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孩子一放学就抱着手机,如今却总催着去书院练字。”在广塘村文化中心门口,刘阿姨望着刚下课的儿子,脸上写满欣慰。这句朴实的话语,是新雅街从细微处着手,实实在在提升居民幸福感的一个缩影。
广塘村
旧厂房飘出翰墨香,小书院托起大梦想
走进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广塘书院,墨香氤氲,满墙童真笔迹透出文化气息,武术教室内呼喝声铿锵有力。很难想象,这座生机盎然的文化空间,前身竟是一处闲置旧厂房。
“我们通过‘民生微实事’平台,将旧厂房逐步改造为广塘文化中心,为孩子们打造像样的成长空间,也使之成为村里民生服务的主阵地。”广塘村负责人介绍。如今,这里不仅开设专业书法、武术课程,更定期举办文化节与相关活动。一年来累计开展活动110场,惠及青少年超2600人次,相当于让村里的孩子们每月都能参与两次有品质的课外活动。
更令人感动的是,书院的大门向每一位孩子敞开。“我们是外来务工的,没想到孩子在这里还能免费上这么好的课!”一位外来务工妈妈感慨道。老厂房在琅琅书声中焕发新生,成为名副其实的“童年文化客厅”。
![]()
小朋友在暑期毛笔书法公益班认真练字
嘉汇社区
集市汇聚邻里情,同心编织和睦图
“能看病、能理发,还能做漆扇,这样的集市我们每月都盼着!”嘉汇社区“邻里集市”上,王阿姨举着亲手制作的漆扇,笑容满面。
面对6个楼盘、6500户居民的融合难题,社区党支部依托“民生微实事”平台,创新打造邻里集市,以“集”聚人、以“情”连心。义诊摊位前,医生耐心问诊;义剪区域内,志愿者动作娴熟;非遗体验区更是排起长龙,大人和小孩共同制作漆扇与香囊,其乐融融。
“从前同住一栋楼都不相识,如今集市成了我们每月必赴的约定。”老党员志愿者李叔笑着说。社区还同步组建“睦邻和谐红管家”队伍,建立“居民出题、社区答题、联动解题”机制,让温暖服务从“一阵风”化为“四季风”。
![]()
小朋友在邻里集市上参与垃圾分类互动小游戏
旧村村
一方棚顶遮风雨,十分暖心惠民生
“现在下雨天看病,再也不怕淋雨排队了,这小雨棚真是搭到了我们心坎上!”旧村村卫生站前,刚就诊完毕的陈伯指着新建的雨棚连声称赞。
从发现问题到建成投用,这座暖心雨棚仅用了10天。村党委发现群众雨天候诊难题后,迅速将其纳入“民生微实事”项目,村后备干部主动领办,全程高效推进调研、筹资与建设。
如今,这座坚固实用的雨棚已服务超500人次,尤其方便了老人、孩子及带幼儿的家长。“群众有呼声,我们必回应。‘民生微实事’就是要办得快、办得实、办到群众心坎上。”旧村村党委用行动诠释了民生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
![]()
旧村村卫生站改造前后对比图
从“闲置空间”到“精神乐园”,从“陌邻”到“睦邻”,从“冒雨排队”到“暖心等候”……新雅街以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微实事”,将群众的“烦心清单”变为“幸福清单”,用绣花功夫织就基层治理的温暖图景。
来源:花都区委组织部
编辑:穗琦
复核:谢惠瑜吴敏娜
校对:贾愚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花都两会”系列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