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陈晨
近日,患者家属张女士(化名)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烫金大字的锦旗,送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向曾全力救治她与女儿的副主任医师王颖、主治医师崔振东及全体儿科医护人员深深鞠躬,感谢他们从“一氧化碳”这一“沉默杀手”手中成功挽救了她和女儿。
据悉,事发当晚十点左右,120急救中心拉来一名考虑一氧化碳中毒的患儿。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急诊接诊后,在副主任医师王颖的指导下,崔振东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患儿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症状,追问病史系于家中闭窗吃炭烤铜火锅后出现症状。
![]()
医护人员迅速为患儿完成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显示碳氧血红蛋白(COHb)升高,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医疗团队随即制定高压氧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轻握孩子手臂、安抚肩部等方式传递关爱,缓解其恐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经过规范处置,患儿头晕、头痛等症状逐渐缓解,最终转危为安。张女士在赠送锦旗时激动地表示:“谢谢你们救了我们,这份恩情我们永远铭记。”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案例约2000至3000起,其中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期。一氧化碳因无色、无味、无刺激性,不易被察觉,吸入过量会导致组织缺氧,严重时可“夺命于无形”。
一氧化碳是怎么让人中毒的?
王颖介绍,氧气进入身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当血液流经各个组织,氧气会从氧合血红蛋白中分离出来,进入组织。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高200-300倍,因此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气就会被“挤下车”。血液流经的组织细胞因为收不到氧气而窒息,就会引发中毒。
哪些生活场景最容易“中招”?
王颖介绍,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炭火、煤炉、燃气灶取暖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致使一氧化碳中毒。医务人员表示,一氧化碳的安全浓度在50ppm以下,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00ppm时,健康成年人在2-3小时内就会出现不适症状。
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未使用排风设备,通风不良或洗浴时间过长造成中毒。
在帐篷内或不通风的室内使用卡式炉,燃料燃烧不充分,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使用管道煤气,若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在燃油车内开启空调并关闭车窗睡觉,由于车内密封,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急救?
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耳鸣、恶心、乏力、心跳加速等症状。
中度中毒:除有轻度中毒症状之外,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心律失常、烦躁、行动迟缓、嗜睡、昏迷等症状继续加重。
重度中毒:进入昏迷状态,会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王颖介绍,发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先要让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并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给患者保暖,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同时,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注意“假愈”风险警惕迟发性脑病
王颖强调:“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并不局限于急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有些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清醒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可经过一段‘假愈期’后,会突然出现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语言障碍、人格性格改变甚至运动功能障碍。”因此,中毒患者在出院后两个月内应密切随访,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