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好喝吗?补充营养怎么样?家里老人吃不进去饭了,只能吃流食,这个好吗?可以买吗?”在米麦奇旗舰店,一名网友留言询问。其关注的是一款“米麦奇”牌中老年免疫球蛋白多肽营养餐,该产品的商品页面宣称“全面营养”,且适用于“鼻饲流食、术后饮食、糖尿可食”等场景。
![]()
平台米麦奇旗舰店商品页面展示内容。电商截屏
在平台搜索“老年营养”关键词,类似宣称的中老年营养粉并不少见。记者近期购得“米麦奇”牌中老年免疫球蛋白多肽营养餐、“朗臣优佳”中老年营养粉、“皇麦吉”石斛营养米粉发现,3款产品执行的均是GB196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冲调谷物制品》,而非特医食品中的全营养配方食品标准。
然而,电商客服均称其产品适合术后老人补充营养,可替代吃饭。“米麦奇”相关负责人甚至称其产品可以长期作为代餐食用,与特医食品相差不大。
对照GB29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可发现,上述3款产品营养成分表标示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超过9种。但“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全营养配方食品,要求添加的营养素不少于25种。
即便对照今年8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老年营养补充食品》(征求意见稿),上述产品也存在营养不足的风险。
在特医食品专业人士看来,普通食品在销售过程中不能宣称可替代正常饮食,且不是所有全营养配方食品都适合病人鼻饲流食、术后营养补充,只有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才可以。上述针对中老年群体推出的营养粉、营养餐等有“蹭”特医食品的嫌疑。阅读全文>>>
新京报消费质量报告⑭ 警惕中老年营养粉的“陷阱”
执行律师们见过人间百态。有人追债七八年,只讨回一些零头,从千万富豪到靠四处打工、贷款借钱维持生计,到头来自己也沦为老赖;也有人借给亲戚几百万元,追债过程中自己身患癌症,想让对方还两三万元续命,无果。
![]()
2021年,河南省某法院,一名被执行人被司法拘留。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老赖们却活得潇洒、滋润。开宝马、住别墅、用一万多元的高端手机、去KTV,毫不避讳地在朋友圈分享四处旅游的照片……无一例外,他们名下没有任何财产。
据公开报道,2024年执行人员人均办案928件,“压力山大”,由法官逐个调查老赖的财产状况不现实,于是,焦头烂额的申请执行人们找到了执行律师。
找人、找钱,是执行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记者采访了数名在全国各地执业的执行律师,他们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追老赖的路上,足迹从北上广的CBD一直延伸到黑龙江的边境小城,案件标的额小到几万元,大到两三亿,回款时间最快的半年,最慢的能拖到“地老天荒”。有人帮客户讨回1亿元欠款,还有人在案件终结五年后,意外得到了回款的喜讯。
在法院的调解室、在追踪的路上,以及堆积如山的案卷背后,一场场关于债务、诚信与人性的复杂博弈每天都在上演。阅读全文>>>
白天“保护性”考古,夜里用炸药盗墓。这不是电影大片,而是真实发生的案例。据报道,在江苏徐州,汉大墓盗掘系列案告破,背后大佬涉及多名“考古专家”,被追缴文物4000多件。
![]()
近日,汉大墓盗掘系列案告破,背后大佬涉多名“考古专家”。图/宁夏观察视频截图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文物盗窃案,从数量上看,据办案人员说,仅此案追缴的文物数量,已经超过了沛县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总和。而且,其中多件画像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从距今7300年北辛文化到民国时期的陶器、玉器、瓷器等各种文物种类不一而足。而最让人关注的是,此案中的涉案人员有多名“考古专家”。
考古专家本应是文物的守护者,却利用专业知识变身“摸金校尉”,干起盗掘古墓、买卖文物的勾当。这是对自身职业的背叛,也冲击着公众对考古乃至文化遗产保护行业的信任。由文物的守护者,变身偷盗者、破坏者,如此知法犯法,法律必须严惩到底,绝不姑息。
文物考古是一项兼具科学性与严肃性的事业,每一次发掘、每一件文物的提取,都承载着还原历史、传承文明的使命。考古专家作为历史的“解码人”,其工作的核心是“保护”与“传承”。而盗墓行为本身也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犯罪行为。
这起案例中,所涉大型文物艺术品鉴定公司的鉴定师、非遗传承人,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队探工等,都是圈内人,却置职业伦理和法律法规不顾,成为盗墓产业链中的大佬。
本应守护文化遗产的人,利用专业知识,系统性地实施盗窃,其危害远超普通盗墓贼。他们熟悉勘探流程,掌握文物保护技术,能精准判断墓葬位置与文物价值,甚至能规避监管。他们的参与,让盗墓行为变得更加“专业化”“精准化”,这种“内行作案”,也使得对古墓文物的破坏更具隐蔽性、持续性和毁灭性。
考古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作为从业人员,更需树立敬畏历史、尊重文化的职业道德底线,珍惜历史“守门人”的角色和使命,若在利益诱惑面前迷失了方向,不仅是对历史的犯罪,也终将遭到法律的惩罚。阅读全文>>>
近日,有网友反映,吉林太平川车站候车室白天大门紧闭,有乘客在冷风中等候。10月25日,该车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站白天车次较少、间隔时间较长,中午采取闭站管理。
![]()
网友反映,吉林太平川车站候车室白天大门紧闭,乘客在冷风中等候。图/极目新闻
太平川火车站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该车站工作人员介绍,该站一天仅有十几趟车,且多为夜间车次,白天车次较少。车站营业时间为上午7时许到上午9时40分,下午2时整到次日凌晨2时许。由于间隔5个多小时,按照相关规定,中午时段车站采取闭站管理,工作人员会进行车站清扫等工作。
车站因白天车次少、间隔长,采取午间关闭举措,或许有利于其控制运营成本。但是,火车站是公共服务机构,午间关闭候车室会给旅客带来不便。其实,火车站即便要提升运营效率,也并非只能“一关了之”,在服务旅客方面,还是应该动动脑筋、想想办法,体现出人性化。
这种“闭站”情况不是个例,在东北等地区不时出现。
今年7月,有网友发视频称,辽宁东戴河火车站候车厅大门紧闭、不让进入,不少旅客只能在候车厅外打地铺等候。工作人员介绍,该火车站属于小站,每年暑期游客较多时段才会开放候车厅,其他时间都是关闭的。
而早在2023年,也有网友反映,河北沧州青县火车站中午休息锁门,多名旅客冒着40℃高温在候车室外苦等。此事被曝光后,该站调整了营业时间,中午不再关门。
此前,12306全国铁路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表示,并非所有火车站会全天候营业,有的站会根据该站列车开行情况确定营业时间。
客观而言,对于客流量小的小站,24小时开放,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在特定时段闭站管理,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节约维护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但是,闭站管理也有局限性。虽有利于站方,但未充分考虑旅客实际需求。特别是,如未提前广泛告知旅客可联系进站的服务方式,可能会导致部分旅客不知情而长时间在站外等候,导致冬天“吹冷风”或夏天“蒸桑拿”等,影响基本出行体验。
旅客在候车过程中应享有基本的便利和舒适,站外等候不仅影响出行效率,还可能因天气寒冷等造成身体不适,降低对铁路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总之,铁路部门在保障运营效率的同时,仍需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兼顾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阅读全文>>>
编辑 刘喆 设计 张瑶 朱静晖 校对 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