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角度看,这个100%就像一把悬在中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哪怕其从5月开始一直就没落下过,而大部分分析师和TACO论信仰者,都知道,关税再也不会奏效了,除非美国攻克稀土等提炼难关,所以,在我看来本次的取消至少能坚持18个月左右,而现在“不上不下”的就剩“战略自主”的欧盟了!
![]()
至于实质内容,由于没说100%以外那些关税的细节,现在比较不确定的部分就只能等美国政府的公告了!
因为所谓取消美国对华100%关税,增加稀土,大豆豆贸易事项,是对美国市场更大的利好,他们有美元、股市、数字货币体系,都需要这种预期,而我们实际上有了面子,也稳定了预期,同时也获得了产业链的稳定!
但对于基本面而言,不确定现在有何实质对我方改善的,需要看半导体和稀土方面的谈判细则,是否是我们不再限制稀土,美国不再限制半导体,但如果全面恢复,实际上A股要注意,我们半导体炒高逻辑之一就是美国品牌退出市场,也就是说恢复原样不一定对本土品牌估值有利
不过,不管怎么说,总是好事吧,中美关税的事不用每个周期开一下了,我们接下来简单分析下:
![]()
一、美国愿意取消和100%关税的动机
美国那里的媒体认为,美方此次软化立场的直接导火索是市场剧烈反应。特朗普10月13日宣称加征关税后,美国三大股指单日蒸发约5.5万亿人民币,特斯拉、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市值大幅缩水。而自从昨日100%关税消息传出后,数字货币大涨,纳指期货盘前也大涨!
![]()
同时,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显著,9月CPI不完全统计超过3%,普通家庭因关税每年多承担2800美元成本 ,企业界和消费者对贸易战升级的承受力已接近临界点。
此外,中国10月9日实施的稀土技术出口管制直击美国军工供应链,其87%的武器系统依赖中国稀土加工技术,迫使美方在关键资源领域寻求妥协。
其次,特朗普从来不是一个承诺型谈判者,美方的“关税休战提议”本质上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博弈手段。
![]()
而根据2025年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已建立关税暂停机制,每次暂停期通常为90天 。此次财长贝森特提出的或中止100%关税,看起来是颠覆,实际上无非就是送上了一块自己已经无法掌握的蛋糕,但要求中国暂停稀土管制等作为延长关税缓冲期的条件。这显示美方策略,还是既试图通过释放缓和信号稳定市场,又为后续谈判预留施压空间。
此外,2026年是美国中期大选年,特朗普政府面临国内经济治理压力。其此前激进的关税政策虽能迎合部分选民,但过度冲击全球供应链可能损害其连任基础。此次政策调整可视为平衡选民诉求与经济现实的权宜之计,这样的话左右两边的人或都会支持他,但长期政策走向仍取决于大选结果和两党博弈。
![]()
二、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短期肯定缓和了冲突,对美方资产价格更有利,对我们的支撑作用还要具体看市场反应,A股可能会高开!
但根据历史协议框架,美方依然可能保留10%的“基础关税”,同时是否会暂停24%的“对等关税” 需要观察,同时,中方则也会相应调整反制措施。这将为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等领域提供一定喘息空间,不过涉及港口,跨境电商之类的细则,我估计本次谈判还没有涉及!
长期看,中美左右选边行驶可能不太会改变!关税问题仅是中美战略竞争的表象,双方在技术主导权、产业链重构等深层矛盾仍在激化。美国近期持续扩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将50余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并推动“芯片四方联盟”(Chip4)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制程技术。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强化资源管控,在AI、量子计算等领域加速自主创新 。这种“脱钩与反脱钩”的较量,使得任何关税休战都可能成为新一轮博弈的起点。本次协议后,这块到底会取消到何种程度要观察!
![]()
美国财长宣布放弃加征100%关税,标志着中美关税博弈进入“低烈度对抗”新阶段。
此次政策调整虽能带来6-18个月的缓和,但难以改变双方在科技、资源、规则等领域的长期竞争态势。未来,中美关系将呈现“斗而不破、竞合并存”的新常态!
但是在关税、市场准入等表层议题上可能达成有限共识,而半导体、人工智能、稀土等战略领域的博弈将持续升级。
短期而言,注意外资转向,市场在预期方面今天普遍给了正向反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