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台海局势逆转,解放军修改3大条令,美国拒绝保台,赖清德心虚了

0
分享至

“台独金孙”的豪赌与“美国优先”的算盘

自2024年5月上任以来,赖清德当局已经在台上运行了17个月。

这500多个日夜,他非但没有像竞选时承诺的那样带来和平与繁荣,反而凭借其顽固的“台独”底色,将台海拖入了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之中。

赖清德,这个自诩为“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被岛内绿营捧为“台独金孙”的人物,其政治履历充满了投机与对抗。



他所归属的民进党,自1991年便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写入党纲,这成为了其后续一切分裂行径的“原罪”与理论根基。

尽管后续为了骗取选票,陈水扁等人曾搞出一个所谓《台湾前途决议文》,试图用“事实主权”的空话来包装“法理台独”的祸心,但其分裂国家的本质从未改变。



赖清德上台后,更是迫不及待地抛出了“新两国论”,在公开场合大肆鼓噪两岸“互不隶属”,试图从根本上割裂台湾与祖国母亲的历史、文化与法理连接。

他的所作所为,彻底撕毁了岛内当局对“九二共识”的最后一点模糊空间,导致两岸之间的沟通机制完全停摆,和平统一的前景被蒙上了浓厚阴影。



赖清德的算盘打得非常“精明”:在内,他试图通过强化“台湾主体性”认同,巩固深绿基本盘;在外,他则将台湾的命运,如赌徒般全盘押注在了美国的“保护伞”上。

他天真地以为,只要不断挑衅大陆,制造紧张局势,就能牢牢地将美国绑上“台独”的战车,换取美国的军事介入。

他似乎忘记了,他所面对的对手,其一是日益强大、意志坚定的中国大陆,其二则是2025年重返白宫的唐纳德·特朗普。



特朗普,这位以“美国优先”为最高信条的商人总统,其政治逻辑从来都是赤裸裸的“交易”。

在他的世界观里,不存在坚不可摧的盟友,只存在是否划算的利益。

早在其第一个任期内,他就多次敲打盟友,要求日韩等国支付高额“保护费”。

对于台湾问题,他的态度更是明确——台湾不过是美国在与我国进行战略博弈时,牌桌上的一张牌,一个可以随时兑换利益的筹码。



他曾在多个场合毫不掩饰地表示,台湾抢走了美国的芯片生意,应该为美国的“保护”支付费用。

这种“以台制华”的策略,核心是榨取台湾的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价值,服务于美国的霸权,而非真的要为“台湾独立”流血牺牲。



赖清德将希望寄托在这样一位反复无常、极端利己的政治人物身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场必输的政治冒险。

当我国的耐心逐渐耗尽,决心日益坚定之时,赖清德的这场豪赌,正迅速滑向深渊。



雷霆万钧的备战与冷酷精明的“不承诺”

2025年,在赖清德当局不断升级挑衅的同时,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也在用实际行动加以重塑。

这一年春天,我国人民解放军发布了新修订的三大共同条令,即《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并于4月正式生效。

这三部法规,是覆盖所有官兵日常战备、训练、工作与生活的根本准则,其内容的变动,犹如精密的齿轮,将带动整部庞大的军事机器向着同一个目标高速运转——那就是准备打仗,并且要打赢。



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纪律条令》中。据统计,“战时”这个关键词在新条令中破天荒地出现了49次之多,而在2018年的试行版本中,这个词仅仅被提及了5次。

这种近十倍的增长,绝非简单的文字修饰,它传递出一个极其清晰的信号:和平与战争的界限在条令层面被明确划分,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实战需求展开。新的奖惩制度更是将这种导向落到了实处。



以往的表彰体系在战时与平时的区分并不明显,而新条令则根据战时、平时以及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三种不同情境,设立了不同的功绩评定标准。

特别是在战时,取消了“嘉奖”这一级别,奖励直接从四等功起步,直至一等功,这极大地提升了战功的“含金量”,激励官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相反,对于降低战备质量或训练标准的行为,处分也变得空前严厉,从警告到降级、降衔,绝不姑息。



同样,《内务条令》也从总则开始就强调“备战打仗”。对于军人的职责,不再是2018年试行条例中“掌握作战技能”的笼统要求,而是升级为“提高打赢本领”。

一词之差,是从“学会”到“会赢”的质变。新条令还增加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环节——退伍誓词。

