罗斯遵守战争法的姿态,缓解西方对俄“人道危机”的指控。


有意思的是,俄方还玩了一个“小心思”。

普通乌军士兵投降能享受战俘待遇,但外国雇佣兵不行。

这些拿着高薪、抢占补给的雇佣兵,与本土士兵的矛盾早已激化。

这一分化,比真刀真枪的攻打更管用。

想象一下,一个乌军士兵,身后是督战队的枪口,眼前是俄军的“人道”通道,他会怎么选?


“三维同步”战略的解剖刀

如果只看到战场上的围歼与“仁慈”,那你就太小看这场战争了。

俄方正在上演的,是一场“三维同步”的复合打击。

军事上,围而不打,这是物理层面的压制。

心理上,宽严并济,这是精神层面的瓦解。

社会上,釜底抽薪,这是存在层面的抹除。


这三者同步展开,构成了一台冷酷的战争机器。

而最核心、最残酷的,是第三维——社会摧毁。

这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可以称之为“社会崩溃战”。

它的目标,不再是消灭敌人的军队,而是摧毁敌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系统。


现代国家的稳定运行,就像一个精密的系统,极度依赖电力、能源、网络这些基础设施。

它们是这个社会的动脉。

俄军的战略,就是用一把精准的手术刀,一根根剪断这些动脉。


10月25日夜间,俄军战略导弹部队对基辅第五、第六热电厂发起联合攻击。

巨大的爆炸声后,基辅70%的区域陷入一片黑暗。

乌克兰能源公司紧急声明称,修复工作需至少15天,甚至可能延长至30天。

但更重要的是,进口设备的短缺,让这个“15天”成了一个绝望的谎言。


基辅市政府的应对,更是加剧了恐慌。

他们要求居民“自备发电机或疏散至郊区”,却未提供任何具体的疏散路线或物资支援方案。

想象一下,当冬天的寒风刮过第聂伯河,基辅的公寓里没有暖气,没有灯光,没有网络,甚至没有干净的水。

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医院里,保温箱的备用电源还能撑多久?

孩子们无法上网课,整个城市的信息交流退回到前互联网时代。

这就不是简单的军事胜利了。这是一种“文明抹除”。

通过摧毁支撑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来剥夺对手的“现代国家”资格。

前天凌晨,遭到俄军导弹袭击的基辅无线电工厂,几乎完全烧毁,并在火灾后直接二次坍塌。


这个庞大的建筑群里,肯定藏着北约刚刚送来的武器弹药。

俄军发现后,直接一发入魂,完成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打击。

乌克兰媒体报道称,由于多次遭到轰炸,基辅第五、第六热电厂已保不住了。

当局通报:“基辅市民们,请做好准备,这个冬天将会是最艰难的。”


最艰难的,究竟意味着什么?

俄军现在就等着,乌克兰的社会、产业,自行崩溃。

乌克兰的坦克、步兵战车已经消耗光了,而士兵们还在硬撑。

为什么?因为有督战队在后面压着。

从波克罗夫斯克战场传出来的消息看,乌军甚至让亚速营组建的第三突击军当“行刑队”,谁要是想退或者想投降,直接就开枪。


黑暗中的文明悲歌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大国博弈的棋盘时,基辅公寓里的黑暗,正在吞噬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故事。

这就是“社会崩溃战”最真实的写照。

宏观的战略分析,最终都会落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

那个在黑暗中为保温箱里婴儿祈祷的母亲,那个在寒风中排长队领取一点救济面包的老人,那个通过短波电台收听外界消息、却无能为力的年轻人。

他们的痛苦,才是这场战争最深刻的注脚。


而国际社会的反应,却充满了复杂的利益算计。

美国特朗普政府取消了原定与普京的会晤,并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实施制裁,但未直接评论普京的“人道主义指令”。

法国等国家在支持乌克兰的同时,通过声明强调“人道主义战争法”的重要性,但未明确认可俄方举措。

乌方则未公开回应,但此前曾指责俄方“利用投降士兵进行宣传”。


西方媒体普遍认为普京的指令是“心理战”,旨在瓦解乌军士气并塑造俄方“文明形象”。

但军事专家亦指出,俄方在库尔斯克等地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加剧了战场上的混乱。

尽管俄军占据战场主动,但战争远未结束。

乌克兰政府仍拒绝承认失败,泽连斯基在最新讲话中呼吁“全民坚守”,并承诺将获得新的西方援助。


乌军在部分被围区域仍组织零星反击,显示出一定的抵抗韧性。

俄军推进速度在城市攻坚中也显著放缓,在红军城等地区遭遇较大伤亡,表明乌军仍具备一定的防御韧性。

战场外的经济博弈同样激烈,特别是随着冬季临近,欧洲天然气价格因俄方减少过境乌克兰的输气量而暴涨37%。

德国经济研究所警告,若基辅无法在11月前恢复电力供应,其工业产出可能下降15%,这将直接影响对乌军事援助的可持续性。

这是一个残酷的数学题。


乌克兰的韧性,正在与俄军的摧毁速度,进行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而这场赛跑的赌注,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在这场赛跑中,还有一些被遗忘的“棋子”。

俄国防部战报称,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废墟中发现的尸体包含哥伦比亚籍、尼日利亚籍及菲律宾籍人员。


这印证了西方关于“北约教官直接参战”的猜测。

但军事专家指出,这些缺乏系统训练的雇佣兵在正规战中作用有限,他们携带的北约制式武器,反而成了俄军情报部门的重要信息源。

他们高薪而来,却可能无名地死在异国的废墟里,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当胜利不再是占领土地

如果战争的终局,不是占领首都,而是让首都“断网断电”,我们该如何定义这种冲突?

