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振宁先生于103岁高龄与世长辞,这位科学巨擘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2. 在八宝山举行的庄重告别仪式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轻轻覆盖在他安详的身躯之上,实现了这位海外游子毕生渴望归依祖国怀抱的深切夙愿。
![]()
3. 百年丹心,国旗为证的赤诚
4. 杨振宁先生的生命轨迹,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交织、同频共振。
5. 少年时代在战火纷飞中求学于西南联大,在低矮茅草屋内借着昏黄煤油灯光苦读物理书籍,心中燃烧的是以科学振兴中华的理想火焰。
6. 赴美深造期间凭借卓越才华登上世界科学巅峰,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他郑重宣告:“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身份感到无比自豪。”
7. 当中美关系尚处冰封时期,他毅然多次往返两国之间,成为推动中国与国际学术界重建联系的第一位重要使者。
![]()
8. 晚年彻底回归故土,定居清华大学校园,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归根居”,寓意落叶归根;不仅捐出全部工资用于建设高等研究院,更在年逾八旬之际坚持亲自为本科生授课,传道授业不辍。
9. 他主动放弃美国国籍,重新加入中国籍,深情表示:“我的身体里流淌的,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血脉。”
10. 这位将毕生智慧与热忱献给科学事业和祖国发展的伟大学者,逝世后获国家最高礼遇——国旗覆身,实至名归,毫无争议。
11. 许多人目睹那面庄严覆盖的国旗,耳边仿佛回响着他曾立下的誓言:“我要帮助中国人建立科学上的自信心”,不禁潸然泪下。
![]()
12. 那一面国旗,并非随意授予的象征,而是对一位百岁赤子忠诚奉献最沉甸甸的历史见证与国家褒奖。
13. 可就是这样肃穆哀荣的时刻,这样厚重崇高的荣誉,依然挡不住一些别有用心者的冷嘲热讽。
14. 告别仪式结束不到两天,网络空间便泛起阵阵恶语浪潮,涌现出三类荒谬言论,每一句都充斥着无知、偏见甚至蓄意抹黑。
![]()
15. 争议一:改过国籍不配披国旗
16. 有人跳出来指责:“杨振宁曾经变更国籍,没有资格享受国旗覆盖的待遇。” 这种论调令人愤慨。
![]()
17. 早年出国是为了汲取前沿知识,待到学有所成之后,他毫不犹豫地放弃美国国籍,回归中国籍贯,这是发自内心的归属选择。
18. 数十年来,他为中国引进国际资源、搭建科研平台、培育高端人才,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
19. 若仅因一段历史时期的合法身份变动而否定其终身忠诚,无异于吹毛求疵、刻意挑刺。
![]()
20. 争议二:比钱学森、邓稼先贡献不足,不算爱国
21. 更有甚者拿他与钱学森、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比较,声称:“他未参与国防工程,科研方向不同,谈不上真正爱国。”
![]()
22. 此类观点极为狭隘且缺乏基本认知!
![]()
23. 各人所处领域各异,报国路径自然不同。
24. 钱学森先生主导航天与导弹研发,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25. 杨振宁先生则在理论物理前沿实现突破性建树,使中国在全球基础科学舞台上赢得尊重地位。
26. 爱国难道只有投身军工才算数?
27. 若以此标准衡量,则教育工作者、医学专家、农业科学家岂不也都被排除在外?
![]()
28. 争议三:央视未报道葬礼,就是不被认可
29. 最离谱的说法是,有人揪住“中央电视台未直播或重点播报葬礼”做文章,妄言:“这说明官方并不真正承认他获得国旗覆盖的资格。”
![]()
30. 先不论事实是否如此,即便主流媒体未作大规模宣传,也绝不等于国家不予认可。
31. 国家对于杰出科学家的敬意,体现在长期政策支持、学术地位确立以及最终给予的崇高礼遇之中,而非依赖一次新闻播报来体现。
32. 再说,清华大学师生自发组织追思会,校内外无数人在线默哀致敬,加上国家批准国旗覆盖这一最高规格仪式,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
33. 纯属无事生非、制造对立!
34. 这些人无视杨先生在规范场论、统计力学等领域的开创性成就,漠视他为中国科技生态带来的深远影响。
35. 他们眼中只有流量热度,心里盘算的是如何借热点事件博取关注。
36. 把一位刚离世的国士当作炒作素材,踩着民族脊梁的名字刷存在感,这种行为已然突破道德底线。
![]()
37. 对英雄的亵渎
38. 我实在难以理解,这些躲在键盘后的匿名之声究竟意欲何为?
39. 杨振宁先生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被誉为现代粒子物理的标准框架,其影响力可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至今仍是高能物理研究的核心支柱。
40. 由他直接指导或资助成长起来的一代代学者,如今遍布全国重点实验室与高校,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中流砥柱。
41. 一生秉持“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治学信条,治学严谨踏实,为人低调谦和,从不追逐虚名浮利。
![]()
42. 95岁时仍在稿纸上逐行推导复杂方程,97岁仍抱病深入地下实验基地考察科研进展。
43. 如此德隆望尊的学术泰斗,难道不该受到全民敬仰?
44. 可偏偏有些人容不得国家出现真正的楷模,见不得知识分子赢得崇高声望。
45. 他们在网络角落肆意发言,缺乏最基本科学素养,却敢对顶级科学家的人生抉择妄加评判。
46. 将深厚的家国情怀曲解为政治投机,把纯粹的学术探索污蔑为个人私利,甚至对他的人生道路横加指责。
47. 这不仅是对杨振宁先生人格尊严的践踏,更是对所有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科研工作者集体的伤害。
48. 结语
49.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一部写满忠诚、智慧与担当的史诗。
50. 他是为民族复兴奔走呼号的赤子,是为科学发展鞠躬尽瘁的先驱。
51. 国旗覆身,是他应得的殊荣,也是国家对其毕生功绩最庄重的回答。
52. 那些无聊的质疑、恶意的炒作、轻佻的批评,终将在历史洪流中化为尘埃,无法遮蔽他的光辉。
53.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守住内心的敬意与良知,不让英雄在身后蒙冤,不让正气在喧嚣中湮没。
54. 让先生安息,让精神永存,让真理与尊重永远照亮前行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