在保留入伍誓词的基础上,每一位老兵在脱下军装前都必须庄严宣誓,誓词中饱含了那句重若千钧的承诺:“若有战,召必回”。



此外,条令中专门增加了关于军号使用的章节,要求全军落实司号制度,用嘹亮的号声营造浓厚的备战氛围。

这一系列细致入微的修改,从精神到物质,从日常管理到战时奖惩,都在推动解放军向着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速迈进,确保在台海、南海等任何方向出现变局时,都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就在我国人民解放军磨刀霍霍、枕戈待旦之际,赖清德翘首以盼的“救星”却给他泼了一盆透心凉的冷水。

2025年10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会谈。

在会谈前,有记者抓紧机会提问,问及美国国防部曾评估我国大陆计划于2027年前做好“攻台”准备一事。



特朗普先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不认为中国会这么做”,紧接着便话锋一转,开始吹嘘美国仍是“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声称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在整个回答中,他对于“如果大陆动武,美国是否会出兵防卫台湾”这个核心问题,采取了彻底的回避态度,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表态。

这种“不承诺”,在急需“定心丸”的台湾当局看来,无异于公开的“拒绝保台”。

他那句“不认为会发生”,潜台词就是“既然不会发生,那我也没必要回答是否出兵”,他用驳斥假设的方式,完美地规避了赖清德最想听到的承诺。



这则消息传回岛内,瞬间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台“行政院长”卓荣泰在21日当天还在勉强嘴硬,声称“相信特朗普会站在美国、台湾和世界共同利益角度上”。

但这种苍白无力的政治喊话,连岛内民众都无法欺骗。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在同一天发布的10月最新民调,彻底戳破了赖清德当局用“倚美”编织的谎言。



民调结果显示,高达44.8%的受访者明确认为特朗普“并无意愿”阻止大陆动武,而认为他“有意愿”的仅有34.3%。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关于“能力”的提问上,有45.3%的人认为特朗普“有能力”阻止,42.7%的人认为他“没能力”。



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的分析一针见血:台湾民众对特朗普呈现出“有能力但没意愿”的矛盾感知。

这种普遍的认知,即美国具备军事实力,但岛内民众普遍怀疑特朗普是否愿意为了台湾出手,在台湾社会内部迅速扩散开一股悲观的气息。



高涨民怨的审判与分裂势力的穷途末路

“台湾民意基金会”的董事长游盈隆在分析数据时直言不讳地指出,岛内的民怨依旧高涨,赖清德的整体声望没有出现任何明显回升,持续在低谷徘徊。

从长期的趋势观察,赖清德上任后的这17个月里,过去的4个月是他声望最低、最惹人怨的时期。游盈隆将这一现象的单一最重要因素,归结为席卷全岛的“大罢免”浪潮。



这场由民间发起的“大罢免”,针对的是那些在立法机构中盲目护航赖清德“台独”路线、漠视民生疾苦的民进党籍民意代表。

这股怒火从地方烧到中心,其本质就是台湾民众对赖清德当局强行推动两岸对抗、牺牲经济民生的反噬。赖清德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成为了问题本身。



从台湾的六大地理区块来看,除了传统的“云嘉南”(云林、嘉义、台南)地区依然是绿营的“舒适圈”外,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高雄在内的其他所有重要区块,几乎都成了“民意沦陷区”。



赞同赖清德施政的比例,在这些地区均大幅落后于不赞同的比例。这对于一个刚刚上任一年多的执政团队而言,无疑是极其严重的警讯。

它表明赖清德的“台独”神主牌,已经失去了蛊惑人心的魔力,台湾民众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和平与战争”、“繁荣与衰退”的十字路口,赖清德正带着他们冲向错误的方向。



面对内部的执政困境和外部的“弃台”风险,赖清德当局非但没有丝毫反思,反而继续上演着向特朗普谄媚讨好、企图换取“保台”承诺的闹剧。

他们将台湾2300万民众的前途与命运,全部押宝在一个变幻莫测、视承诺如无物、一切以“美国优先”为准则的政客身上,这已经不是政治投机,而是不负责任的政治豪赌,最终只会在历史上徒留笑柄。



这一系列事件清晰地表明,以赖清德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势力,除了挟洋自重、哗众取宠之外,已经丧失了任何应对两岸困局的实际能力与诚意。

他们所幻想的“美国后盾”,在特朗普精明的“交易逻辑”面前不堪一击;他们所鼓吹的“台独”迷梦,在我国人民解放军以《三大条令》为代表的强大战备决心面前,更是显得苍白无力。

台海局势的逆转已经发生,主动权和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我国手中。

参考资料:新中国成立70年,我军的“三大条令”有多少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老谢谈史 incentive-icons
老谢谈史
热爱生活、分享历史知识、一起学习
5721文章数 10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