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解放思想闯新路】北林区水产总站:打造智能化渔业生产基地 解锁渔业养殖创新样本

0
分享至

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单位、各部门积极主动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着力务实担当守正创新,涌现出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学习,现开设【解放思想闯新路】专栏,择优刊发各单位、各部门典型经验,供工作中学习借鉴参考。

内容摘要:北林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理念以及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市、区关于发展冷水渔产业的决策部署和北林区构建“12345”发展体系工作思路,积极调整产业布局,打造智能化渔业生产基地,通过项目建设解决北林区大水面增养殖方面科技支撑不足的问题,利用惠渔政策扶持更新养殖设备,实现智慧生态渔业的突破。

一、基本情况

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1万亩,共有养殖主体177户。打造了6个冷水鱼生产示范基地,形成“育繁推”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冷水鱼苗种年孵化能力达到2.5亿尾,2024年水产品产量完成4.2万吨,增长3.9%,产值突破10亿元。以绥化市津湖渔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建设了智能化大水面鲢鳙鱼渔业生产基地。绥化市津湖渔业有限公司现有养殖水面6200亩,其中养殖鱼池200亩,水库养殖面积近6000亩,利用津河水库发展鲢鳙鱼产业,形成了集鱼类优良苗种繁殖、鱼种培育、商品鱼养殖、生态发酵饲料生产、综合经营生产为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打造智慧数字渔场,通过物联网自动化,达到池塘养殖含氧量自动监测、自动增氧,饵料自动定时、定量投喂、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智能化标准。通过投喂生物发酵饲料使水库水产品亩产量提高到200斤以上,水库亩产效益提升至400元以上。

1.强化组织领导,深化改革突破,推动北林渔业发展与时俱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大食物观,践行大食物观,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渔业工作实际相结合,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是强化领导,加强组织协调。水产总站成立以站长为组长的领导组织,进行北林区渔业产业布局、苗种供应、水产品销售、资金补助及优惠政策落实等全方面的组织协调,分管负责、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北林区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推动北林区水产养殖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伴随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出台《黑龙江省冷水渔业振兴行动方案》,政策向渔业发展倾斜,北林区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坚持科技驱动,龙头引领,通过打造津湖渔业有限公司智能化渔业生产基地,发挥冷水渔业的科技作用,加强科技培训,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提升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推进冷水渔业规模化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循环。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挥渔业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增加渔业碳汇潜力,推动渔业绿色发展。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时俱进发展智慧渔业。完善养殖池塘水电路畅通,坚持养殖池塘标准化升级改造,通过项目建设、更新养殖设备,在渔业高质量发展鱼池改造基地、冷水鱼类养殖基地推广水质在线监测、智能增氧、颗粒饲料精准投喂、病害科学防治、养殖尾水处理等技术应用,逐步实现渔业生产智慧化、管理科学化、物流销售数字化。

2.坚持因地制宜,多举措并举,推动北林渔业发展提质增效。绥化市津湖渔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省级鲶鱼良种场,现有鱼苗孵化车间500平方米,年孵化各类鱼苗能力达到1亿尾,年产商品鱼60万斤,通过智能渔场的建设,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一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水产总站协助企业制定项目方案。明确项目规模、建设目标、工程布局及技术操作流程,坚持常态化下乡监督工程情况,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技术指导,掌握项目进展动态,保证项目建设各项进程如期完成。二是督促企业坚持多举措并举,积极履行主管单位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实现责任担当与能力提升的双向促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压实主体责任,通过组织业务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提升企业履职能力,重点强化责任意识、执行能力、服务效能等作风建设,形成“责任传导—过程管控—整改提升”闭环体系,切实推动企业从被动履责向主动作为转变,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品牌引领,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渔业发展全过程。津湖渔业有限公司持续打造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场户,加大与辽宁丹东北江渔场合作,把大规格鲢鳙鱼销售到南方地区,实现“塘育库出”“北鱼南销”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全区符合条件水库发展大规格鲢鳙鱼养殖,探索多层次销售模式,开发省内外水产品销售渠道,开辟品牌渔业新赛道,提高区域生产经营效益。

3.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出高标准要求,创新北林智能化渔业发展机制。智能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在推进智能化渔业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企业严格提出高标准要求。一是通过项目建设解决北林区大水面增养殖方面科技支撑不足问题。利用惠渔政策扶持,更新养殖设备,发展智慧渔业,随着智能渔业设备的投入使用,利用物联网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大数据技术,企业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对池塘溶氧监控、水库水位监测预警、投料机智能调速投喂等,实现定时、定点、定量投喂,全天实时监测水质变化。二是通过智能化渔业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改善企业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大大提高鱼苗孵化成活率,发酵饲料生产能力提高2—3倍,水库水产品回捕率提高20%,大水面投喂发酵饲料亩产量由100斤提高至150斤,每年可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60万元,实现水产品增产保供、渔业提质增效。不仅大幅提高鱼塘生产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有效避免投入品滥用和过度使用,还可以实现饲料、电力成本的节约,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引导养殖户转变水产养殖观念,创新模式,挖掘潜力,提高水产品产量、质量和产值,实现智慧生态渔业的突破。三是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体现智能渔业发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方面大大提高养殖池塘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高企业智能管理水平,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另一方面,符合北林区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好水、好鱼、好牌、好价、好效“五好”渔业发展,解码北林区智能渔业的生产力。

二、经验启示

1.坚持政治引领,促能力提升。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总遵循,践行大食物观,坚持将政治建设贯穿渔业工作的各方面,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促使党建工作与渔业项目建设发展工作有效结合,认真贯彻总书记提出的“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以务实举措,让渔民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推动渔业企业管理与党建工作有效联合。

2.坚持问题导向,促质效提升。适应渔业发展新形势,找准北林渔业缺乏科技支撑短板,迅速发力,打通痛点,大力推动智能渔业发展。做好智能渔业发展规划,建立相应规划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区域发展结构方式,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科学发展智能渔业,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渔业发展全过程,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3.坚持服务发展,促理念提升。智能化渔业是高效益、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要切实掌握“因地制宜”这一方法论,配齐配强专业队伍人员,增强技术培训、指导服务能力,结合北林区经济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优势,向生产、管理数字化理念转型。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推动渔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渔民对渔业养殖生产发展信心,不断把水产事业发展推向前进。

三、延伸思考

1.请结合案例,立足本地实际,思考还能在哪些方面加强和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

2.请结合案例,谈一谈如何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项目建设?

来源丨北林区委宣传部

北林发布

微信:beilinfabu

邮箱:blqwxb@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55-8315012

举报邮箱:blqwxb@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林发布 incentive-icons
北林发布
中共绥化市北林区委宣传部
21630文章数 33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