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元谋县公安局设在校园的“悄悄话信箱”收到一封学生来信,反映放学途中遇到影响安全感的不良行为。
信件转至“巾帼明灯工作室”后,警方立即联合校方加强周边巡逻,并开展“自我保护”主题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风险识别与求助能力。一周后,该名学生再次来信,表示已感受到明显改善,对民警的及时行动表达了感谢。看到回信,工作室负责人、元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杨永芹感慨:“孩子们的信任,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今年6月起,元谋县公安局“巾帼明灯工作室”在全县11所中学、13所小学设立“悄悄话信箱”。一个个天蓝色的信箱挂在了图书馆角落、操场树荫下,避开监控区域,保障学生倾诉的私密性与安全感。
这一举措源于一线女警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的体会:许多孩子遭遇困境时“不敢说、无处说”,问题往往积压至爆发才被发现。为此,杨永芹与同事探索建立事前预防机制,推动设立“悄悄话信箱”,实现从“事后补救”向“事前守护”转变。
“信箱管理员”由来自刑侦、治安、派出所等岗位的女民警组成,实行“平战结合”模式——日常履职,遇信即动。每两天开一次箱,对来信分类处理:情绪疏导、书面回复、联动家校,在必要时介入干预或开展专题教育。她们以民警之责守护安全,亦以“知心姐姐”之暖倾听成长心事。
数月来,信箱收到的信件内容涵盖学业压力、人际困扰、家庭矛盾,以及对性教育、网络安全等问题的困惑。每一封信均被认真对待,确保“件件有回应”。
“悄悄话信箱”打通了学生“口难开、无处诉”的堵点,更构建起警、校、生之间的信任桥梁,成为让青少年信赖的“心灵树洞”。这一创新实践也拓展了公安机关参与未成年人保护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元谋县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警校协同、社会共育的有效探索,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心理支持的短板,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一步,当地将推广经验,并适时引入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专业力量,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护网。
记者手记
无声的信箱,听见最真实的心跳;温柔的守护,照亮成长的路。元谋公安以初心护童心,用法治温度许下一座城市对少年的安全承诺。
记者 起朝燕 通讯员 武雨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