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庆开州赵家街道:“渝里乡商”让民声落地见实效

0
分享至

近年来,开州区赵家街道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创新议事协商机制,融合阵地力量,搭建协商场景,实现议事过程可视化、协商结果可量化,推动群众需求向公共议题转变。依托“渝里乡商”这一平台,街道解决了关系外卖员、“一老一小”、养殖户等群体的一系列民生实事,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帅兴社区通过院坝会征求居民建议。

休息驿站纾解外卖员“等单之困”

“等单的时候只能在路边站着,冬天冷、夏天晒,要是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就好了。”这是街道外卖员们常挂在嘴边的困扰。

据统计,街道现有20余名外卖员集中在帅兴社区、朝阳社区从事外卖配送工作。长期以来缺乏固定休息场所的问题,让外卖员们在工作间隙面临“无处歇脚、无处饮水”的窘境。

今年9月,街道在“家事有理”线上小程序收到外卖员小李的诉求,“夏天在外面等起好恼火哟,能不能为我们外卖员提供一个公共休息室?”听到小李的问题,街道第一时间开展实地调研,安排专人到外卖点单集中的帅兴路实地走访,发现外卖员在等单期间只能选择站着或者坐在电动车上,没有舒适的休息区域,决定将该问题作为“渝里乡商”的议题。

走访结束后,街道立即召集工作人员、区人大代表、社区网格员及5名外卖员代表,召开了一次专题议事协商会。

会上,外卖员们积极反映需求,表示“希望有遮风挡雨的地方”“要是能好好坐下来休息一下就好了”“最好能提供热水和充电服务”。

“干脆将休息驿站建到我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面,离帅兴路又近,还能方便后续的管理。”帅兴社区网格员赵巧玲提议。

协商会上,大家围绕外卖员需求各抒己见,人大代表与网格员则结合社区场地资源展开讨论,最终一致决定: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面,打造一个专属外卖员的休息驿站。

驿站内不仅规划配备桌椅、空调,还将设置热水供应点、手机充电插座,墙上还会张贴周边商圈的订单密集区域地图,切实为外卖员们提供了“冷了可取暖、热了可纳凉、渴了可饮水、累了能歇脚”的温馨港湾。

休息驿站将于11月正式动工,计划于12月正式投入使用。听到协商会的讨论结果,外卖员小李笑着说:“有了这个驿站,以后等单的时候终于不用风吹日晒了,社区真是把我们的小事当成了大事办!”


朝阳社区网格员入户收集民意。

朝阳红织密“一老一小”幸福网

在赵家街道朝阳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每到周末就能听见孩子们烂漫的笑声和老人热闹的交谈声。

“多亏了社区的志愿服务队啊,我们文化水平不高,哪里会教小孩子做作业哦。”社区吴奶奶拉着辅导孙子课后作业的志愿者说道。

一楼的文娱活动室里,78岁的空巢老人张大爷正和几位老邻居坐着聊天,脸上满是笑意:“太感谢社区组织的活动了,我和老伴平日在家里也没什么活动,社区隔三岔五就组织小孩子为我们表演节目,还帮我们打扫卫生,太暖心了!”

当地外出务工人口多,留在家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数量不少。而赵家街道朝阳社区此前一直深受困扰,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经常听到老人担忧孩子课业无人辅导等问题。

依托“朝·阳-红”党建品牌,朝阳社区开始思考社区工作的重点:如何让留守儿童有人辅导、让空巢老人有人陪伴。

在社区干部的引导下,街道代表、党员代表、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网格员等多次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就如何服务好“一老一小”群体展开深入探讨,最终形成了“小敬老、老辅小、老携老、小联小”的互助格局。由学生成立表演队,定期开展文娱表演活动;社区老党员成立志愿队,在课后和周末为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组建“夕阳红”老年健身团,开发“逛周都”“游南山”等散步路线4条;成立“小联小”儿童队,指导留守儿童学习生活。

“通过这种议事协商会议,多方参与共同探讨,不仅能够充分凝聚大家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为群众解困纾忧。”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勇说道。

目前,朝阳社区文娱表演队伍已累计惠及群众2350余人次,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辅导课后作业、指导个人卫生等620余人次。


周都村开展院坝会征集协商议题。

乡村茶社汇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周都村于今年4月成功建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管理调度站、周都村巴渝实践站,街道“渝里乡商”依托巴渝实践站建设成果,摸索出了一条融合共建的新路子。

在站内的乡村茶社,代表们能够通过聊天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实现议事理事。

“想养鸡增加点收入,但买鸡苗要不少钱,养大了又不知道卖给谁,养殖技术也跟不上,心里一直没底。”这是周都村村民王大哥常跟村书记余学玖念叨的烦恼。

周都红企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都红公司)也有自己的“烦心事”,公司董事长陈思余坦言:“我们一直想拓展禽类养殖业务,打造特色农产品,但找不到稳定优质的货源,这个想法搁置了好一阵子。”​

“农户有意愿没条件,企业有需求没货源,这不正好能凑到一块儿解决?”村里立即将此事提上日程,邀请15户核心需求农户、3名养殖大户、周都红公司董事长、村委成员等,在乡村茶社召开了专题协商会。

“要是能帮我们把鸡苗成本降下来,再保证销路,我们肯定愿意养!”村民代表们率先打开话匣子。村里的养殖大户陈师傅也表示自己可以分享防疫、喂食的经验。

“我们公司可以在农户家里安装AI摄像头,实时查看鸡群生长情况。等鸡养成了,我们以不低于市场价回收,这样农户没风险,我们也有好货源。”周都红公司董事长陈思余提议道。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围绕合作细节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了合作方案:由周都红公司从养殖大户处采购优质鸡苗,免费发放给农户散养;在每户农户的养殖场地安装AI摄像头,全程监督养殖过程,确保绿色安全;肉鸡出栏后,由公司统一回收销售。

如今,“智慧养鸡”项目已顺利落地,签约23家农户、累计发放鸡苗3000余只。

看着院子里的鸡群,王大哥笑着说:“村委会帮我们搭了桥,现在养鸡不用愁成本、愁销路,在家里待着也有盼头了!”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张一诺 通讯员 谭雅俪 贺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6756文章数 5841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