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柳州市城中区税务局在专项核查中发现,某金融机构在办理小微贷款业务时,因对政策把握不准、合同签订不规范产生涉税风险。对此,柳州市城中区税务局坚持“查处一起案件——发现一类问题——规范一个行业”的理念,针对辖区内金融机构小微贷款业务,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引导其走稳合规经营、依法纳税之路。
“小微贷款税收优惠涉及借款主体认定、合同规范等多个环节,稍有疏忽就可能踩‘红线’。”柳州市城中区税务局税政二股负责人说道。柳州市城中区税务局通过风险疑点数据筛查发现,某金融机构在办理个体工商户贷款时,未以个体工商户单位名义签订合同,而是直接与经营者自然人签约,却享受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优惠,存在违规享受免税政策。金融机构对‘借款主体合规性’理解不到位,可能引发税收风险。
在对某金融机构做出风险提示提醒时,企业提出异议:“部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无独立纳税人名称(仅登记经营者姓名),并且合同注明‘借款用于生产经营’,应享受免税。”面对企业的疑惑,柳州市城中区税务迅速组织业务骨干主动上门辅导,召开税企政策辅导会,以“政策+案例”的形式拆解金融机构小微贷款“合同主体合规”的关键点、“合同签约注意事项”“申报易错点”等重点内容。经过辅导,该金融机构补缴税款及滞纳金九百多万元,并且已全面修订小微贷款合同签订流程,确保签约主体与政策执行主体一致,从源头消除同类税务风险隐患。
“过去认为免税是‘能享尽享’,现在深刻认识到精准享受政策才是长久经营之道。”该金融机构财务陈某负责人反思道,“税务部门帮我们筑牢‘防火墙’,我们未来拓展普惠金融业务时反而更有底气了。”
据悉,柳州市城中区税务局将持续聚焦金融行业特点,依托税收大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小微贷款涉税风险防控模型,从合同主体匹配度、贷款用途真实性、政策适用时效性等维度设立核心指标,精准识别潜在风险。同时,为重点金融机构配备 “政策专家”,提供 “一对一” 咨询服务;定期开展“一企一策”合规培训,推动税收治理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事中监控”转型,让税收优惠真正成为滋养小微企业的“及时雨”,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注入持久“税动力”。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柳州市城中区税务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