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近日,法国议会财政委员会通过一项由极左政党提出的议案。
拟对那些收入超过23.55万欧元且选择迁往税率至少比法国低40%的国家的高净值人群,在“离境后仍需缴税十年”。
换言之,即便搬家,也难逃法国税务的尾随。
![]()
这一“定向普遍税”方案要求:征税对象须在过去十年中至少有三年居住在法国。
之所以如此草拟,背后是法国财政形势的严峻:公共预算缺口巨大、选民对社会不平等的不满持续积聚。
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强烈感受到“必须从富人身上再出一份力”的压力。
与此同时,这项政策在政坛是一枚重磅筹码:关键议员集团已明确表示,如果2026年预算案中不包含针对超级富豪的新税条款,他们将投票否决政府提案。
![]()
由此可见,财政政策、预算通过与政党支持之间的链条已被富人税问题所牵动。
在这种情势下,法国政府既想避免富人迁出引发资产外流,又被迫回应选民“富人太少承担”的呼声。
举例来说,经济学家 Gabriel Zucman 提出的“Zucman税”就是主张对资产超过1亿欧元的家庭征收2%的财富税,覆盖约1800户,预估每年可筹集约200亿欧元。
尽管政府官方版本提出的征税规模较小、定位较宽,但方向一致:富人应当多出一份税款。
![]()
值得留意的是,已有研究表明,富裕个体的离境率其实远低于常规人口,表明“税高即走人”的预期或许被夸大。
换句话说,法国在设计政策时或有更大的空间,而不必过度担心资本瞬间逃逸。
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这条路径是真正把“逃税”和“迁居”这两个话题结合起来探讨,是比传统只征收入税更加贴合检验富人“移动性”的方式。
不过,核心挑战在于:执行成本、法律合规性、以及是否会因此让富人更倾向于通过资产隐藏或迁移规避,合规难度不可小觑。
![]()
税收正义还是投资逃逸?法国陷入结构性难题
将视野拉长来看,法国此次推动富人税议案,其实触及更深层次的问题:税基侵蚀、社会信任危机、以及创新投资环境之间的微妙平衡。
一方面,社会大众越来越不满:为何收入中等及以下人群税负沉重,而极富人群的税负看似更低?
法国左翼不断指出,这种结构性不平等正在侵蚀公共信任。
![]()
另一方面,政府又担心,惩罚性过强的税制可能将创业者、创新资本、甚至外来资金赶走。历史上法国曾在2014年前实行“75%高收入税”,但后续被认为触发人才与资本离开。
如今政策改向“离境后延续征税”这一更为间接的方法,也显示出政府试图避免直接抬高税率而引发资本大规模外流的风险。
从我个人视角看,这场拉锯战其实是欧洲福利国家面对全球资本流动时代的缩影:一方面国家必须维护财政可持续,另一面必须保证其经济具备吸引力。
![]()
法国如果成功设计出既能保住税基、也不损害营商环境的新机制,那可能成为一个范本;反之,如果搞成“富人逃税+政策打样品”,那拐点很快就会显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财富快速向瑞士、卢森堡等低税或税务优化国家转移的动向正在增多。
若法国不能稳住这一趋势,即便现阶段税方案短期看似能缓解预算紧张,长远而言或许会因资金撤出、创新放缓而付出更大代价。
![]()
总之,法国这盘棋并不只是“富人多交点税”那么简单,而是在全球化时代重新校准国家、资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普通民众而言,看似“富人多出点”是正义体现;但对国家而言,如何在维稳税收和保住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才是核心课题。
法国未来几个月预算案能否顺利通过,将成为检验这一平衡是否可行的重要窗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