军事分析机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提出了冲突终结的三种路径模型。


第一种,俄军通过持续打击能源设施迫使乌方接受停战,这种“以战促和”策略可能在未来3个月内见效。

第二种,北约直接介入导致冲突升级,但考虑到俄罗斯核威慑力量的存在,此路径概率较低。

第三种,通过国际调解实现局部冻结冲突,但需要乌方放弃部分领土主张,而目前基辅政权尚未表现出妥协意愿。

这三种路径,无论哪一种,都指向一个冰冷的现实:乌克兰的选择权正在急剧缩小。

而这背后,是一个更深层的趋势。我们称之为——“存在性战争”。


在高度互联的世界里,最致命的攻击,不再是飞机大炮,而是切断连接。

一个国家的主权,已经与它接入全球基础设施(SWIFT、互联网、能源网)的程度深度绑定。

那么,切断这些链接,是否就成了成本最低的“非接触式主权剥夺”?

古罗马通过道路、法律和浴场来“罗马化”被征服的民族。今天,通过切断电力、网络和金融,是否可以实现“去现代化”?

这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但必须思考的问题。


普京下令保护投降士兵,不仅是战术安排,更是政治信号。

他不再追求彻底歼灭,而是为战后秩序与国际承认铺路。

这表明,俄方已经开始为“终局”做准备了。

历史经验表明,当包围圈收紧、城市陷落、民生崩溃之时,战争的结局往往已经注定。

此刻的顿巴斯,或许正站在这样的临界点上。

无论最终是谈判收场,还是最后一战,这场持续近三年的冲突,正在走向其不可避免的终章。

但这个终章,可能开启了一个更危险的序幕。

这种“社会崩溃战”模式一旦成功示范,将为所有高度依赖基础设施的现代国家,敲响警钟。

未来的大国冲突,可能更多表现为围绕基础设施的“韧性攻防战”,而非直接的军事冲突。


国家安全的竞赛,将重点从军事威慑,转向“系统反脆弱性”建设。

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国家安全,将基础设施的韧性,置于与军事防御同等重要的位置。

必须发展新的伦理框架,来应对这种“文明级”的攻击。

因为,当战争的目标从消灭肉体转向抹除文明,胜利的定义已被彻底改写。


结语

当战争的目标从消灭肉体转向抹除文明,胜利的定义已被彻底改写。

这种“存在性战争”或将成大国博弈新常态,考验着每个现代国家的系统韧性。

面对可能到来的“黑暗”,我们该如何守护文明的火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巴基斯坦突然发出战争通牒,准备彻底消灭塔利班政权

巴基斯坦突然发出战争通牒,准备彻底消灭塔利班政权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0-31 15:16:12
浙江1米75男生只有110斤,反复腹痛一年被误会“装病”,医生凭一个细节揪出罕见病!

浙江1米75男生只有110斤,反复腹痛一年被误会“装病”,医生凭一个细节揪出罕见病!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06:05:42
埃尔多安当面质问默茨:德国难道看不到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行为?

埃尔多安当面质问默茨:德国难道看不到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行为?

环球网资讯
2025-10-31 09:09:42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小羽叨叨叨
2025-10-29 10:37:13
杭州、温州被纳入国家试点先行地区

杭州、温州被纳入国家试点先行地区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07:57:02
普里查德:我们被火箭打爆了,我不知道这比赛有什么值得总结

普里查德:我们被火箭打爆了,我不知道这比赛有什么值得总结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28
日本32岁女子涉嫌杀害21岁尼泊尔籍男友:作案后谎称男子自杀

日本32岁女子涉嫌杀害21岁尼泊尔籍男友:作案后谎称男子自杀

新京报
2025-11-01 12:20:14
苏超演绝了!南通重蹈世界杯强豪覆辙,泰州复制北京奥运一奇迹

苏超演绝了!南通重蹈世界杯强豪覆辙,泰州复制北京奥运一奇迹

全眼看体育
2025-11-02 08:33:35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君好伴读
2025-09-22 12:49:18
从“海燕”到“波塞冬”,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海燕”到“波塞冬”,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政知新媒体
2025-10-31 23:00:26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可乐谈情感
2025-11-01 08:49:47
倪妮方发声明回应王家卫录音内容,否认有“后台”“靠山”:已委托律师取证并追责;相关录音涉多位明星

倪妮方发声明回应王家卫录音内容,否认有“后台”“靠山”:已委托律师取证并追责;相关录音涉多位明星

大风新闻
2025-11-01 13:45:07
我是县财政局长,初恋调任县委书记,她将我调到落后的镇任镇书记

我是县财政局长,初恋调任县委书记,她将我调到落后的镇任镇书记

秋风专栏
2025-10-07 11:12:43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2 07:55:28
回来了,都回来了

回来了,都回来了

靴室笑谈社
2025-11-02 10:21:39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28 09:12:19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客户,章泽天穿四万香奈儿外套,刘强东满脸宠溺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客户,章泽天穿四万香奈儿外套,刘强东满脸宠溺

李博世财经
2025-11-02 11:23:14
43岁李娜现状:退役多年成富婆,儿女双全,越来越美丽了

43岁李娜现状:退役多年成富婆,儿女双全,越来越美丽了

大西体育
2025-11-02 11:28:03
统一台湾后,相较于洪秀柱马英九,此人更适合担任台湾省省长?

统一台湾后,相较于洪秀柱马英九,此人更适合担任台湾省省长?

通文知史
2025-10-15 21:00:03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管控!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管控!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1-01 16:41:52
2025-11-02 12:39:00
流年拾光 incentive-icons
流年拾光
从时光中精选最美的片段,编织成册,献给珍惜回忆的你
5227文章数 9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寂静岭2RE》DLC传闻再起!Steam后台暗藏玄机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